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斯頓——在那個讓火箭隊暈頭轉向的2020-21賽季的最後幾天,主教練史蒂芬-塞拉斯曾和他的助教們開了一次會。
這算不上什麼稀奇事,因為助教團成員經常待在一起,——他們要在比賽裡,訓練裡,甚至是休息日裡待在一起——然而這個特殊的會議并不是為了讨論跟他們剛剛經曆完的荒涼且瘋狂的一年有關的任何事。當時詹姆斯-哈登的一系列事件已經離他們漸行漸遠了,最糟糕的傷病潮也已經過去了。這次會議更多的是關于球隊的前進方向和未來的規劃。
由于火箭隊隻赢了17場比賽,是以他們的計劃裡顯然沒有季後賽之旅這一條。他們所擁有的隻是一份由難以搭配且沒有經驗的年輕球員硬湊出來的NBA花名冊。雖然他們一團糟,但是他們終歸能從廢墟裡挖出些什麼。
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弄清楚接下來該做些什麼。塞拉斯和他的助教們非常清楚有哪些球員下賽季會出現在球隊的人員大名單上,又有哪些球員不會出現在大名單上。對于那些将要留下且助教們需要花些心思培養的球員來說,找出最适合這些球員的打法風格成了教練們的頭等大事。
上賽季,像傑肖恩-泰特,KJ-馬丁和克裡斯蒂安-伍德這些以運動能力和移動速度見長的球員,放在這支隊伍裡總會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哪怕是在一個糟糕透頂的賽季,希望也依然存在。彼時,随着季後賽的臨近,塞拉斯和他的助教們還有最後一個計劃——觀察那些季後賽球隊。每名助教都被配置設定了一系列觀察和研究任務。他們希望通過這種做法,給球隊和球隊的長遠未來帶回一些有益的重要分析或者說想法。
随着季後賽的進行,火箭隊的教練員們會定期碰面。他們會去讨論那些表現出色的球隊,從那些精英級球隊那裡吸取某方面經驗,并且試圖為火箭隊做出規劃。這些聚會的終極目标是要找出火箭隊到底可以成長為怎樣的球隊,以及如何讓他們的球員成長到能對抗這種競技水準的球隊。
随着教練們觀看的季後賽越多,他們見面的次數就越多,也就越清楚用進攻速率打球才是最好的前進方式。當時,火箭隊雖然還不知道要在選秀大會上選誰,但是由于他們的人員缺口很大,是以這意味着下個賽季,球隊會出現很多年輕球員。
是以,他們想要打快确實有他們的道理。
助理教練威爾-韋弗說道:“我們追蹤了每一輪季後賽系列賽。我認為這反映出了塞拉斯的勤奮,也反映出了我們都非常喜歡跟彼此分享自己的見解。這可能是我們作為助教最有趣的點,這讓我們有機會聽到所有人對我們的球隊的獨到見解。”
提速——此處沒有雙關——對這支球隊來說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在17勝賽季期間,火箭隊在進攻速率上能排聯盟前五,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以及俄克拉荷馬雷霆隊等年輕球隊并駕齊驅。哪怕回到邁克-德安東尼執教的那些年,他們也從未對提速感到陌生。在2000年之後,德安東尼率領的菲尼克斯太陽隊用他們的跑轟進攻引來了全美的關注。2005年-2008年這段時間,“7秒進攻”經常被用來形容由名人堂控衛史蒂芬-納什引領的進攻速度。
2016-17賽季,剛加盟火箭隊的德安東尼在哈登身上看到了一些納什的影子,這促使德安東尼讓哈登從分衛轉型成了控衛。那個賽季,火箭隊的進攻速度能排聯盟第三(據Second Spectrum統計,火箭隊的百回合得分為100.55分)。接下來一個賽季,克裡斯-保羅加入到了球隊,他把他耐心,沉穩的打球風格帶給了這支球隊。那年,火箭隊赢下了65場正常賽,然而他們的進攻速率降到聯盟中遊水準。(百回合得分98.02分)
然而當火箭隊開始降速時,聯盟裡的其他球隊卻在逐漸提速。一年之後,火箭隊成為了NBA進攻速度第4慢的球隊。等到2019年,火箭隊用保羅換回拉塞爾-威斯布魯克之後,情況明顯發生了改變,全隊的進攻速度來到了聯盟第二,僅次于密爾沃基雄鹿隊。
幾個賽季前,NBA調整了二次進攻規則,二次進攻的進攻時間從24秒調整到了14秒。理論上講,新規的頒布能夠提升進攻速率,但是實際上,它迫使球隊不得不在比賽裡打出連貫性。如果火箭隊打出他們預想中的速度,那麼他們将很難嘗試和複制德安東尼的7秒甚至時間更短的進攻——而這需要大量的比賽經驗和技術。
那麼14秒又如何呢?
