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守墓老漢長期監守自盜,夜遇美婦起色心,次日死于非命

作者:俊雅故事彙

大宋年間,汴梁城西郊有一片平地,荒無人煙墳茔遍布,臨近百姓死後大多安葬在這裡。在墳地的最南頭有一間小瓦房,裡面住着一位老漢名叫張牧之,大家見他一臉麻子,而且跛着腳,與他的名字一點都不搭,于是叫着叫着就成了“張麻子。”

民間故事:守墓老漢長期監守自盜,夜遇美婦起色心,次日死于非命

看墳地這活沒有人願意幹,但凡有點出路,誰想天天跟一群死鬼打交道,晚上睡覺多瘆得慌。而且别人一聽自己是看墳的,都嫌晦氣,不願意來往。張麻子本來也不願意來,但是沒辦法,自己沒其他出路。張麻子年輕那會,家庭還挺不錯,但是後來張麻子吃喝嫖賭,将家财敗光,父母也被自己氣死。最後張麻子自己因為勾搭人婦未遂,被人将腿打折,最後落了個跛腳的毛病。

張麻子混吃混喝一直到了五十多歲,直到後來什麼都幹不動了,眼看自己就要餓死,張麻子聽到有人招看墳的,而且一個月有二兩銀子,張麻子欣然答應。起初張麻子看墳的時候,也是膽顫心驚,夜夜睡不着覺,聽到外面風吹草動,就感覺有鬼朝自己走來。墳地的烏鴉怪叫,似極了鬼哭狼和。張麻子用錢買酒麻醉自己,一覺睡到天亮,發現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事情發生。

慢慢的,張麻子就适應了墳地的生活,而且他發現此中樂趣無窮。三天兩頭總會有人來祭拜先人,擺些水果供品之類的,等那些祭拜的人走後,這些供品就被鳥獸蟲蟻給吃了,有一次張麻子看到一個财主祭拜先人,供品是整隻的雞鴨,張麻子好久都沒有吃過葷腥了,被那肉的香味誘得是痛苦萬分。最後好不容易等财主等人走後,張麻子迫不及待地将烤鴨拿走吃掉,剛開始張麻子還有些害怕,在那墳前燒些紙錢,說道:“老兄,這鴨子算是我買啊。”

民間故事:守墓老漢長期監守自盜,夜遇美婦起色心,次日死于非命

後來張麻子吃習慣了,也沒有發生什麼其他怪事,幹脆紙也不燒了,心中暗想道:“你們這些死鬼,生前不論多麼富貴,現在不還是老老實實躺在地下。大爺我還活着,還是先顧着我自己吧。”有些墳年久失修,棺木漏在外面,腐爛不堪。張麻子看到有的棺木裡有陪葬的金銀珠寶,或者婦人身上帶的金銀飾品,張麻子都悄悄将值錢的東西取出,拿到鎮上變賣,然後去煙花柳巷尋歡作樂。

轉眼到了中元節,這晚張麻子沒有出去,因為按照習俗,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回來祭拜先人,供品也是最為豐盛。自從張麻子來看墳以後,雞鴨魚肉早就吃膩了,張麻子就挑了幾樣素菜,還有瓜果,端到小瓦房裡。張麻子打開一瓶唐朝陳釀的女兒紅,優哉遊哉地品嘗着,隐隐約約聽見外面有人的哭泣聲。張麻子出門檢視,見昏暗的月光下一個婦人身穿黑衣,站在瓦房前哭泣。

此時張麻子早已是醉眼迷離,打量着那婦人身材高挑,模樣十分惹人憐愛。張麻子想上前問問是怎麼回事,無論張麻子怎麼問,那女子隻是哭泣不說話,此時張麻子動了歪心思,這荒郊野外的,簡直就是天賜良緣,不如與這女子做成好事,到時再給她一兩銀子。張麻子伸手去摟這女子,沒想到女子竟然沒反抗。但是任憑張麻子如何使勁,這女子就是抱不動,最後張麻子一咬牙一跺腳,才把這女子抱起來,放到自己床上。

民間故事:守墓老漢長期監守自盜,夜遇美婦起色心,次日死于非命

那女子姿勢有些僵硬,張麻子不管那些,長槍直入,最後張麻子昏昏睡去。次日清晨,人們在小瓦房裡發現了張麻子的屍體,隻見張麻子還摟着一棵枯樹,人們記得那枯樹本來是在瓦房前面種着的,不知道張麻子是如何将它連根拔起的。那枯樹有被蟲蛀的洞,洞裡面有一窩毒蠍子,最後仵作判定張麻子應該是被毒蠍子蟄後中毒身亡的。但是至于張麻子為何撸樹衆人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說是因為張麻子偷食供品,挖墳盜墓得罪神靈,最後被鬼遮眼報複。也有人說是張麻子那晚吃的供品裡面有一盤紅蘑菇,紅蘑菇如果不炒熟的話有毒,可以讓人緻幻,張麻子産生了幻覺,把枯樹當成了美婦,而風吹枯樹的聲音被張麻子聽成了哭泣聲,至于他為何能将一棵枯樹連根拔起,可能是那壇唐朝陳釀女兒紅酒勁太大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三個道理:

1.吃蘑菇要注意,有的蘑菇不能吃,吃的時候要炒熟。

2.喝酒要看下年份、度數,量力而行,喝醉前先看看旁邊有沒有樹,樹有沒有洞,洞裡面有沒有蛇和蠍子。

3.看墳可以,但是不要盜墓,不要偷食供品。

喜歡這個故事的朋友請點贊、收藏、轉發,在評論區發表你想說的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