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GA500本期人物 海松資本/執行董事 陳思宇
2005年以來,當中國新經濟網際網路大搞商業模式類創新時,美國則大力發展了晶片、企服、雲計算、人工智能、網安大資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一系列服務網際網路經濟的基礎科技。
2017年以來,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态,傳統實體經濟發展遇阻,純模式創新主導的移動網際網路經濟難以進一步做大做強,資訊時代開始過渡進入智能時代,網際網路到硬科技的發展趨勢已成明牌,硬科技行業的創業投資黃金時代已來。
2018年12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科技上司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時提出,創新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硬科技上升為國家意志戰略,着重突出硬科技研究。政策扶持外,資本也用真金白銀利好硬科技。科創闆開闆以來,截止2021年7月,超300家企業登入科創闆,總市值達5.38萬億,募集資金3858億元。
本期FGA CHAT特邀嘉賓陳思宇,就是一位來自硬科技行業的新銳投資人代表。她相信未來10-20年是中國硬科技創業投資的黃金機遇,希望不追風口,腳踏實地,專注做好科技投資一件事,于網際網路3.0時代打造一家既深耕産業又受人尊敬的全産業鍊覆寫的投資機構,成為硬科技企業的靠譜夥伴,在副駕駛位上真實持續地助力企業家,借助資本為國内硬科技産業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陳思宇中學就讀于新加坡,大學畢業于北京大學,研究所學生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在投身PE行業前,她曾作為最年輕雇員之一加入全球知名上市對沖基金-英仕曼集團Man Group (LSE:EMG)紐約分公司,幫助在管超1350億美金的英仕曼獲得首批參與中國合格境内有限合夥人制度(QDLP)交易牌照[1] [CM2] ,募集發行多支明星股票、債券、期貨、CTA量化及多投政策基金,拓展大中華區對沖基金和另類資管業務。
此後她擔任海松資本執行董事,負責多支美元及人民币雙币種等總計30億美金規模的基金募集營運、家族辦公室投資、近二十家被投基金和五十餘家被投企業的投後管理、上市退出及産業生态建設工作。
FGA:請先簡要介紹您所代表的海松資本
海松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專注TMT和醫療健康領域硬科技賽道的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在TMT領域,我們第一關注硬體産業,包括晶片半導體/內建電路、大資料、5G、物聯網等;第二關注SaaS和産業網際網路+,包括AI企業服務軟體、工業設計軟體等;第三關注新材料、新能源、碳中和碳達峰、先進智能制造等賽道。在醫療健康領域,我們重點關注新藥研發、創新醫療器械和數字醫療大健康,最近火熱的合成生物學也在布局和mapping中。
投資方式上我們很靈活。以成長期投資為主,兼顧早期和Pre-IPO投資;除了PE基金以外,我們還有家族辦公室、二級市場基金和專項并購基金。
我們是價投的信仰者和實踐者,堅持投研驅動,内部打造了一個行研平台,協助一二級投資團隊尋找可長期持有的優質标的。比如晶片領域,我們經過行研挖掘了一套“一橫三縱”的投資邏輯:一橫,即以半導體以晶片設計為中心,從上遊IP、EDA、設計服務,到下遊晶片制造、封測以及制造封測上遊,如半導體裝備、材料、檢測量測裝置等全産業鍊的全覆寫;三縱,即中心圍繞晶片設計,在三個關鍵行業應用,如資料中心、智能汽車、5G通信/物聯網等三縱方向,覆寫範圍極廣,如5G基帶、AI晶片、GPU、MCU、IGBT、三代半、資料交換、存儲、電源管理、顯示驅動以及光通信等。
海松在做晶片投資及其他硬科技賽道投資時,都堅持打深Top-down和Bottom-up的行研圖譜,戴上“望遠鏡”和“放大鏡”,形成深厚的産業認知壁壘。底層行研驅動硬科技投資之外,我們看重三個投資理念:底層技術創新、垂直落地場景、長期價值創造(包括ESG和社會價值),并堅持“事為先、人為本”的第一性原理。即公司本身業務怎麼樣,團隊是否比對,其中我們最看重創始人的Integrity,當然同時還要評判項目進入的時機,并考評創業團隊借助資本市場和整合産業資源的專業程度。