韋弗說道:“由于現行規則下,搶到進攻籃闆之後進攻時間會重置為14秒,是以在我看來,球隊能夠非常容易回到24秒進攻回合的狀态。我認為這也是越來越多的現代籃球教育者所推崇的。規則的改變在促進和改變比賽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能在訓練裡實踐這些想法的機會。”
回顧聯盟曆史,單憑打快,并不總能讓球隊在正常賽取得成功。上賽季,進攻速率排前十的球隊裡,隻有一支球隊——總冠軍得主雄鹿隊——以至少40勝的戰績結束了正常賽。十支球隊裡有六支球隊淨效率值為負。
火箭隊現有的這些球員還處于嬰兒學步的階段,隊裡的很多年輕球員都曾在快節奏的進攻體系下打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更傾向于打快而非更慢的戰術呼叫。然而NBA是一個不太相同的球類運動,它需要球隊做大量的工作,進行大量的訓練,掌握大量的知識。
是以在休賽期,他們早早投入到工作之中。在豐田中心進行的正常訓練和隊内訓練賽裡,教練們一直在強調速度。在夏天期間,塞拉斯拜訪了一些球員,尤其是伍德和約翰-沃爾。在他們進行的那些對話裡,他們對于速度的渴望是如此的明确。但是,要想達成這個目标,就需要球員們在身體層面上保持最佳狀态。同時,這類進攻需要球員們能在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迅速做決定。
在選秀大會當夜,火箭隊用第二順位選中了傑倫-格林,這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對于進攻速率的追求。格林被認為是這屆新秀裡爆發力最強且最具天賦的球員。雖然他的得分能力隻是附贈品,但是他點燃進攻且讓防守人感到恐懼的能力将他和火箭隊緊緊的捆綁在一起。摘下狡猾的側翼約什-克裡斯托弗和土耳其的天才阿爾佩倫-申京隻會增加火箭隊對于速度的需求。當你把這些新秀放到由大衛-努瓦巴,丹尼爾-豪斯,泰特和馬丁這些身強力壯——以及潛力滿滿的小凱文-波特——組成的球隊裡時,這就像是“火上澆油”一樣。
在拉斯維加斯的夏季聯賽期間,這賽季的具體計劃正在逐漸成型。當時,韋弗的任務是帶領球隊度過一個重要的過渡期。與此同時,盡管夏聯的對抗強度不大,但這依然是一個能測試球隊的打法風格的良機。
韋弗說道:“我們當時希望。我們能把我們的戰術理念灌輸給新加盟的球員,然後讓他們把這些知識帶到正常賽。”
随着比賽的進行,韋弗記下了格林是怎麼跟其他球員一起配合的。他發現了一些可行的辦法,也找到了能矯正問題或者更好的教育他們的機會。這些表演性質的賽事被用成了有價值的實驗課。
早在季前賽,塞拉斯和他的助教團非常清楚火箭隊的進攻速率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格林和波特處理球的能力。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要仰仗場上的其他球員。某些情況下,伍德在摘到籃闆球之後,會迅速将球帶到前場,立刻傳給後衛。有那麼一個回合,伍德迅速找到了格林,後者接球之後,立刻做出了下一步閱讀,進而給對手的防守端施加壓力。這正是火箭隊希望看到的。
韋弗說道:“我們最終沒能打成那個回合,但是我們還是在3秒鐘之内,把球傳到了對方的籃下,制造了對方的犯規。那些步調一緻的隊員完成的那些細枝末節的工作和持球球員要做的工作同樣重要,這也是球迷們在比賽的大部分時間裡在觀看的内容。”
“14秒了!14秒了!”
“不是吧,我們打的什麼玩意?團結起來,繼續!”
