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27日,已是90歲高齡的雷潔瓊,跟随他人到達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看到主席一件打了73個更新檔的睡衣,補了又補,鞋面斑裂,縫了多次,鞋底張着大嘴,卻依舊舍不得扔的皮拖鞋。作為身處主席思想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雷潔瓊,在親眼看到這一件件朝夕陪伴主席的物品時,萬般情緒湧上心頭,也讓她仿佛回到了當年見到主席日子。

在休息之時,韶山管理局局長提出了希望雷潔瓊能為主席遺物展提個詞的願望。為此,思緒萬千的雷潔瓊在幾經思索後,鄭重地留下8個字。那麼這8個字究竟寫着什麼内容呢?
随着五四運動爆發,帶領學生勇敢地走上街頭後,中國局勢的變化,讓雷潔瓊愈發感受到中國面臨的困境。她拒絕了父親提及的學習醫學、美術、法律的意見,自己在心中悄悄做了個決定。她表示“在我心中,愛國主義是至高無上的,我希望我們的國家再也不受人欺負了,我們一定要強大起來。”為此,雷潔瓊征得父母同意,踏上了前往美國尋找救國答案的道路。
1924年,年僅19歲的雷潔瓊與哥哥一起來到美國,在加州大學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化學專業後,雷潔瓊拯救中國的答案,在這小小的實驗室中是無法找到的。通過幾番思索,雷潔瓊意識到,而今的中國積貧積弱,社會上存在大量的弊病,是以想要找到醫治社會弊病的良方,或許需要從社會學中尋找。
于是,雷潔瓊不顧他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帶着自己的救國理想進入斯坦福大學,學習遠東問題研究,并在畢業後又到了南加州大學攻讀社會學碩士。
1931年,學成歸國的雷潔瓊,在燕京大學中開設應用社會學課程,而在同一時間,雷潔瓊也在積極尋找救國之路。然而,在這一年,早已蠢蠢欲動的日本人向中國伸出了黑手,悍然發動了“九一八”。當國土再一次在自己面前淪陷,無數無辜同胞哭着、逃亡着被日本人殘忍殺害,這一幕幕讓雷潔瓊悲痛不已。
為此,她與衆多教授一起,組建了抗日救國會,為前線将士籌集物資,積極在社會上演講募捐。然而不久後,“七七事變”爆發了,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讓東北大片領土淪喪,大量的東北人民淪為亡國奴。
此時正在廣州的雷潔瓊應江西政府的邀請,前往參加抗日救亡工作并組織婦女運動。這其中,為了鼓舞衆人參與到抗日救亡中來,雷潔瓊先後主持創辦了《江西婦女》周刊、《農村婦女》月刊以及《婦女組訓叢書》等先進書籍,為鼓動婦女工作、組織抗日救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正是在這一期間,雷潔瓊與我黨有了接觸,也就此成為了中國共産黨的親密朋友。
1946年,随着日本天皇的投降,民族階級沖突也随之更新,但此時中國人民已經飽受14年的戰争摧殘。東北内戰的爆發,美國國務卿向美國參議會提出“軍事援華法案”,這種種都意味着,中國将會再次被卷入戰争之中。
是以,為了呼籲和平,讓蔣介石打消内戰的念頭,數萬名上海群衆在地下黨同志的帶領下開展了浩浩蕩蕩的和平請願行動。在同一時間,《大公報》、《中華報》等報紙相繼刊登了《為挽救國運解決國是奠定永久和平而呼籲》的聲明。
6月23日,雷潔瓊、馬叙倫等11位代表,在數萬人的歡送下,踏上了前往南京請願的火車。可是,早早知道此事的國民黨特務,為了阻止他們,在列車行車,途經常州、蘇州等地時,上車糾纏。
不久,列車到底了抵達南京下關車站,早早在車站埋伏,僞裝成難民的數百名國民黨特務。在第一時間将11位代表手中的手表、皮包、眼鏡全數搶走,進行了長達四五小時的圍毆,并逼迫其下跪,還對其進行辱罵。至此,雷潔瓊等人最後在國民黨人實施的暴行下,被打成重傷,倒在血泊中。
在這天晚上,周總理、董必武等人趕到醫院慰問,看到這些傷痕累累的代表,周總理心痛不已,他表示“你們的血是不會白流的!”,周總理洪亮的聲音以及擲地有聲話給予了雷潔瓊極大的鼓舞。與此同時,遠在延安的毛主席、朱老總等中共代表團,也紛紛向雷潔瓊發來了慰問電。
而在中國即将進入黎明時刻,這一沖突事件的發生,讓雷潔瓊對國民黨黑暗真面目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讓她更加堅定與中國共産黨繼續走下去的決心。
1948年冬季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已經結束,平津戰役也就此打響,原本擺在中國面前的混沌局面已經泾渭分明。此時正在北平任教的雷潔瓊與所有人一起,期待着和平的早日到來。
這年12月,馬叙倫來信,委托雷潔瓊代替民主促進會人士到西北坡參加毛主席的邀約。看到這一消息,雷潔瓊激動不已,但在彼時北京依舊沒有宣布解放,城裡充斥着大量的特務與舊式官僚,讓北平城裡危機四伏,雷潔瓊和丈夫壓着内心的喜悅,裝作探親的樣子悄悄的離開北平城,而後與其他民主黨派人士一起,在解放軍的護送下,乘坐卡車,路過山野村莊,一路颠簸來到了西柏坡。
衆人下車後,警衛員招待衆人進屋,早早等候的毛主席以及劉少奇、朱老總等衆中央上司人站在門口迎接,并在周總理一一介紹下,熱情的和雷潔瓊及衆代表握手。在簡單安頓後,晚上中央邀請衆代表一起吃飯,對目前的國家形勢以及籌建新中國問題進行商榷。
這其中,衆人熱火朝天的就中國的未來進行構想,而作為女性的雷潔瓊卻之時在一旁聽着衆人的說話。對此,毛主席也發現了這一情況,為此,主席一連幾次的用目光鼓勵着她加入到讨論中來。
飯後,衆人跟随毛主席一起進入了他的辦公室中,雖然說是辦公室,但實際上這是一個由普通農民住房,簡譜的家具,牆上擺着一張中國地圖。衆人圍着書桌坐下,繼續飯桌上讨論的話題,漸漸融入進來的雷潔瓊對主席提出而今國際上都很關心的問題,“當今美國和蘇聯都對于‘劃江而治’十分贊同,并且在國内也擁有衆多的擁護者,對于這個問題,主席您怎麼看?怎麼看‘劃江而治’的社會基礎?”
