天天看點

千古一帝(唐太宗)

唐太宗,在曆史上很多人說是千古一帝,他執政的年限不是最長,但是那時他的那個年代應該說人口、經濟發展水準也不是最高的,哪為什麼呢?

唐太宗在曆史上有這麼高的地位,其實很多榜樣典型都是打造出來的,從幾個層面來講吧,首先唐太宗呢它确實做得很不錯,這個不錯呢确實也被曆史記錄了下來,例如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精兵簡政、納谏之人,這些東西都有,他如果沒有這些行為,唐朝也很難鞏固下去,你要知道隋朝隋炀帝時代最高人口是5000多萬的唐太宗說,這1000萬,你想象五個人死了四個,這個代價夠大的,為了她李家江山動力機制來自什麼地方?咱們不說他對自己限制還是不錯,他這些東西都有被記載下來的,這就是《貞觀政要》,記載很重要,你不記載下去,人家不知道也不行,是吧?史官的作用,這個文字的作用,人家講得那麼好聽,人家努力改過,宣傳自己氣沖沖的想殺魏征,最後忍下去了沒殺。

記載東西被後世奉為楷模,也是他沒有記載強這麼好,但它不是記載下來了,他的這個思想行為咱不說,他的思想和他的成就,以及他的一些行為,構成了一個明君的一些典範。這個典範被後世儒家、士大夫拿來規範,要求自己的王者、自己的上司的一種正當理由,是以應該是這樣來了解唐太宗為什麼會成為千古一帝。

但是如果是從我們要從細節上來講,有沒有超越前人?或者後人難以企及的地方呢?這唐太宗試圖建立一個權力限制機制。比如他殺人的事,你們不要馬上執行,這個人可殺,不要執行,在報上不執行,第三次報上老皇帝說殺在殺,他做了一些他能夠制約自己。第二個呢,你看它又是說誰僞造履歷,處死刑,如果你自首沒事,因為在唐朝僞造履歷就可以給給你收官嘛,唐朝是這樣的,最後呢?多少天自首就沒事,如果到時不自首發現了就嚴懲不貸,然後過段時間有個人發現,發現他說死刑,司法部副部長說那不行,因為法律上寫的這種罪是流放不是死命刑,那你按法律辦事,那我說的話不能不算數,陛下,你說的話是小信,法者天下之大信,如果法不起作用,那這國家他怎麼治理?唐太宗收回了,第三點呢,它是有意識的決策機制上構成中限制機制,就是說執行、決策、督查,這三個方面是他們互相配合,不能一方說了算,他一再告訴是中書門下,一個出令一個審查,你們不要互相勾結,你們不要互相和稀泥,你如果不在裡面指出來,我設你們做什麼呢?你們不用說對方提了不少意見,你懷恨在心,或者是和稀泥你們就不認真的審查,這個國家重要啊,你看前朝怎麼完蛋的,是以它的制度設計上,他有一意構築一個立法、審查和行政執行,這樣一個關系,機構之間的一種制約關系。

唐太宗努力要求他們這樣做到的,他是中國幾百個帝王當中,那種願意把自己也拿了制約的一個皇帝,這個方面應該是很少有人做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