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中國青年報用戶端北京7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魏婉)今天下午,國家重大工程決策評估與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實體研究所原所長陳和生發言時表示,要防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低水準重複建設和無序競争,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規劃和管理。
“不少地方提出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宏大計劃,這些地方政府關心科技創新的熱情固然可嘉,但這種過熱苗頭也可能會帶來嚴重問題。”陳和生提出,有些地方繞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的規劃和審批,采用非正常方式,在既無長遠規劃又無專業隊伍的情況下就匆忙上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另外,他強調,有些建設機關沒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隊伍和管理機制,缺乏關鍵技術能力,隻能從正在承擔極為繁重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的相關研究機關高薪挖人,沖擊已有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隊伍,然而這樣臨時籌建的隊伍很難承擔好建設任務。
陳和生認為,這種趨勢将會破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國家層面統一規劃的傳統和國際通行的管理,造成低水準重複建設和無序競争,影響國家的整體規劃,更不能解決面臨的挑戰,還可能會形成一批新的“爛尾”工程。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全國一盤棋。全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都應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體系,從國家層面統一部署。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尊重科學規律,避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躍進”和低水準重複建設。
其次,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組織各方面專家,調研國内需求、國際發展态勢,對國内需求和建設力量進行評估,對領域、地域分布等進行科學規劃,制定明确的發展路線圖。按規劃進行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統一納入國家“五年”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審批立項,同時積極争取地方配套建設經費的支援。
最後,發揮地方積極性,支援聯合建設。可以考慮臨近省市共同參與一項國家規劃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适當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與科學界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建設和運作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