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攝南太行 堅守一輩子
韓修平
魏巍八百裡太行,指的是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間的那座山脈,人們習慣上把太行山分為三段,即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南太行,實際上,南太行就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新鄉、焦作、安陽、濟源,猶以新鄉最為代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說道:“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說的就是南太行。南太行壁立千仞,飛瀑流泉,雄秀兼具,既具備了北方山的雄偉,又具備了南方水的靈秀。走進南太行,滿眼翠綠,溪水潺潺,花香芬芳。穿幽徑、曆石道、攀台階、入山洞,一瀑一潭次第展現。中華靈石、開天石瀑、磐石聖樹、摞石林峽谷、七星連環乃天下奇景。
上世紀80年代,我走上了攝影藝術道路,從此以相機為筆,抒發鄉土情懷,盡攝家鄉美景風情,拍出了大量反映南太行秀美風光的好作品,赢得了省内外攝影界的好評與肯定。

一、面壁太行——日積月累、辛勤耕耘
我是沐浴着太行山風,吸吮着太行乳汁長大的,從小對太行山就有着一種相依之情。至今難忘小時候在山坡上種地、擔糞、挖野菜,跟着爺爺在山裡鑿石、割柴,挑着裝滿糞的籮筐滿頭大汗地在窄窄的山路上扭扭晃晃行走的情景。我從小就對南太行山産生了深厚的感情。
我30多歲愛上了攝影,愛上了鏡頭中的南太行。為了創作,我不顧風雨冰雪,起早搭黑,背着沉重的攝影器材沿着太行峽谷的山澗古道、石壁天梯,蚰蜒小路,陡峭石徑,不知走了多少路程,春夏秋冬,晨昏暮霭,風雨中、霧雪中,冰天雪地,泥濘水濺,來來回回,輾轉往複,幾趟、十幾趟、,這一走就是幾十年,沉迷于南太行山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雄偉壯觀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濃墨重彩描繪太行。
每年春、夏、秋、冬的典型時節和風、雨、霧、雪的特殊天氣,我都會進到南太行山待一月半月,去尋找與自己心靈對應并能産生情感的創作時機。我喜歡在冬天去太行山拍攝,大都選擇在霧中、雪中等特殊天氣。太行山的蒼涼、凝重在這些特殊氣氛下才能得以展現。雪霧中的太行神秘、幽靜,是一幅煙雲籠罩水墨般的畫面,似雲非雲,似霧非霧,朦胧虛實,撲朔迷離;雲海的出現使太行更加奇異,山澗升騰的雲霧會突然集聚成滔滔雲海,氣勢磅礴地覆寫腳下的群山,無聲無息地翻滾飄舞。大雪中的太行渾莽、端莊、皚皚白雪,鋪天蓋地,峽谷氣勢如虹,峭壁頂風傲雪,白雪遮掩下的赤壁似铮铮鐵骨。我也喜歡在夏季拍攝,置身太行山大峽谷,時見濃蔭蔽日,溪水潺潺,時聞飛瀑瀉銀,珍禽飛鳴;駐足山颠,可望星月遊移,奇峰變幻,可瞰雲海蒼茫,彩霞沐日,鬼斧神工,令人驚羨,雄奇險幽,歎為觀止。在這百裡畫廊的宏篇巨制之中,各個峽谷山巅又各自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尤以王莽峽之雅,回龍峽之雄,黑龍潭之奇,最為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我還喜歡夜晚拍攝,夜晚,峽谷河流的歌聲,在寂寞中漫遊,好似夢在唱歌,與墜落閃耀的星沙交織,香雲伸出柔軟的身軀,袒露輕薄的面紗,溫柔的倩影和山川瑰麗的景色,填滿廣袤的大地。這時,可以拍“天上的道路”--星軌,畫出一道道銀絲般的圓形,與太行山巅遙相呼應,耐人尋味。還可以拍山澗的車燈,用慢門劃出一行行金色的線條,似金龍狂舞。
面壁太行,為的是抓住太行山的特點、尋找太行山的亮點、把握太行山的閃光點。也許是自己的專一,也許是自己的癡迷,30多年的執着與努力,一些反映太行風光的照片得到了業内人士和專家的肯定。通過攝影,展示了家鄉太行的美,讓更多的人認識太行、走進太行,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二、 感悟太行——朝夕相處、心心相印
很多人認為我在太行山拍照有經驗,會預測天氣變化,知道雲海出現的時間、方位……但他們哪裡知道其中的真正奧妙——隻有常年奔波于大山之中,與大山朝夕相處,與大山心心相印,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
生為太行山人,我用心來拍攝,加上對太行山的了解,對風光的了解,力争展示出他的最美。刮大風,哪些角度好;下大雪,哪裡構圖美;哪些溝裡岩石漂亮;每一個地方什麼氣氛下出現什麼效果,我都了如指掌。
從自己的作品裡,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回想起作品後面的故事。風裡、雪裡、雨裡、霧裡、雷鳴電閃,我都與太行山在一起,感悟他的每一面,感悟他的另一種美。
風光攝影,隻有真正深入進去,并且懷着嚴謹的、不功利、不浮躁的心态去拍攝,才能真正有所收獲。熟悉拍攝環境,是為實作“天時地利”,靠獵奇和運氣的攝影很難擺脫平庸。要拍攝出獨具特色的太行山風光作品,不下一番苦工夫,不感悟大山的“脾氣”和“個性”,單憑“蜻蜒點水”“走馬觀花”式的攝影方法,靠一時的新鮮感,瞬間視覺刺激,是很難攝取太行的真邃、領悟太行神韻的。
三、守望太行——老骥伏枥、再接再厲
近些年來,我有幸部分作品獲獎,回首這一路走來,感慨頗多,如果要我總結,我想這幾點是至關重要的——一是善于學習,拜能者為師,我訂閱了攝影雜志、報紙,熟讀攝影技術和感想等類的文章,并寫出讀書筆記和收獲心得;二是不怕苦、不怕累,積極創作,如今我年齡已是五十好幾,身體又不算太好,但始終沒有放棄在特殊環境裡去搞創作,不管是白天黑夜,還是刮風下雨,不管是冰天雪地,還是鵝毛大雪,越是這些惡劣環境,越能拍出好作品,我就越是要出現在那裡;三是積極踴躍參加攝影比賽,參賽就是檢驗自己作品好壞的實驗室,不管大小影展我都參加,并在參賽中學習别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四是有一個老誠的思想品格,團結同行,為人誠摯,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巍巍太行,風光無限。我從拿起相機至今已有30多個年頭了。在這30年的攝影曆程裡,我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家鄉太行山。我是太行山人,有責任把它的美表現出來。随着拍攝時間的延長,我越來越感覺太行山一點兒也不比其他名山大川差。如今,我守着這個生我、養我、給予我太多創作靈感的地方,要持之以恒,認認真真地拍攝,以敬畏之心拍攝,若能把太行山拍好,我就已經滿足了。
太行山,我願拍攝你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