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途中,阿明微信通訊錄收到了一條請求接受好友的提示,阿明習慣性地點了一下“接受”,然後和一個叫蘭子的成為了“朋友”。微信中經常有人加阿明為好友,是以他也沒在意。不多時,對方發了消息過來,“你還記得我是誰嗎?”
直覺告訴阿明,這位叫蘭子的一定是位“老熟人”。一般普通加微信好友,通過後,要麼是認識的,要麼就是直接來個自我介紹的。一句“你還記得我是誰嗎?”,他實在想不起來是誰,于是翻對方的朋友圈,遺憾的是對方設定了三天可見,是以根本無法知曉對方的身份。
通過一番對話,一番了解,原來加他好友的蘭子竟是他十五年前喜歡過,甚至動過念頭去追的女生。十五年過去了,雖然蘭子的記憶在他腦海中漸漸淡去,但是通過微信一番交流,蘭子的印象在他腦海中越來越清晰,他回憶起她當初的樣子:個子不高,一頭高高束起的長發,圓圓的臉蛋,很青春很陽光的一個女生……

阿明的心裡一下子泛起了漣漪。
阿明本不愛多說話,是個喜歡沉默的男生,但是遇到蘭子,他卻和她開始聊個沒玩沒了,隻要拿起手機,就想着給她發微信,陪着她一起回憶,一起聽歌,一起傷感……
但面對的現實卻是,阿明結婚了,老婆漂亮,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蘭子也成家了,一雙可愛的兒女。
開始,阿明也沒多想,反正都已經成家了,各自也都過得還算幸福。但是随着聊天的深入,他們開始無話不談,最後聊到了性。要知道,雖然現在社會是開放了,但男女除了夫妻,基本還是談性色變的。但他們還是聊了起來。
一個事實必須要說,阿明是老婆兒子熱炕頭,而蘭子呢,老公在外面打工掙錢,她在家帶兩個孩子讀書。
作為婚姻的過來人都知道,這種狀況,是最容易出事兒的。其實阿明心裡清楚,在聊天這件事上,他已經出軌了。在他認為,精神上的出軌等同于出軌。
出差回來,阿明就迫不及待和蘭子見面了,不見還好,一見面,他的心更泛波瀾。但是阿明是個很顧家的男人,蘭子呢也天天忙着接送孩子,也很顧家。是以,更多的時候,還是通過微信在聊天。彼此都清楚,他是有婦之夫,她是有夫之婦,都有家,都幸福,都不容破壞,有再多想法,也隻能止步,彼此約定做最知心的朋友。
後來,一次獨處的時候,阿明不經意間抱了蘭子一下,她沒有反抗,任由他抱着。在荷爾蒙的作用下,他的膽子也大了起來,他居然也有吻她的沖動。
當然,這以後,他們就經常擁抱,經常相吻……在阿明看來,他們早已超出了朋友的界限,但蘭子卻不這樣認為,一直在堅守着自己的底線,他給的解釋是,多年不見,擁抱一下,吻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不管阿明怎樣堅持,蘭子還是堅守這個原則,最多就是停留在接吻這個當兒。
一次擁吻過後,阿明想入非非,手腳有點不規矩,蘭子就使勁掐他,咬他。他被咬痛了,掐醒了,過後,阿明在深深反思他們現在的關系。
這是一種怎樣的畸形關系呢?說知己吧,已經超越了知己的界限,說是情人,但也真的沒上過床……
阿明很痛苦,其實蘭子也是實痛苦的。畢竟都是成年人,對性那點事兒都心照不宣。阿明深深的反思自認識蘭子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兒。他倆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其實他們開始的想法都挺簡單,就真的做個知己而已,做最要好,最貼心的紅(藍)顔知己。
但是這世間真的存在異性知己嗎?
人在痛苦悲傷時候,也就是最無助的時候,都想擁有一個能真心懂你的人,就是所謂的知己。面對知己,你的心是不設防的,也最容易被感動。在你最脆弱的時候,她(他)在最想幫你的時候往往會動了情。因動情而變更這種關系,知己變為夫妻,從友情過渡為愛情。是以異性知己在交往的過程中很容易“觸雷”
今天說的是現實中的異性知己,也就是常說的紅顔(藍顔),是以跟字面沒關系。異性知己是什麼關系?大體可以了解為一種細膩而微妙的朋友關系,它介于愛情和友情之間,進一步便是愛情,退一步便是友情。這種一不小心就會“觸雷”的關系不好把控。
當你有情感問題時,你最開始想到的是向你的異性知己述說,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了煩惱,有了不開心的時候,知己就是你的傾聽者,也是你的參考人。畢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對别人說,包括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親人,是以你想找的就是異性知己。常言道,能擁有紅顔知已的一定是男人中的佼佼者,能做紅顔知已的也必是女人中的鳳凰,是以知己難求。上面故事裡的阿明和蘭子的初衷也是想成為知己,阿明内心也渴望有這樣的知己。但是,通過一番交往發現,異性之間,要想成為真正不“觸雷”的知己,到底有多難?
異性知己要想長久,兩個人彼此必須消除異性間的那種吸引力,懷着同一種思想,在她(他)的心中都能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不是身體上的距離,而是心與心的距離,不動情不動心,不藏利不藏欲,是一種純粹的男女關系,隻當對方是一種精神的存在。除去這一點,任何一個人帶有色彩的想法都不會長久。
人非聖賢,人都有七情六欲,要想把握好這個度,真的很困難。通過衆多的情感事例發現,異性之間做一輩子的知己,可能性有嗎?也不是絕對沒有,機率大概在0.000001%吧。
異性知已可遇而不可求。不管你找得到還是找不到,也不管在愛情和友情之間的這條小路究竟能支撐着走多遠,且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