厚積薄發,不在乎一朝一夕或一城一池,專注投入硬科技政策讓我們即将迎來收獲季。從目前所有海松系企業的發展來看,100%有後續融資并進展順利,IPO或并購退出達到近10家。這是很讓人開心的事。總體上,目前海松在硬科技産業界已形成生态朋友圈,尤其在晶片、新能源新材料、新藥研發等領域初具優勢,今後我們也會持續堅持沿着難而正确的方向,埋頭努力,任重道遠。
海松獲評2020最佳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 10,陳思宇代表領獎
FGA:您在管理基金和賦能被投企業時,如何建立自己的新品牌以及打造核心生态圈?請分享成功投資案例。
目前我們布局了50多家中美兩地的硬科技企業,包括屹唐半導體、集創北方、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科技、三葉草生物等。其中已有多個項目退出,近十個項目IPO,今年内還有五六個項目排隊上市。
我們還與一些優質被投企業合作成立了多支獨立營運的戰略生态Co-GP基金,如北鬥海松高精尖産業并購基金、地平線海松AI生态基金、中科海松新能源産業投資基金等;與産業龍頭上市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如中國聯通、長安汽車、國電網、中國聯合實業、北鬥星通等進行深度綁定。
做基金本質也是創業,做企業和基金都要真實、持續、貼身地創造長期價值。國内PE&VC市場極度内卷下,從0到1自建新品牌很難,要打差異化。
海松差別于多數PE機構就在于深厚的産業資源積累。這與我們創始人陳立光先生多年的創業經曆和實業經營密不可分。未來我們也将持續發揮産業資源優勢,與被投及合作的行業龍頭公司密切捆綁,希望和更多硬科技頭部企業合作,創造好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FGA:海松專注硬科技的邏輯原因和具體投資政策是什麼?
我們持續堅定Long China和Long DeepTech,是基于對過去20年中國新經濟網際網路發展曆程總結得來的,簡要梳理為以下三階段:
1、1995-2005:90年代誕生了電子郵件和首個圖文浏覽器Mosaic(Netscape前身),95年Netscape出現帶動了全球範圍的網際網路革命,矽谷湧現出Amazon、 Ebay、Yahoo、 Salesforce,及98年的google和大批.com公司。
這股網際網路創業之風吹到中國,出現新浪、搜狐、網易和此後的當當網、卓越網等門戶網站,以及後面成立的BAT等電子商務+搜尋引擎網站。這個十年是網際網路1.0。
2、2005-2017:58同城、優酷、趕集網、美團、餓了麼等團購網站的誕生,以及2012年成立的位元組和滴滴,都是在電子商務各細分行業去做更細分的耕耘和商業模式創新。美國此時除了Amazon繼續做大電子商務,在晶片、材料、網絡安全大資料、雲計算、企業服務、流媒體等領域都有進一步拓展,如2011年成立的Zoom, 還有Palantir、 Palo Alto Networks、Workday、 Uber、Netflix、Snowflake等一批為網際網路經濟服務的基礎技術企業。這個十年為網際網路2.0。
3、2017-今: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态,傳統實體經濟發展遇到瓶頸,産能供大于需,市場巨頭形成,純商業模式創新的網際網路經濟難以進一步做大,貿易戰倒逼我們發展安全可控的底層核心基礎技術(即信創)。如物流和新基建賽道,物聯網海量資料帶來的智能化更新;如汽車領域,造車各環節生産工具智能化機會;如智能制造行業,國内有很多不知名的小縣城,全縣工廠隻生産一種品類的産品,卻是“隐形冠軍”;物流B2B領域央企混改分拆,在國内外雙循環的新格局下,拓展出海機會,對接整合全球供應鍊資源,即網際網路3.0階段。
弱水三千,隻取一瓢。我們希望未來專注投身網際網路3.0階段的硬科技投資,如晶片,AI雲計算大資料,5G、醫療等。結合萬億級傳統産業更新,投身到真正的實體經濟數字化和網際網路化中去,恪守自己的能力邊界,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助力賦能一大批中國的頭部硬科技企業走向世界。
FGA:合作過這麼多優秀投資人和企業家,哪些精神品質促成了與他們的合作的開槍點?
