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創作人第七季##爛詩##詩歌#
前言:
每個人做事情,從“不好”到“好”是一個常見的過程,我們所诟病的往往不是這件事沒做好,而是背後,或許潛藏的内幕。
(本文所提到一些情況不适用所有自認為寫爛詩其實寫的好的人,也不适用于一些人即便個人以為寫爛詩實際上也寫的不好可追求詩歌心情是純粹之人。)
題主,這個要看情況啊!
今天看到一則推送:“有很多寫詩寫的非常爛但卻非常願意在網上發表的人,是誰給他們的勇氣?”,我心說,這可不是故意寫這篇文章或者回答呀!
這是頭條悟空小秘書的一個推送。

我還以為這是剛出來的一個問題,結果一看,收藏已經有“477”個,評論更是“3611”,高贊回答是“雨夜構想”的一個回答,加上我也點贊,那就是“1276”個贊,往後一看,其他也都是過百以上的贊,就可以說,這個回答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一個回答,我所說的是這個問題,是否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飽和度”……
我來頭條,有這邊比較要好的條友教我,若要回答問題,專門做問答,建議找收藏多,但是,回答的人要少的這種問題去進行回答,很簡單,收藏的人多,意味着這個問題流量大,但是回答的人少,說明你占了先機!
那我個人感覺,我在判斷過程中,很多時候感覺如果要做問答,或許自己第一時間判斷這個問題價值高不高,高的話,哪怕收藏少,但回答的人多,那麼,你這個問題還是值得問答的!
當然,有的時候,一些問題,其實也沒什麼流量,但是這個問題,對你梳理自身的一些思考問題方面會有幫助,那你可能也會去回答。
是以還是看每個人的。
那麼,我感覺我這個問題,還是也想回答一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心裡面也有一點思路,而這個思路,或許也可以說,是我個人在這方面的一些思考吧!
其實也有一些話是想講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首先,我們來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大家喜歡寫詩發表在網上(無論好壞),原因是什麼?</h1>
在我看來,頭條是一個表達的平台,很多人在這邊發表觀點,也交朋識友,是一個非常好的去處,甚至對一些網友來說,不啻于一個修身養性的平台!
但是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也見到為了流量,互相争名奪利,各種陰損招數,這種已經嚴重影響了一個人真正的去追求詩歌純粹的這種心态,一般為名為利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其實大家都是比較讨厭的!
但是,這個也說遠了,就說這個發表在頭條這個平台上詩歌的話,詩歌寫的不好的硬要發,大概是有兩種人。
第一種人,是故意為之,比如本來寫的挺好,故意發一些醜詩,至于什麼目的呢,很簡單,埋汰人呗,就是逗樂,說白了就是戲弄人,至于為什麼發這種呢,大概也是挑戰流量吧!
第二種人呢,是不懂,是真不懂,不管這種人是出于表達的欲望還是說自己不懂覺得别人也不懂,發這種詩詞,互相吹捧,谄媚,占據輿論高地,好像就可以得到名利,但歸根結底一句話:不懂,就是不懂,哪怕捧上天了,實際上也上不了台面,隻能說,自娛自樂,哪怕通過一些手段怎麼樣了,但實際上群衆的認可度是不高的,自己圈子裡面吹捧這種不算,有時候,文學市場,還是能夠反映一些現象的。
但你要說能不能這邊發呢?
