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荷花盛放的季節,
在漢陽衆多賞荷佳處,
蓮花湖公園絕對不容錯過。
你可知道蓮花湖的前身郎官湖,
就是李白命名和賦詩的地方。
今天就和漢陽君一起
探尋李白與郎官湖的故事吧。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李白
張公多逸興,共泛沔城隅。
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為歡古來無。
郎官愛此水,應号郎官湖。
風流若為泯,名與此山俱。
李白被流放途中,與故人尚書郎張謂、沔州牧杜公、漢陽宰王公,觞于南湖。張謂請李白為湖标一嘉名,以傳不朽。李白舉酒酹水,改南湖為郎官湖,并賦此詩。時值秋季夜空明月朗照,比之武昌也毫不遜色。座中諸君陶醉于清亮的光輝中,一意為歡自古以來所無。
《郎官湖》
明·趙弼
李白當年谪夜郎,群賢宴此玩蟾光。
至今湖水溶溶綠,猶染詩仙翰墨香。
詩人有感于李白題詩郎官湖,看到如今的郎官湖水面清澈碧綠,仿佛受到了詩仙的熏陶,染上了筆墨的香氣。
《官湖夜月》
明·王靜
郎官湖上夜如何?鶴渚凫汀曳屣過。
碧漢無聲雲飛散,銀蟾有影月明多。
謾疑古寺聞鐘韻,閑倚長筇聽棹歌。
為問廣寒天遠近,水晶宮裡見嫦娥。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朝永樂年間漢陽府的知府王靜。時值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晚上,王大人與好友泛舟郎官湖上賞月。一輪明月高挂在天上,又一輪明月平浮于朗官湖上,遠處傳來古寺的鐘聲,美人低聲吟唱郎官湖花月夜的歌聲,真是聲聲入耳。船上的人們沉醉在迷人的夜色中。
郎官湖
漢陽城南原有一湖,東南臨長江,西接古漢水,風景秀麗,環境清雅。湖在城南,俗稱“南湖”,在唐代經李白賜名為郎官湖。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來到漢陽,與老朋友張謂月夜遊南湖。這次遊湖很盡興,設宴于遊船錦帳内,羅衣舞女、玉笛管弦、歌舞美酒為歡,又有水月入練、清光可掇的美景,李白應殊有勝慨的尚書郎張謂之請,揮筆寫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因為張謂的官職是尚書郎,是以李白稱其“郎官湖”。同座的文人都贊同這個命名,并請李白把詩刻在石碑上,立于湖側:“四座醉清光,為歡古來無。郎官愛此水,應号郎官湖。”李白曾多次來訪漢陽古城(舊稱沔州),結交了不少當地朋友。他有感于漢陽秀麗山水風光,寫下了十多篇與漢陽有關的詩作。詠山水,懷人文,展現出李白深厚的漢陽情結。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漢陽知府王靜在巡視漢陽過程中,對漢陽城周邊的諸多美景留下深刻印象。他給其中十處美景一一命名并賦詩點評。從唐李白之時到明永樂年間的近七百年,郎官湖一直為四方賓客青睐之地。遊湖賞月,倚廊聽歌,亭中小酌,是明代文人賢士的雅趣。如今再看王靜篩選的“漢陽十景”之一的“官湖夜月”,景觀仍存,魅力依舊。
蓮花湖
我們現在看到的蓮花湖是曆史上郎官湖一角,因李白字太白,号青蓮居士,為紀念一代詩仙,故名蓮花湖。清代時人們在湖上種起蓮花,每至夏時湖上蓮花盛開,蓮花湖名一直流傳至今。民間還流傳說:“蓮花湖是唐睿宗李旦的妃子胡鳳姣洗腳遺留下來的金銀二盆。曆史上蓮花湖是一個“岸夾桃花錦浪生”的明秀盛景區。
