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作者:行走在陌路

一個偏遠的村子有3萬居民,這樣的規模在人口最多的中印兩國也不常見,更難得的是都生活在水上,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水村。雖然他們的祖先是被迫在這裡定居,但目前生活倒也不愁吃喝,最怕的反而是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水村位于西非貝甯首都科托努幾十公裡外的諾奎湖北面,由于海拔過低,大西洋海水會倒灌進入湖泊,導緻諾奎湖的水質鹹淡參半,雨季時上遊河流的淡水大量注入,也将淡水魚帶入湖中,湖中魚類也是以頗受歡迎。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選擇在湖水中生活呢? 歐美各國于16世紀陸續抵達非洲大陸掠奪資源,百多年後能被帶走的就隻剩下了人。是以,奴隸是17世紀地球上最大的國際貿易品,這些人就是為了躲避奴隸販賣才躲到湖水中。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大約300年前,非洲弱小部落族群幾乎都沒有躲過這一劫難,強大的部落甚至主動與歐洲殖民者合作奴隸生意。遊牧大族Fon族人主動與荷蘭人合作,目标是人口不過5000人的Tofinu族,其族為避免淪為黑奴不得不四處避難。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族人們打聽到Fon族人有“終身不入水”的習俗,因而全族遷居到諾奎湖中,以竹木為基礎逐漸在水中建起高腳樓。為躲避Fon族的追殺和觊觎,改族名為“岡維埃”,族語是全部得救的意思。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實際上,貝甯共有37個水上村莊,幾乎全部是同時期躲避奴隸販賣而來。但這些水村都沒有岡維埃這麼大,長寬都在5公裡以上,随着人口增漲,岡維埃面積仍在持續擴大中,目前已成為全球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水上村莊。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岡維埃水村的房屋也很有特色,除公共設施外,所有建築都用竹子和木頭搭建,底部腳架約2-4米高,離水面最高1米,最低的則緊貼水面。不怕水淹嗎?還真不怕,貼水的高腳屋并不是固定的,可以随着水位上漲而浮升。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生活在湖中,最大的收入來源自然是捕魚,岡維埃村民從早期的遊牧民族曆經波折才轉為熟練的漁夫,直至如今,捕撈湖中的野生魚仍是村民的最大收入來源。在開發旅遊之前,日子雖說沒有小康水準,但吃喝溫飽倒也不愁。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為了深入體驗村民生活,租了一艘最便宜的船,由村裡最年輕漁夫改裝的小帆船,三個小時隻收5美元。經過這個小夥子的解說才知道,現在村民們都懂得保護野生湖魚,小于兩指寬的魚一律放走,也不允許機械捕魚。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小船沿着中心的“中央大道(真的叫這個名字)”一路外村南劃去,沿途能看到很多懸挂在竹竿上的漁網,這些是漁民最重要的“養殖基地”,價值較高的漁獲都會被暫時養在漁網内,等待買主前來選購。

靠近問了問才知道,村民們的收入原來真挺不錯的,至少漁民的收入還是蠻高的。比如這個名叫思威亞的寡婦,丈夫溺亡後扔下三個孩子,全靠她捕魚維持生活,但生活水準在漁村中還算中上,就因為她有一手捕魚的好技術。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名氣越大遊客也越來越多,村民們紛紛開起了餐廳民宿和移動式的小船商店。漁民家中閑置的漁網倒成了孩子們賺學費和零花錢的工具,一個16歲少年每天都會在家門口撒網(家長不讓撐船去湖中心),運氣好的話一網能賺幾美元。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但水上生活還是相當的不便,淡水、交通和生活物資都必須通過這一條條的小船進行運送,是以每家每戶都有兩三艘小船和一大堆的塑膠瓶。如果說還不算難題的話,那上廁所就很尴尬了,因為水村一共隻有30來個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全球最大水村:3萬人被迫生活在水上,不愁吃喝最怕上廁所

​早期的村民們深受瘟疫和水污染的困擾,就是因為排洩物和垃圾随意排放,經過多次的集體瘟疫後,當地政府強制規定這些都必須定點處理。是以,要是遇到廁所排隊的話,那就隻能劃船去最近的岸上洗手間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