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前幾天滾堂發了一篇關于收音機頭(Radiohead)樂隊的文章,評論區有位使用繁體字的朋友指出,這個翻譯名很奇怪。

在過去,确實我也遇到過很多次被指出類似的譯名問題,Radiohead究竟應該翻譯成“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這還真是值得一聊的話題,在此就簡單聊聊我對翻譯名處理的一些想法吧。

首先,大陸和港台在很多樂隊名的翻譯上都有不同,滾堂一般會采納大陸譯法,因為從滾堂背景的使用者統計來看,我們絕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大陸地區,使用漢語簡體的使用者。

以Radiohead為例,港台翻譯為“電台司令”,而大陸多翻譯為“收音機頭”,因為在大陸的絕大部分的軍隊史上,是沒有司令軍銜的,雖然後來有了空軍司令和海軍司令,但是你們也知道,我黨在很長的時間裡都隻有陸軍。而國民政府和北洋政府時期,确實是有陸軍司令的。

是以你們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港台能有“司令”這種翻譯,而大陸就習慣為“收音機頭”了,收音機做為八零年代大陸人的集體記憶,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詞彙。

是以我們一直主張把Radiohead翻譯為“收音機頭”。當然了……“廣電總局”這種譯名大家就樂一樂好啦。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收音機頭(Radiohead)

還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是Linkin Park的譯名。根據林肯公園樂隊的早期曆史,樂隊最開始是想以加州聖莫妮卡的林肯公園來命名樂隊,後來注冊樂隊域名的時候發現“Lincoln Park.com”已經被占用了,為了防止将來的版權問題,是以索性改為了Linkin Park。

而台版翻譯中,第一個翻譯這個樂隊名的哥們可能想當然的以為樂隊名是“Linkin' Park”(注意有一撇,國外年輕人很喜歡這麼簡寫),是以就給翻譯成了“聯合公園(linking park)”。這顯然是有點兒望文生義加腦補了。

此外還有諸如Blues翻譯為“布魯斯”而不是“藍調”;Bob Dylan是“迪倫”而不是“狄倫”,不一而足。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Linkin Park

第二種,前人翻譯已經錯了(有時甚至錯得離譜),但是由于已經約定俗稱,是以暫時隻能将錯就錯了。

比方美國重金屬樂隊Pantera,樂隊的名字來源于西班牙文裡面的“豹子”,是以正确的翻譯應該是“豹子樂隊”,但是第一個翻譯這個樂隊名的樂評人很顯然不認識這個單詞,但是潘多拉的神話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是以他就自作主張給翻譯成了“潘多拉”。

如今這個譯名已經根深蒂固,再說正确的譯名“豹子樂隊”聽起來确實也不夠酷……是以就還是沿用原來的名字了。

類似的還有Def Leopard,樂隊原來想取名“Deaf Leopard(聾豹)”,但是因為已經有一支樂隊取這個名字了,是以才不得已改了一下,而最開始翻譯樂隊名的哥們不知道怎麼腦洞大開取了個“威豹”……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Pantera

再然後就是德國工業金屬樂隊Rammstein,大家一般都把他們叫做“戰車”,而實際上這也是一個謬誤。樂隊早期曾經說樂隊名源自1988年的施泰因航空展災難(Ramstein air show disaster),多的那個m是拼錯了(對,他們就是這麼說的)。

而樂隊後期則改口說源頭是德國出土的一個巨大的攻城石Rammsteine,是以樂隊名實際上應該是“投石車”的意思。

反正無論如何,Rammstein都跟戰車扯不上幹系……不過如今這個譯名卻已經深入人心了。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1988年8月28日,德國拉姆施泰因航展上意大利空軍“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發生重大事故。除了3名飛行員外,還造成67名觀衆喪生,另有300多名觀衆不同程度的受傷。

這裡要多說一句,戰車和投石車是兩種武器裝備,戰車是野戰裝備,中國古代稱為“車”;現代則是坦克裝甲車;投石車是攻城器,中國古代稱為“炮”,現代就是大炮火箭炮。如果還有疑問的話,買副象棋一看就知道了。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左圖:秦代戰車(車)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右圖:宋代抛石車(炮)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是比較頭疼的了,那就是對的錯的都有用的,這種我們就盡量使用正确的譯法,但是也沒法說已經約定俗成的錯誤譯法就一定是“錯誤”的了。

比方Brit-Pop這個詞,很多人會把它翻譯成“英倫搖滾、英式搖滾”,而這個詞是90年代英國樂壇湧現的一大批風格迥異的樂隊所構成的潮流。因為他們很成功、很流行,甚至在美國都獲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功,是以叫“英倫pop”。

如今已經很難再考證究竟是哪位大哥睜眼瞎地把“pop”翻譯成“搖滾”了,但是考慮到這一批樂隊傳入大陸的時候,大陸搖滾圈對于流行樂還是非常鄙夷的,是以也可以了解那時候的樂評和樂迷膈應“pop”這個詞。

我的主張就是,在談及這個潮流的時候,按照潮流的本意翻譯成“英倫流行”;而談論某個具體樂隊,尤其是國内在玩類似風格的樂隊時,使用“英倫搖滾”這個譯法。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Blur vs Oasis

另外一個巨大的坑就是Thrash Metal了,鞭鞑金屬、激流金屬、鞭笞金屬、鞭擊金屬、敲擊金屬……你真的不知道這個詞究竟有多少個不同的譯法……

我們還是追根溯源,這個曲風的誕生有兩個源頭,第一次使用“Thrash”這個詞語來形容金屬樂的是Kerrang!雜志,他們形容Anthrax的一首歌是“Metal Thrashing Mad(金屬鞭打般地瘋狂)”。

另一個源頭則是Thrash Metal四巨頭之一的Metallica主唱老詹曾經在早期接受雜志采訪的時候表示,他們的音樂是Speed Metal。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Anthrax

是以:

鞭鞑金屬:最常看見的一個譯法,但是是錯的。“鞑靼(dá dá)”是中國古代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蔑稱之一,不用在其他任何詞彙中。這裡單獨把其中的“鞑”字拆出來,然後弄了一個同偏旁的“鞭”字湊成了“鞭鞑”這個生造詞語,音譯不是音譯,意譯不是意譯,完全不知所雲。我猜,可能最開始生造出這個詞語的樂評人中文很差,把“鞭撻(biān tà,鞭打,比喻為抨擊)”這個詞語誤寫成了“鞭鞑”。

激流金屬:最常見譯法之一,正确。根據Metallica對自己音樂的說法,可以這麼意譯。

鞭笞金屬:不太常見,正确。“鞭笞(chī)”是一個固定的詞語,意思是“用鞭子抽打”,根據Kerrang!雜志第一次使用Thrash來描述金屬樂,可以這麼直譯。

鞭擊金屬:較為常見,還湊合的譯法。但是注意了,自古至今是沒有“鞭擊”這麼個詞彙的,這屬于是把“用鞭子擊打”縮寫出來的詞語,是以不建議用這個詞彙。

敲擊金屬:較為常見,還湊合的譯法。因為thrashing這個詞語有“打”的意思,是以也還湊合吧,但是“敲”不知道是怎麼來的,是以也不是很建議使用。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
Radiohead究竟應該是“收音機頭”還是“電台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