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靜坐少動”,頸痛、頸部不适成為辦公室人群、白領、學生一族的常見症狀。這類症狀常常隻是單純的頸部疼痛、僵硬、緊張、不舒服,并沒有其他上肢、頭部、下肢甚至全身的症狀,可以歸結為“慢性非特異性頸痛”。
頸部和腰部一樣,容易出現疼痛。頸部有7節椎體,支撐一個腦袋,很多研究說低頭的角度越大,對頸椎的壓力也越大。長時間低頭,頸椎後方的韌帶會被拉長,而韌帶拉長很難恢複到原來的長度;對于肌肉而言則更多的是緊張,如胸鎖突肌、斜角肌,都會縮短,肌肉的短縮可以通過牽拉拉長并減低肌張力。探頸這個姿勢是在這些人群中很常見,由于使用電腦,頭部前伸,此時上頸椎伸展,下頸椎又屈曲,并伴随下巴微微上擡。
肩膀僵硬也是常見的症狀,由于使用電腦,姿勢不正确,胳膊太遠離肩膀,使得斜方肌需要更多的力量來維持杠杆,容易緊張,産生聳肩、含胸等不良體态。

<h1 class="pgc-h-arrow-right">如何改善頸部不适</h1>
首先,姿勢很重要。不良的姿勢,力線不正确,更容易産生局部壓力過大、肌肉不平衡的情況。而長時間同一姿勢容易導緻局部血液循環下降、疲勞物質堆積、肌肉僵硬等。是以,經常運動或者打破長時間靜坐的姿勢對于緩解頸部症狀非常有幫助。
較為良好的姿勢應該是:電腦顯示屏應平行或略低于視線,雙手應盡量靠近身體,肘關節最好有支撐保持90度,有一個良好的背部支撐,腰背挺直(可以放毛巾卷支撐下腰部維持腰椎前突曲線),骨盆放正,兩側臀部均勻坐在椅子上,雙腳踩地,膝關節呈90度,大腿與地面平行等。
平時有規律地做一做肌肉牽拉。前面說道的胸鎖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上束都是容易産生緊張的肌肉,是以對于這幾塊肌肉的牽拉也很重要。
牽拉的要點是每次保持30秒的靜态牽拉,這樣才能緩解肌肉的高張力。在下方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的拉伸中,兩個動作有一個細節區分,拉伸胸鎖乳突肌時是仰頭,而拉伸斜角肌時是伸展頸椎。
胸鎖乳突肌的作用是頸部同側側屈、低頭以及向對側旋轉。那麼牽拉就反其道而行之——對側側屈、仰頭、同側旋轉牽拉即可。
斜角肌的作用是同側側屈頸部,前屈頸椎,向對側回旋,那麼牽拉時是向對側側屈頸椎、伸展、相同側回旋。
斜方肌上束則采用對側側屈、低頭和同側旋轉并同側肩膀下沉牽拉。
鍛煉頸部深層穩定肌群。頸部深層穩定肌,主要是頭長肌(longuscapitis)和頸長肌(longuscolli),它們在頸椎深層起到穩定頸椎的作用。慢性頸痛人群中,頸部穩定肌群薄弱,而外面的大肌群激活過度。是以鍛煉頸部深層肌群可以讓讓大肌群“冷靜”下來。
那麼如何精準的練習頸部深層穩定肌群呢?很簡單,找張床,頭部枕着一個小毛巾,想象有一個軸線穿過你的雙耳,你的頭就以這個軸線為軸進行向前旋轉,此時可以用手摸着胸鎖乳突肌,這條肌肉不能變硬(若變硬了,緩慢放松,嘗試找頭部沿着軸旋轉的動作),不出10秒,頸部就會感覺疲勞,是以這個動作看着簡單但是有比較難掌握,可以先從5秒開始,逐漸增加時間,10秒、20秒,每天多次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