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把愛藏起來,不去大聲去表白

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象幅風光奇麗的山水畫,畫中湘西小山城茶峒清澈明淨的自然風光,古樸的建築吊腳樓的藝術風彩,令人神往。畫中渡船女孩翠翠背過身去劃船的身影映入溪水中,好一幅天人合一的旖旎畫面。為什麼畫中音有些幽怨?

從書中尋找翠翠的生命中刻骨銘心的回憶,生命的曆程在于感覺愛的真谛,翠翠的純天然的野性,純真樸實。在書中探尋着她的心路曆程,從她的動作、語言、幻想,夢境中,沉思中,與周圍自然景物環境的融合中,感受着她的羞澀自發的樸素的真情。以及她生命中遭遇的愛情。

翠翠和爺爺在五月端陽過河去看劃船,爺爺回去替換看渡船的人來看劃船順,順便接翠翠回家。結果那個人喝醉了,爺爺無法離開渡船。翠翠就一個人在碼頭坐着等爺爺。這時河水中爬上岸邊的傩送(二老)讓翠翠去他家裡。翠翠剛開始不知道這個人是誰,誤解了二老說了幾句"悖時砍腦殼的","魚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但傩送聽去的卻是另外一種好意。天黑了二老派人把翠翠送回家。路上送翠翠的人告知,那個人是茶峒這地方人盡皆知的诨号"嶽雲"的二老。翠翠心裡又吃驚又害羞。回來後翠翠沉默了一個夜晚。沒有在遇見二老的事告訴爺爺。

愛的種子在翠翠的心田種下,時時回憶這甜美的偶遇,愛情的幼芽在心靈躁動。翠翠對二老一見鐘情。

歌德說過青年男子誰個不善衷情,妙齡女子誰個不善懷春,這是我們人性中的至聖至神。

翠翠心中惦記思戀着二老,端午節那天又來到傩送家的吊腳樓上,聽說二老在青浪灘,就向爺爺打聽爺爺的船是否也在青浪灘。誰也不明白另一個人的記憶所止處。翠翠的心中隻有二老,當爺爺提起翠翠一個人在河邊會被大魚吃掉時,提起舊事翠翠嗤的笑了。

純淨天然的愛在翠翠心中發芽。回憶甜蜜的相遇。翠翠心中欣喜無限。二老在什麼地方,翠翠的心思就飛翔地那個地方。一往情深地對二老情牽夢繞。

終于見到日思夜想的人了,二老到翠翠家裡送爺爺的酒葫蘆。喊翠翠回來陪陪客。本來無人過渡想上岸燒火,但爺爺一喊反而不上岸了。這時二老己下船了。翠翠見人正盯着她,把臉背過去,抿着嘴兒,不聲不響的拉着那條橫纜。二老約爺爺和翠翠去看劃船,翠翠不好意思不說話。有機會和這個說讓大魚咬翠翠的二老面對面說話了。翠翠說和爺爺一起守船。二老派人來替換守着船。

翠翠來到二老家的吊腳樓上看劃船。船沿着河街吊腳樓劃去。翠翠眼見在船頭站定搖動小旗指揮進退頭上包著紅布的那個年青人,就是二老。翠翠聽到有人議論,“二老喜歡一個撐渡船的",“隻看二老今天這麼一股勁,就可以猜想得出這勁兒是岸上一個黃花姑娘給他的。"翠翠臉發火燒走開了。

聽到二老有人議論二老的情況,就時時拔動着她的心弦。翠翠的羞澀是天然性格使然,沒有沾染塵世的雜念,純淨澄澈的人性美,以及善良美好的心靈。

翠翠下樓想到河下看看,正在一排吊腳樓的梁柱間,迎面碰見一群人擁着二老。路太窄了一些,翠翠雖閃過一旁,仍然得肘子觸着肘子。二老一見翠翠打召呼,讓翠翠在到樓上去。翠翠臉發燒不便作聲。心中充滿了一種說不分明的東西,是煩惱?是快樂吧?是生氣吧?她當真仿佛覺得自己是在生一個人的氣。過後二老來了,站在翠翠面前笑着。三個人回到吊腳樓上去。

後來二老孤獨地追求愛情。夜半到碧溪岨唱情歌,卻并不為翠翠所知。翠翠在夢中聽到了,同爺爺講起來“我昨天就在夢裡聽到一種歌聲,又軟又纏,我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對溪懸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待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了。我睡得真好,夢的真有趣。”

翠翠描繪着甜蜜的夢境,其實是對朦胧愛情的甜美感受,也是潛意識對愛情的無限向往。羞澀純情的真愛,埋在心中,為何不表露衷腸。

翠翠聽到有人喊過渡,斜陽影裡背身看得極分明,正是二老同他家中的長年!翠翠大吃一驚,同小獸物見到獵人一樣,回頭便向山竹林裡跑掉了。

翠翠對二老癡情萬千,無限的情懷卻深深地壓抑在心底,不敢說出來,一往情深沒有說出來,變成了對二老的不理不睬,二老也根本不知道翠翠的熾熱的心懷,對翠翠的畏畏縮縮的行為不了解,甚至産生了誤會。互相愛慕的一對有情人,在翠翠的不敢面對情怳下,擦肩而過,多麼遺憾呀。

在愛情面前,翠翠躲躲閃閃。不敢正視,更不用說主動追求了,傳統的思想深植于她的靈魂中,控制着她的純淨的情思,使她的愛情在她的一次一次躲閃中與她失之交臂。

與命運抗争,迎接屬于翠翠的美好希望。

爺爺在一場大雨中安靜地離去。翠翠沒有去二老家住,名分沒定妥。在碧溪咀的渡口拉船。等待着去桃源的二老回來。翠翠堅信二老會回來,在兩個人的感情路上的障礙己消除,二老的父親順順已同意翠翠當二老的媳婦,何況在天堂的哥哥也希望弟弟二老愛情美滿幸福,有情人終成眷屬。二老也相信他的命就是渡船的。

翠翠相信自己一定會戰勝各種磨難,與自己坎坷的命運作持久的抗争,在愛情的挫折中,她的性格也展現出柔中帶剛。她願意一直等着二老,直到兩個人皆大歡喜相見的那一天。翠翠把心中所有的真愛相思都勇敢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