聽到雷潔瓊的問題,主席哈哈大笑起來。美國以及英國玩的把戲,主席早就透過了現象,抓到了他們背後的野心。
是以,主席表示“盡管美國與蘇聯的立場不同,但是在本質上,他們還是站在自己的利益的立場上給我們施加壓力。為此,他們還通過軍事力量、政治力量在國内和國際上形成了輿論,但是這隻是表象的,美國與蘇聯營造處的這種不惜一切代價追求的‘和平’,不管能不能長久。”
說完主席頓了一頓,接着開口“中國曆史上每一次分裂,想要再次統一都要很長時間,讓人民付出數倍的代價。是以為了一個統一的中國,我們共産黨人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場,從長遠、根本利益考慮,把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推倒,将革命進行到底。”
這其中,主席還以農夫與蛇進行比喻,告訴衆人決不能因為憐憫惡人,更不能是以違背人民的意志,讓他們有機會讓中國重新回到黑暗世界。主席這番洞察曆史的思考,給予了雷潔瓊極大的震撼,甚至在後續歲月中,每當國際上有一系列重大的事件發生的時候,都會讓她一次又一次的想到主席的這一意味深長的話。
在離開西柏坡後,雷潔瓊等人有趕赴了中共中央統戰部李家莊,在那裡,他們與陸定一、林伯渠以及來自各地的愛國民主人士一起,讨論毛主席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将革命進行到底》。
不久,随着地下黨同志的共同努力,北平和平解放,此時新中國的定都問題也得以解決。3月25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搬遷到了北京,雷潔瓊等人一起,在西苑機場為毛主席、周總理、劉少奇等中央上司人的到來舉辦了歡迎儀式。
此時随着戰場局勢已經完全明朗,6月15日,新政協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正式在中南海懷仁堂成立,至此從青年時期就已經困擾着雷潔瓊的救國治國的出路問題,在此時已經得到了解答,在這裡雷潔瓊參與起草了《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在這其中,雷潔瓊與衆多民主人士一起,再次見到了毛主席。而在這時新中國新篇章也在逐漸向人們靠近。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衆人夜以繼日的準備下得以如期舉行,下午3點,雷潔瓊與其他民主人士一起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在這裡她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毛主席用洪亮的聲音向中國人民,向世界人民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這短短的話,無數中國人民為之奮鬥了上百年,當五星紅旗伴随着電鈕的按下緩緩升起時,所有人都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在這之後,雷潔瓊積極投身到國家的建設之中,在後續的數十年日子裡,她用自己所學,為兒童、婦女、婚姻、社會福利等事業積極做着貢獻,并多次為新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以及法治制度的完善無私的做着貢獻。
在這期間,雷潔瓊先後擔任北京市政協副市長、北京市副市長、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委,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八、九屆中央主席等職務。
1994年5月,已是90歲高齡的雷潔瓊在民進中央的安排下,跟随民進中央副主席等人一起乘車到了韶山。在從業人員的陪同下,雷潔瓊先是向主席的銅像獻了花籃。
随後,雷潔瓊懷揣着敬畏,來到了主席的故居。在小屋裡,她對每一件物品都看得十分仔細。在來到毛主席卧室的時候,細細端詳着主席父母的照片,而後又摸了摸床上的被褥,不由自主的說道“原來,偉人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離開主席故居後,雷潔瓊又來了陳列館,在看到主席六個為革命犧牲的親人時,雷潔瓊與衆人難過不已。而後,衆人又看到了,主席常年用了又用卻依舊舍不得扔的睡衣與拖鞋,還有一張張事無巨細的收據。
在這些物件中,衆人得以了解了毛主席一家的生活狀态,更感受到了主席嚴格職守國家制度,不為自己亦或者是家人謀求一點特殊利益的可貴人格魅力。
在休息室交談之時,韶山管理局局長提出了請雷潔瓊先生為主席遺物展題字的心願。至此,經過長期的思考、比較,并在他人的建議下,雷潔瓊留下了“公者千古,私者一時”8個大字。
正如當年在留言薄中,雷潔瓊留下的留言“誰的權力最大?毛澤東同志。可是他的一生最大限度地行使了自己的權力──奉獻 。奉獻了六位親人,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他從不向人民索取,又要求親朋戚友不要向人民伸手。他對索取的回答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我們每一個共産黨員,每一個黨的上司幹部, 都能以毛澤東同志這一點為明鏡, 國家幸甚,我黨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