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唐詩和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堪稱中國古典文學的雙璧。“詩至唐而衆體悉備,諸法畢該,故稱詩者,必視唐人為标準。”唐詩是古典詩歌藝術發展至唐代而成的精華,題材廣闊,風格多樣,名家名作層出不窮,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詞誕生于唐,興于五代,在宋代發展成熟。宋詞作為詞體文學之冠,取得了獨立于詩體的文學地位,更因為其獨特的美學特征,擁有了不亞于唐詩的衆多擁趸。唐詩和宋詞并駕齊驅、各領風騷,不僅在文學史上雙峰并峙,更分别代表了“一代之文學”的典範,成為唐與宋乃至古代中國的文化名片。

《全唐詩》與《全宋詞》以“全”著稱,堪稱收錄唐詩與宋詞的集大成之作,兩部巨著分别彙輯有唐一代詩歌與有宋一代詞作,将五萬首唐詩、兩萬首宋詞網羅無餘。有此“全本”在手,讀者不僅可以領略唐詩宋詞的完整風貌,亦得以攬其菁華、識其源流。可以說,這兩部總集自成書以來,就一直是詩詞愛好者和研究者的必備之本,成為古典文學的傳世經典。

《全唐詩》與《全宋詞》的編纂成書

唐詩和宋詞總集的編纂,經曆了不同的曆史,但都凝聚了數代學人的心血。

《全唐詩》為清康熙年間官修唐詩總集,由時任江甯織造的曹寅(曹雪芹祖父)奉康熙皇帝之命主持,起用當時退居揚州的彭定求、楊中讷等十位翰林編纂而成。該書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編,成于次年十月。康熙四十六年(1707)于揚州詩局刊印。

唐詩作為被公認的經典,在唐宋時已有多種總集,但都不夠全備,至明胡震亨《唐音統簽》和清初季振宜《唐詩》,遂有收錄較廣的唐詩總集。《全唐詩》的纂修即以此二書為基礎,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詩集參校,又旁采殘碑、斷碣、稗史、雜書之所載,拾遺補缺。“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鹹采撷荟萃于一編之内。”全書網羅赅備,義例謹嚴,校注周密。它繼承了此前各種唐詩彙輯本的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搜羅了唐五代三百多年間或編于集中或斷句零章的詩歌,是古人所編詩歌總集中篇幅最大、收詩最全、影響最廣的一種。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全宋詞》系當代著名詞學家、“詞學泰鬥”唐圭璋先生(1901—1990)所編。宋人詞集的編纂最早始于南宋,《全宋詞》編纂主要依據的就是單行詞集、彙刻詞集及宋元時期的宋詞選本。唐先生在綜合諸家輯刻的基礎上,廣泛搜采,凡宋人文集中所附、宋人詞選中所選、宋人筆記中所載詞作,俱一并采錄,更旁求類書、方志、金石、題跋、花木譜等書中所載之詞,統彙于一處,編為《全宋詞》。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在長沙出版。後此書又經作者改編增補,校勘斷句,并經王仲聞先生(王國維次子)訂補加工,于1965年由中華書局重印出版。《全宋詞》是繼《全唐詩》之後又一斷代文學巨編,填補了幾百年來宋詞研究的一大空白。

中華書局版《全唐詩》《全宋詞》:

