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懸崖之上,這類基金瘋狂逆襲!33隻規模增長超10倍

作者: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迪

由于營運效率低、持續營銷難度大、占用公司資源等因素,迷你基金一度被業内人士視為難以處理的“燙手山芋”。對于迷你基金,多數基金公司選擇清盤,但近年來,不少迷你基金業績飙升規模大漲,有的逆襲成為明星産品。

多隻迷你基金三季度規模猛增

最多增長327倍

根據記者的統計,二季度還是規模不足2億的迷你基金中,有106隻在三季度末規模翻倍,49隻規模增長5倍以上,更有33隻增長10倍、5隻增長25倍。

二季度的迷你基金,已經有74隻在三季度末時規模超過2億,脫離迷你基金行列。

此外,還有一些曾經接近清盤線的基金在三季度規模大增,降低了淪為“迷你基金”的風險。二季度末管理規模在2億和2.5億之間的基金中,有7隻實作規模翻倍,其中,前海開源滬港深創新A更是在三季度實作規模增長超18倍。Wind資料顯示,截至10月29日,該基金年内回報為43.69%。

三季度規模逆襲的迷你基金中,華安安華靈活配置基金規模增長幅度最大,三季末規模為40.83億元,比二季度末的1245萬增長約327倍。截至10月29日,該基金的年内回報為10.94%。記者注意到,2018年底以來到今年半年報,該基金的機構持有人比例一直是99%,三季度的規模猛增大機率也由機構主導。

北京一中型公募市場部人士指出,“考慮到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周期、資金用途等因素,由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基金,若面臨大幅贖回或大舉買入,會出現規模暴跌或猛增的情況。有時主要客戶撤資會使得基金淪為迷你基金,但隻要有新的機構投資者進入,基金又會很快壯大,擺脫迷你狀态。”

投資者用“錢”投票

業績好是規模猛增主因

除機構投資者占比很高的基金外,不少散戶主導的迷你基金也在三季度實作逆襲,業績出色是其脫離迷你狀态的主要原因。

前述74隻脫離迷你狀态的基金中,截至10月29日,有38隻年内回報超過20%,22隻超40%,18隻超50%,更有3隻基金年内回報超過70%。其中,業績表現最突出的要屬大成國企改革,該基金年内收益率達到80.59%。

上述市場部人士表示,對于迷你基金,規模較大的機構資金購入,會産生顯著的攤薄效應,一些FOF基金也很少會選擇購買迷你基金,除非特别看好該基金經理。但業績突出的迷你基金對散戶的吸引力非常強。很多迷你基金由于知名度不高、業績穩定性不夠強、風格不夠突出,哪怕業績再好,也很難達到機構資金的準入門檻。而散戶在投資決策時不會考慮嚴格的架構限制,隻要業績好,投資者就會用錢投票。

除業績好引發的資金申購外,迷你基金的自身優異業績,也為其規模增長做出了不少貢獻。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型資金和中型資金對管理人的投資風格、專業知識等要求不同,迷你基金迎接規模逆襲的喜悅時,還需要重點關注是否能為持有人持續創造穩健收益。

近期,也有多隻績優迷你基金主動開啟限購,主要是為了降低規模猛增對業績表現造成的風險,維護現有持有人的利益。比如,10月19日,同泰慧盈A公告暫停大額申購,限制申購金額為5萬元。資料顯示,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為8139.82萬元,到三季度末,規模增長到了1.47億,增長80%以上。截至10月29日,該基金年内回報為12.75%。

版權聲明

突發!格力被爆在美達成延遲起訴協定,接受9100萬美元罰款!事涉除濕機産品缺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