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竟的傑作》:講述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文學史上有許多作品或夭折,或未被記錄,有的已經遺失,有的則隻剩殘餘的片段,甚至徹底失去蹤迹。這些天才之作讓人魂牽夢繞,再也無法讀到它們的巨大遺憾反而進一步加深了大衆的閱讀渴求。“不存在”和“不完整”的特質使它們獨樹一幟,時刻散發出誘人的氣息,這是那些已經完結的、儲存完整的作品所不具備的魅力。

《未竟的傑作》:講述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由牛津大學文學教授伯納德·理查茲主編的精裝圖文書《未竟的傑作: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為讀者講述一部用遺憾書寫的另類文學史,揭開文學史上最少為人知的秘密。

《未竟的傑作》:講述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未竟的傑作》:講述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未竟的傑作: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的作者伯納德•理查茲在世界範圍内選取了一系列已經離世或仍在世的偉大作家的未竟之作,勾勒出一部精妙絕倫又令人心碎的“另類文學史”。

伯納德•理查茲是英國牛津大學布拉斯諾學院榮譽教授。他于1972年至1996年在該學院擔任英國文學專業的研究員。他不僅是“朗文英國文學系列叢書”中《維多利亞時期英文詩歌》的作者,也編輯了亨利·詹姆斯的《被淩辱的伯頓》和《卡薩瑪西瑪公主》。他發表過350多篇學術論文和評論文章,研究範圍從16世紀詩人到20世紀作家。他為《羅斯金導讀》(劍橋大學出版社)一書撰寫的章節展現了羅斯金鮮為人知的一面。此外,他正在為羅斯金未完成的自傳《往事》撰寫續篇。

《未竟的傑作》:講述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未竟的傑作》:講述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未竟的傑作》:講述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

在書中,從創作瓶頸到挑剔的編輯,從坎坷的命運到英年早逝,每部未出版的作品背後都有着獨特、迷人的故事。譬如被譽為現代文學巨匠的歐内斯特·海明威,曾因妻子的手提箱被盜而親身體會過數年心血人間蒸發的痛苦。這個消失在裡昂火車站的行李箱裡,裝着他的一部小說、幾則短篇小說的手稿。再比如伊夫林·沃,他曾因朋友對自己的處女作給出的負面評價而絕望,不僅焚毀了手稿,甚至還試圖溺水自盡。

從維吉爾的史詩作品《埃涅阿斯紀》,到卡爾·馬克思未完成的喜劇小說《斯科皮恩和菲力克斯》,再到馬爾克斯離世前仍未放棄的《我們八月見》,每部命運不濟的作品都将在書中被深入探讨。托馬斯·哈代的首部小說為何從未出版?杜魯門·卡波特承諾多年卻未能如約傳遞的“傑作”究竟遭遇了什麼?海因裡希·伯爾為何放棄了他的《失樂園》?這些令人費解的往事,以及其他許多頗為有趣的謎團,都被收錄進這部旨在記錄和闡述未完成的(或遺失的)文學佳作,并且融合了繪畫、攝影和真實曆史的綜合性指南中。

此外本書還特别邀請到備受推崇的高人氣藝術家們,為這些失落的“文學奇迹”設計了風格鮮明且多元的封面圖檔,他們的創作為這些作品注入了“另一份生命”。為了幫助者能更準确地把握作品原貌,書中也摘錄了部分原稿段落以供賞讀。

《未竟的傑作:文學史上的60個遺憾》一經出版便受到衆多業内媒體的一緻贊賞:“紐約圖書雜志”網站稱:“這是一部深入研究文學中那些隐秘曆史時刻的專著,圖文豐富,引人入勝。書中所談及的作家幾乎都稱得上是“文學巨匠”。他們創作的這些鮮為人知的作品雖然可能最終沒有出現在書店的書架上,但它們都有着獨特與迷人之處,應該被更多人讀到。”《參考文獻評論》稱:“我們總是對作家的個人生活充滿興趣,卻對文學作品那神秘的生成過程知之甚少。本書向讀者揭示了寫作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阻礙與意外,并鼓勵人們去發掘與思索這些“傑作”為何最終沒能完成的原因。對于任何熱心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次極有價值的求知之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