唐詩宋詞權威讀本

清代官修《全唐詩》因倉促編成,存在着誤收、漏收,作家作品重出,小傳、小注舛誤,編次不當等諸多疏漏;亟需修訂增補,加以重印。中華書局版《全唐詩》(全25冊)據揚州詩局刻本校點,收詩48900餘首,作者2200餘人,總900卷。首列帝王後妃及宗室諸王等詩;次樂章、樂府;次為曆朝詩人,按時代先後編排,并附作者小傳;殿以聯句、逸句、名媛、僧道、外國、仙神、鬼怪、諧谑及諸雜體;而以補遺、詞綴于末。書後附錄日本上毛河世甯纂輯的《全唐詩逸》三卷。除增補逸詩外,還改正了原書明顯的錯誤。全書以卷劃分,前加卷次、作者目錄,每一分冊前又加詩篇目錄,便于查閱。自1960年出版以來,受到詩詞研究者和愛好者一緻好評,已風行學林數十年。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全唐詩》(全二十五冊)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初版《全宋詞》誕生于抗戰期間,受時代和條件的限制,遺漏、錯訛之處亦在所難免。中華書局1965年版《全宋詞》(全5冊)在材料和體例方面較舊版均有很大提高:比勘底本,擇善而從,替換原有底本;增補詞人240餘家,詞作1400餘首;删去可考的唐五代、金元明詞人和作品;重新考訂詞人行實,改寫小傳;調整了原先首以“帝王”“宗室”,而殿以“釋道”“女流”的編排方式,一律以作者為綱目,以時代先後為順序;增加了若幹附錄;書前列引用書目,後附作者索引,以便查檢。全書共收錄兩宋詞人1330餘家,詞作19900餘首,殘篇530餘首。該版在排校過程中所作新的增訂,以《訂補附記》的形式收入附錄。後來,編者又續作修訂補正,寫成《訂補續記》,附于1979年重印本卷末。該書收錄齊備,考訂精審,改正了不少前人的不足之處,是一部趨于完善的宋詞總集。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全宋詞》(全五冊)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簡體橫排增訂本:内容更全、便于閱讀

原先點校本《全唐詩》《全宋詞》均保持古籍繁體豎排的面貌,為了使基本的文學典籍更友善廣大讀者閱讀,《全唐詩》《全宋詞》在增訂重印時,一律改為現代讀者更為習慣的簡體橫排的方式。同時,新版印刷更加清晰,排版更加大方美觀,無論用于研究、閱讀還是收藏,新版《全唐詩》《全宋詞》都是上佳之選。

點校本《全唐詩》《全宋詞》面世後,學界對《全唐詩》《全宋詞》的輯佚和校訂工作仍在繼續,最新成果集中展現在增訂本中。

1982年,中華書局曾将王重民先生的《補全唐詩》《補全唐詩拾遺》,孫望先生的《全唐詩補逸》,童養年先生的《全唐詩續補遺》幾部著作合編為《全唐詩外編》出版。後陳尚君先生又對此作了全面的校訂和續補,共增補作者800餘人,逸詩4600餘首。1992年,中華書局以《全唐詩補編》為名出版了王、孫、童、陳等人的輯佚、校訂之作。增訂本《全唐詩》(全15冊)正是在前一版《全唐詩》的基礎上,将《全唐詩補編》全部列于書後,書末附《全唐詩作者索引》,呈現出更加完善、全備的新面貌。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全唐詩(增訂簡體本)》(全十五冊)

增訂本《全宋詞》(全5冊)的訂補工作主要為:一、将原書附錄的《訂補附記》《訂補續記》中有關排印、标點、底本的錯誤,失注之處及增補小傳與新詞等修訂内容,納入正編的相應位置;二、對原書中的訛誤加以修正;三、将孔凡禮先生從明抄本《詩淵》及其他書中輯錄遺佚而編成的《全宋詞補輯》(中華書局1981年版)一書,重加訂補,收入本書正編之後,共增補詞作430餘首。增訂版《全宋詞》相較前書,收詞更加齊全,考訂更加精确,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全宋詞(增訂簡體本)》 (全五冊)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值得收藏的《全唐詩》《全宋詞》,古典詩詞愛好者的傳世之寶

經過全面修訂重印的《全唐詩》《全宋詞》增訂本,無論在網羅資料,還是在整體品質上,都有明顯提高,版式亦作了更新,在圖書面貌上更加美觀。增訂本《全唐詩》《全宋詞》是迄今為止最“全”的唐詩和宋詞總集,而且最大程度上便于閱讀和檢索,将為廣大讀者欣賞和研究古典詩詞提供更大的便利。對于唐詩宋詞的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值得藏于家中、時時翻閱的精品佳作。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