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作者:昭烈名臣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古往今來盡管有無數的王侯将相都煙消雲散了,但人們追求成功的腳步卻從未停止。

人們會崇拜和模仿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模仿他們走過的路,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希望複制他們的成功。

在所有成功的要素之中,家世,環境,努力,才智,勇氣,志向等等因素,都是我們讨論一個人能夠成功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在這些多有的因素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經常被人遺忘,但這個因素又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了你事業最終的成敗,這個因素就是你的壽命。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是的,就是簡單,你能活多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成敗,榮耀甚至是最終的命運,狄仁傑是幸運的,因為他死了。

每個人都會死,但什麼時候死,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王莽如果做皇帝之前就死了,那麼他就是第二個周公,中國曆史上最賢明的大臣。

很多事就是這樣,活得長與短很重要,當然不是越長越好,适當的時候去死,也是一件非常難以言說的玄學。

劉裕征戰一生,好不容易推翻了東晉,做了皇帝之後,還有更雄偉的北伐計劃,可惜做了兩年皇帝就死了,死的時候虛歲60。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如果他能多活幾年,恐怕中國的曆史就要改寫了,北伐的事業值得期待,但劉裕的死讓一切都改變了,對比之下武則天66歲稱帝,緊接着又做了15年的皇帝。

這超長的壽命,讓武則天稱帝成了可能,更讓武則天有能力安排好身後的事,不至于死後被清算,但凡武則天的歲數稍微靠近一下平均值,那中國曆史上很可能就沒有女皇帝了。

武則天做女皇,公平地說,除了為做女皇有必要的殺戮之外,武則天整個執政期間,把國家治理得很不錯,尤其是通過科舉制度,提拔了一大批的官員,促進了社會上升通道,跟了無數寒門子弟機會。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狄仁傑就是走的科舉路線,但他走的是明經科,不同于那些死讀書的人,這一點對狄仁傑性格形成很重要,在後來的官場中,狄仁傑務實的作風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

狄仁傑今天的家喻戶曉,源自于神探狄仁傑在民間的廣泛傳播,這種都是名人累計的效應,一個人出名了之後,很多不是他的事,都會往他身上按。

不過曆史上的狄仁傑斷案确實曆史,主管過全國的審判系統,也正是在這種地方工作過,知道變通,是以當酷吏來俊臣誣陷狄仁傑謀反的時候,狄仁傑很快就承認了。

因為他知道,酷刑之下,人很難保持心智完整,而且把自己弄得半死不活也不劃算,來俊臣一看狄仁傑沒用刑就招供了,還因為狄仁傑是個軟柿子呢。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結果就放松了警惕,沒想到狄仁傑把實行寫出來,夾在棉被裡,讓家人呈給武則天,後來武則天召見狄仁傑,狄仁傑說出了實情,這件事給武則天印象很深。

當時很多大臣都被酷吏,不明不白地弄死了,狄仁傑逃過一劫,從此沒有攀扯到别人,是有既講原則又懂得變通的人。

武則天非常看重狄仁傑,經常委以重任,滿朝文武最信任的就是狄仁傑,這種信任是超越了君臣之間的那種信任。

狄仁傑用老友的方式,勸說武則天,讓他立李家人為接班人,這話很多人都對武則天說過,但隻有狄仁傑有這樣的分量,最終促使了武則天解決了接班人的問題。

狄仁傑極力推薦的張柬之,後來發動了神龍政變,歸政于李家,這是後話,為什麼說狄仁傑死得很是時候呢。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因為狄仁傑死在了武則天的前面,這時候武則天非常傷心,辍朝三日表示哀悼,狄仁傑的是避免了日後和武則天的兵戎相見。

因為武則天對狄仁傑實在是太好了,如果最終的兵變由狄仁傑來完成,這個裡面其實是有道德困境的,就像是當年華容道放了曹操一樣。

狄仁傑是壽終正寝的,死後是尊榮無數,在曆史上完美謝幕,但如果再多活幾年的話,情況就會變得很糟糕,最終發動政變的五大臣,後來的評價都不搞,而且下場都很慘。

關于狄仁傑,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交流。

曆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