投資人是幸運的,這個行業願意給勤奮靠譜的人以時代機遇,我們過去通過家辦和海松平台支援了許多中美兩地的頂級投資人和企業家,親曆許多精彩的本壘打(homerun deal),也給我們基金及LP帶來很好的财務回報。
但我一直相信投資本質上隻是改變世界和與世界産生連接配接的一個工具,不能本末倒置。掙錢不如掙認知和掙自由,讓人堅持的力量源于真心熱愛,即發自内心的喜歡,才有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是以,找到終身熱愛的事業,躬身入局,并保持專注簡單。持續熱愛,才能持續學習,成長疊代,對抗熵增,工作和生活都是這樣。
一個講投資人的段子說做基金募投管退全覆寫,是以投資人除了日常投資跪搶項目外,業餘愛好都在募資。我工作之外不愛社交,生活極簡,不浪費時間在不喜歡的人和事上。遠離過于能言善辯的聰明人,選擇和有理想、破邊界、做事情的靠譜人同行。簡單比複雜更難,隻有持續專注簡單,才能不被市場的噪音和内卷裹挾,保持獨立深度思考。
第二,永葆初學者的空杯心态,永遠對自己不滿意,并加以萬小時以上的勤奮練習。日常打滿20小時不間斷開會和高強度出差是同行的普遍畫風,去年春節,利用海外美元不放假的時間差,我拉着箱子開完公司年終總結當天直接飛走出差,在英國、中東、美國等地連續兩個多月跑融資+見項目,也幸運地在疫情最困難期間順利完成海松美元II期基金的4億美金關賬。
創業做基金和創業做企業一樣,早期大多都在被拒絕和被潑冷水,但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最終會獎賞勤奮厚道的人,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第三,區分企業家精神和商人精神,做企業抱有更廣闊的目标和理想,不以逐利為最終目的。我們不崇尚商人精神,願意真金白銀支援優秀的企業家科學家,用背後産業資源去幫助企業落地和商業化。
好的時代企業家和科學家才是能夠真正幫助中國的科技産業和實體經濟産生颠覆性創新突破的人,也是跟我們的價值觀相符、能hand in hand長期合作下去的夥伴。
創業這件事,想起來都是問題,做起來才有答案。你可能一開始想做a,後來做了b,結果成功在c,最後大成在d,這是無法預測的。隻要堅定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持續創新,相信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持續折騰,創造價值,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方向闖出來。
成功的人各有不同,非要找共通點的話,我認為最終是價值觀的勝利。借用橋水基金創始人Ray的一條對我很受用的價值觀,也成為我的内在驅動:to Live, to Love, to Learn and to Leave a Legacy. 做企業和投資固然逐利,踐行資本向善能幫你走得更遠。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善與誠,不能忘記自己初心和為何出發。
陳思宇與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共同受邀出席60th Annual Grammy Awards
FGA:中國私募行業發展迅速,截至今年7月底,大中華區私募基金的總募集金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水準。您怎麼看待五年的市場展望與機遇?
投資人是最長期的樂觀派,因為相信,是以看見。我們堅持看好中國、重倉中國,看多中國硬科技,對中國經濟樂觀,相信中國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化,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依然穩固。
相信相信的力量,近期我們将堅持以下三點:
1、跟緊政策,投資國家政策鼓勵的産業。
過去20年我們的資本主要集中在流通和配置設定環節,網際網路平台的資本溢價今年幾乎見頂。以後回到“制造強國”“品質強國”方向,重心放在生産環節:先進制造業、轉型更新進口替代、産業鍊供應鍊卡脖子的點。如雙碳綠色産業:2060碳中和、新能源、智能電網、智慧交通、碳捕獲、降排技術材料。三孩産業:母嬰、輔助生殖、消費。老齡化:康養、新藥研發、惡性良性腫瘤精準醫療等。
2、專精特新、硬科技領域的國内外并購交易。
既要立足本地,又要培養敏銳的國際化視野。海外并購基金引入國際交易模式,熱門标的(生物醫藥、醫療健康、半導體)持續升溫,很多海外先進成熟技術現在能以合适的價格被收購回來,應用于國内巨大市場和更優化的供應鍊,加速産業整合。
3、适應新型監管形勢,良性有序競争,創造價值。
▪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切實防範風險。資本的蜂擁而至帶來無序擴張競争,原有估值體系打破,明星項目估值奇高,違背經濟規律,大家都想到二級市場套利,最後隻能中小機構和股民買單。
這種制造泡沫風口的亂象也傳到了硬科技,一級市場50%+機構都号稱在看晶片,但半導體不能用網際網路玩法來投,它有自身客觀發展節奏。
▪去年一系列監管政策和反壟斷案例處罰、今年中央财經委十次會議強調的共同富裕、高品質發展兼顧效率公平,都在向市場傳遞信号:監管體制加速完善,平台經濟發展走向良性有序。
我們也持續關注11月中即将召開的六中全會,以及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待監管層持續堅持走市場化經濟,引導投資界良性競争有序發展。
▪投資人要回歸本心,腳踏實地,敬畏謙卑,參與推動平台經濟健康發展中,投身到服務真正實體經濟中,投資國家政策鼓勵的産業中,做創新的良心匠心資本,鼓勵科學家企業家精神,做負責任有擔當的環境友好和社會友好資本,一起努力創造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