火箭隊的首席助教約翰-盧卡斯沙啞的聲音在底線附近回蕩,他監督着全隊下午早些時候的訓練。某些時候,這些球員看上去很聰明,其他時候,他們會暴露出經驗不足的問題。如果有些時候,他的話聽上去像是在針對某個特定的球員,那麼你想的确實沒錯。盧卡斯是火箭隊提速的忠實擁簇者,他非常信任格林和波特這對後場組合。他非常關心這些年輕球員,也希望激發出他們最好的水準。
盧卡斯說道:“我們越來越好了,我們的失誤必須減少,但是我們一直在把球從一側轉移到另一側,也讓隊員們保持移動。我們的運動天賦是我們的天賦之一。”
早期迹象表明,這些球員有能力并且也想要打的更快。在周四對陣爵士隊的比賽裡,火箭隊的轉換次數能排聯盟第10(21.0次)。然而問題就在于他們的轉換得分排聯盟倒數第5,此外火箭隊的這場比賽的(以百回合為機關)每回合得分隻有0.92分,排聯盟第14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為他們出現的那些失誤。
塞拉斯說道:“這話我們已經唠叨過很多次了。我們的進攻速率很好,但是我們的回合成功率确實不高。我們要確定我們始終能在底角留人,確定我們的突破線路暢通無阻,諸如此類的事。這些是我們必須得建立和學習的東西。我對我們的進攻速率和進攻回合數感到滿意,我們必須得充分利用好這些優勢。”
當然了,火箭隊還是有值得樂觀的方面。他們的進攻速率能排聯盟第6(百回合得分104.25分,落後于排名第5的黃蜂隊)。在有效投籃命中率(53.8%)和真實投籃命中率(56.7%)這兩個方面,他們都能排進聯盟前10。這也是球隊在1勝4負的情況下走在正确的方向上的兩個重要标志。
火箭隊的年輕化給他們帶來了打快的先天優勢,然而進攻速率并不全和年齡有關。以洛杉矶湖人隊為例,由威斯布魯克,肯特-貝茲莫爾,勒布朗-詹姆斯,安東尼-戴維斯和德安德魯-喬丹組成的首發陣容的進攻速率在至少打20分鐘以上的五人組裡能排聯盟第二(百回合得分111.7分)。
火箭隊最常用的陣容——包括泰特在内的“核心四人組”——以百回合101.8分的進攻速率排聯盟倒數第一,然而這更多的是跟他們在一起打球的時間太少有關,而非他們的能力不足。他們有能力在速度這個方面成為一支有破壞力的球隊。格林像是一根避雷針,波特既靈活又迅速,泰特像是場上的粉碎機,而伍德想要打成每一個由他主導的進攻回合。不同的陣容搭配已經給他們帶來了積極的成果,像申京,努瓦巴,戈登和豪斯這些有進攻思維的球員一直在加快他們的進攻速率。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塞拉斯說道:“我們正在慢慢适應這一切。我們依然在學習很多東西,也依然在觀看那些新東西。我們一直在成長和學習。對我們來說,每一段新的經曆都是有價值的。”
火箭隊每回合的平均控球時間為13.7秒,排聯盟第8名,這完美契合他們所倡導的“14秒甚至時間更短”的進攻。而他們的進攻效率是他們需要重點提高的一個方面,因為截止到目前,他們的場均每回合得分隻有1.04分,排聯盟倒數第三。曆史告訴我們,速度更快的球隊往往能打出更好的進攻,是以單就這方面來說,火箭隊已經建立起了他們的優勢。
如果有什麼比賽拉斯所強調的打快還要重要的話,那肯定是防守了。自從火箭隊在加爾維斯頓開啟他們的訓練營以來,他一直在談論這支年輕球隊将會成長為一支經常能阻斷對手進攻的球隊。這話聽上去還不賴——一支速度很快的球隊,既能打出出色的防守,又能利用他們的身體天賦給對手造成傷害。
資料也足以支撐這樣的觀點。火箭隊在打出出色的防守回合之後,通常能打出極快的進攻速度。在搶到防守籃闆之後,火箭隊接下來的進攻回合的控球時間下降到了10.8秒,排聯盟第13名。在這類進攻回合裡,他們每回合能得到1.11分,排聯盟第12名。如果去掉失誤的話,那麼這個數字将變得更加瘋狂。在不算失誤的情況下,火箭隊每回合隻需要7.4秒完成進攻,這在全聯盟能排第6名。而他們的效率也躍升到了每回合1.26分(第10名)。在場上進攻空間較為開放的情況下,火箭隊是如此的危險,以至于他們的進攻一眨眼的功夫就結束了。
波特說道:“我們打的更快了。當球一直在轉移的時候,我們打出了自己的進攻速率和投籃回合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我們并非一支一成不變的球隊,我們也不希望被定型。我們隻想成為一支進攻節奏更快的球隊。”
盧卡斯補充道:“這就是我們想要打出的速度。由于我們的速度很快,是以一旦我們能阻止對手的進攻并且把握住攻防轉換的間隙,那麼我們将輕松攻到籃下得分。當我們在身體對抗上落下風時,我們必須把握住那些空位投籃機會。”
他們離提高防守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在于他們有一半以上的進攻回合要靠投籃終結。這也從側面說明他們的防守還不夠好。火箭隊讓狼隊得到了124分,讓獨行俠隊得到了116分更是佐證了這一點。是以他們隻有打出更有侵略性且更加合理的防守,才能打出更好,更快,更簡單的進攻。
在火箭隊的防守陷入掙紮的比賽裡,他們的進攻也跟着陷入掙紮,最終他們不得不進行更多的戰術呼叫去替代能突出他們優勢的那種自由且快速的進攻。
格林說道:“說實話,在這樣的夜晚,我隻想做出比賽閱讀,為我的隊友創造空位機會。我還很年輕,與此同時,也在努力弄清楚這一切。這需要些時間,我們已經打完了五場比賽,我們還有很多比賽要打。”
總之,對于一個正在尋找身份定位和目标的年輕球隊來說,這是一個好迹象。如果你給火箭隊一些機會,那麼他們會想成為一支在球館裡埋頭苦練的球隊。他們已經在比賽裡展現出了一定的進攻威脅,關鍵就在于他們要如何把這些都組合在一起。
塞拉斯說道:“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打球。我們不可能一直在做正确的事,但是我們會一直努力下去,這會是很好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