蓮花湖公園位于龜山與鳳凰山之間,東臨長江,北靠龜山,東北與長江大橋相鄰。古蓮花湖分上下兩湖(上湖面積2.13公頃,下湖面積8.6公頃),兩湖間寬溝相連。現今蓮花湖總面積7.6公頃,常年深度1.5米。20世紀80年代起,蓮花湖公園逐漸建成以紀念李白為主題的公園。
1
太白樓
太白樓坐落在蓮花湖公園中部,明嘉靖《漢陽府志·創置志》載:“舊志李白寓此,尚登樓吟眺,後人因以為名。宋時名賢碩士多留題,詩文滿樓。”上世紀70年代,漢陽區在蓮花湖公園重建太白樓,郭沫若先生為該樓題寫了門楣上方的匾額。
大門前方豎有李白“舉杯邀明月”的白色石雕像。該樓為磚混結構,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380平方米。樓高約15米,内分兩層,畫棟雕梁。登臨二樓東望,湖水、龜山、長江大橋曆曆在目。樓體外牆為青磚所砌,頂蓋金黃色琉璃瓦,翹角飛檐,為典型的中式仿古建築風格。
2
李白雕像
李白在《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詩序中寫有“觞于江城之南湖”,首次提出“江城”之稱。第三年五月又有詩指武昌“江城五月落梅花”,“江城”之名遂成為武漢的别名。可以說,漢陽是李白一生飄泊途中,魂牽夢繞的又一故鄉。為了紀念詩仙,蓮花湖公園除了重建太白樓,還在公園多處設有李白醉卧花叢等情景的雕像。
3
郎官湖界碑
據專家考證,郎官湖遺址在漢陽區顯正街東段南側朗星巷,是郎官湖最後的遺址處。在現在的蓮花湖公園太白樓北側,至今還儲存着一塊清末1910年郎官湖的一塊界碑,碑名“郎官湖東界”。這是漢陽今天可見到的有關郎官湖的唯一遺物。
4
小南橋
在公園的兩湖之間,靠岸有一水港,其上建有一座橫跨南北的高拱木橋,此橋是按宋代張擇所繪《清明上河圖》中河南開封汴水虹橋結構仿造,秀麗古樸,寓“畫龍點睛”。現木橋已更換成石橋。石橋旁建有十二生肖石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很受小朋友歡迎。
5
清光舫
李白曾在“清光可掇”的郎官湖泛舟暢飲,遊湖題詩中有“四座醉清光”之句。為了紀念李白在古漢陽的仙蹤,上世紀80年代,蓮花湖景區建起一座船形建築——清光舫。該舫長約35米,寬約8米,分作上下兩層,參差錯落,倒影碧波,頗富詩意。如今該舫原址上建立青瓦灰牆的茶坊,仍沿用原名“清光舫”。
6
湖心亭
2010年,蓮花湖公園重新治理規劃,将蓮花湖的東西兩湖水體連通,按照清明上河圖風格,全面修複改造,建親水準台和沿湖新景觀:建有四排長廊,一座水榭,八處亭閣,其中有三座亭建在湖心,中呈八角形,左右呈方形,由九曲橋聯通,左回右轉,蜿蜒曲折。湖邊建一組對稱古廊架,友善遊人中秋賞月。
過去每當蓮花盛開時,湖面紅白争豔,清香四溢,故以蓮花湖為名。《大别山志》載:“蓮花堤在城北興國寺,晴川閣右,有石橋,左右二渠,皆種荷花。”正值七月,荷花盛放的季節,漢陽君看到不少市民在湖心亭附近晨練或散步,欣賞“過雨荷花滿院香”的美景。晶瑩的雨滴如珍珠在荷葉上流動,雨後的小荷嬌羞的躲在荷葉中。
蓮花湖公園
位址丨武漢市漢陽區漢陽大道10号
開放時間丨6:00-21:00
門票丨免費
交通丨乘坐803路、535路、553路、561路、30路、559路、532路、648路、711路、531路、411路、10路、413路、61路、電車1路、電車4路、26路、637路、248路、646路、24路等蓮花湖站下車,步行100米即可到達。
出品:中共漢陽區委宣傳部 漢陽區融媒體中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标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