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彪炳史冊、來之不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加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同樣如此,各級黨組織群組織部門必須扛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以“黨建紅”為底色,工筆渲染出一幅産業興旺、生态宣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動人畫卷”。
以“支部紅”為基石,建強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紅色堡壘。農村要緻富,關鍵靠支部。支部是黨在農村工作的戰鬥堡壘,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把農村黨支部建得更強,把紅色堡壘築得更牢,才能更好引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注重選優配強支部帶頭人,鮮明敢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正确導向,着力拓寬視野,打破“隻在村内選人”的思維定式,加大從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緻富能手等群體中選拔力度,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書記隊伍選出來。要注重創新基層黨組織設定形式,靈活采取單建、聯建等方式,将支部建在産業鍊上,把黨員聚在産業鍊上,讓群衆跟着支部轉、支部跟着産業轉,確定産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以“人才紅”為動能,打造推動鄉村高質發展的紅色引擎。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人才是第一資源,沒有廣大人才向基層流動,農村高品質發展也無從談起。走好鄉村振興路,要用好人才,強化黨建引領,以優秀人才隊伍助推鄉村振興。要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跳出“體制内”、放眼全社會,突出柔性引才方式,建立村企、村校、村院對接管道,以需求為導向,以聚智為目的,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為追求,把更多優秀人才引導投身到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中。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環境,滿足各類人才需求,建好幹事創業平台,優化人才管理、評價、上升機制,讓廣大人才在農村既有幸福感獲得感,又有歸屬感成就感。
以“治理紅”為支撐,厚植激發鄉村源頭活力的紅色土壤。治理添活力,農村更美麗。治理與發展總是相輔相成的,和諧善治的環境既是實作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農村發展成果的直接展現。要健全治理體系,積極建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衆自治組織,建構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委員會為主體、其它自治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為補充的村級治理體系,以嚴密的組織體系引領推動鄉村治理,以多元的治理主體延伸紮根進群衆生産生活。要完善治理機制,以自治為本固本夯基,以法治為綱賦能增效,以德治為要鑄魂潤心,建構起黨建引領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格局,把良法善治融入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金羊網文/冉旭)
編輯: 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