從公平的角度上講,隻要不觸犯法律法規,進行詩歌發表,詩詞這方面的讨論,都可以。
一個人寫詩寫的不好,是可以進步。
但我們一般反對大概也是一些人寫詩寫的不好,但相應的自我吹捧或者互相吹捧,以及打擊他人這種行為,這樣一來,一些人自然要去诟病你的詩歌了。
是以,做人還是要低調。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8">第二,如何面對這些寫詩寫的不好的人呢?</h1>
其實回答裡面,一些人詩詞寫的挺好的,但都自稱爛詩,這類都不算了,因為你寫的挺好,這種自稱爛詩也不過是謙辭,另外就是真正詩歌寫的不好,但這個人願意學習,一直進步,或者說自己喜愛詩詞,無所謂好壞,這就跟下棋、唱歌一樣,雖然說下的一手臭棋簍子,唱歌跟那啥一樣,令人膽戰心驚……但總歸有愛好的人,跟沒愛好的比起來,人總是有愛好要好。
但是,人們反對往往是這種自己詩歌寫的不好,還亂評别人又自我吹捧的類型,然後一塊兒集中起來,搞了一堆寫這類詩詞或者詩歌的人,搞成幫派一樣,你說誰還避着呢。
有時候,批評是有作用的,但假名批評他人實則自我擡高,甚至不斷找事兒,獲得流量,說實話,這就很難避免别人去找你的詩詞,到底有沒有真實水準。
換句話說,這類人一般人不敢得罪,但是,正兒八經,真正圈子裡的人知道,又有幾個能用你呢?
這不是一句很簡單的話嗎?
有興趣愛好或者想用興趣愛好做點兒事情都不錯,但如果采取極端手段擷取流量,這反噬也很大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9">第三,我們應該如何寫詩?</h1>
唉,又得提我那位條友好友,我不好意思講對方網名。
是這麼回事兒,他跟我也讨論過這個頭條發表文章的頻率!
這人實在啊,他告訴我,這個寫自媒體文跟我寫網文一樣,是要有一定的更新率的,他打了個比方,說是哪裡看來的,不能說跟紅燈區的姐妹一樣,你說得有感覺才接客,這跟寫文是一樣的道理。
你說我有感覺再接客,那要是沒感覺呢?……雖然這個比喻是非常粗俗,我們也掃黃。
也是哪裡看來的。
但這個比喻,倒是很恰當說明了現在一個問題。
我個人是提倡“言之有物”,說實話,不喜歡無病呻吟,沒事情寫啥詩呢。
但我是敬重真正有詩意的一切,将一切都說成詩意化的語言,這個人心中有詩啊,那是真詩人!
我個人就比較餘秀華,她的詩歌讀起來真帶勁,老實講,有些話我不好意思說,但之前拿諾貝爾文學獎那個女詩人作品跟餘秀華作品比起來,我還是更喜歡餘秀華作品。
當然國内的作家,我就期待餘華拿獎,超級喜歡啊!
其次就是國外的話,我感覺米蘭·昆德拉為什麼不能拿諾貝爾文學獎呢?
還是回到前面的話題,這個寫詩歌或者說寫文,你需要有一定的更新率,倒也不是說是我反對的無病呻吟,既然是詩人,其實還是應該有點職業特色或者本能,至少也讓愛好變成一個特長。
那麼說,你随時應該在這種思考當中,而不是說,等我有感覺,我再寫詩,應該努力發現生活美的方面,好的方面,去讴歌。
或者說,發現一些你需要寫的東西,去說明一下,看看是否對現實有所幫助。
也就是詩人是應該有使命感,不僅僅在于自我想表達或者什麼時候可以表達一下什麼,也在于,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拿得出手的。
這是一個基本的技能,雖然我們不願意說,寫詩也是一個技能。
而這個技能的存在,很多時候,也來自于不斷的演練。
也就是說無論是腹稿,心中的想法或者感悟……還是說筆上的練習,想要寫的好,必定是千錘百煉,從“爛詩”逐漸進化到好詩。
天才或許少有,但勤能補拙,今生努力,來世也有才華啊!
(黃庭堅的故事:《書到今生讀已遲》告訴我們,不要停止努力,總會在下一刻,有所用處。)
而在追求詩歌的道路上,我并不反對跟我一樣,或許很多事情并不在行,但有興趣去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個大家都贊同,也希望行家們不要笑話。
但同時也有一句話與各位共勉:
那就是勿忘初心,一旦一件事摻雜了過多的名利欲望,最終得不償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0">最後,祝大家寫好詩,詩寫好。</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1">再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