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深秋時節秋高氣爽,在山西平陸杜馬鄉農村,80多歲的田大爺領着自家的耕牛在地裡種小麥,由于山裡的小麥地塊大小不一,大片的田地大型播種機可以進去,小塊地隻能采取傳統的農耕方式進行耕作。家家戶戶在收秋過後就開始忙着砍稭稈、施農家肥、犁地、耙地,直到把麥種耩到地裡,才感覺這一年的田間勞動算是收尾了。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田大爺趁着晴好天氣,一大早就和老伴趕着耕牛來到了一塊小坡地,田大爺說這塊地有半畝多一點,是塊旱坡地,他和老伴年紀大了,去年在地裡栽上了核桃樹,這是最後一年種小麥了,明年樹長大一些就不在種了,村裡好多人像這樣的小塊地都撂荒在哪了,像他這樣用耕牛播種小麥的在村裡都沒有了,估計以後想看也都看不到了。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田大爺說他活了一輩子,當了一輩子老農民,他覺得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再苦再累糧食還是要種的,他早上和老伴架上耕牛先用犁将地翻開,然後用磨耙把地整平。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田大爺說這頭牛來到他家有好多年了,是頭老牛,他和老伴對牛也有感情,明每天就是種一小塊地,老兩口也怕把老牛累着。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田大爺駕着老牛在耙地,地一般分兩遍進行,在犁地之前先耙一遍,清除田間的雜草和殘餘的莊稼稭稈,然後犁完地看墒情晾上兩天,再耙第二遍,甚至看情況耙第三遍。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農村這種用牲畜犁地、耙地、耩麥的場景,在平原地區已經很難再見到。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田大爺沒有用到傳統的“耧”來種麥,他用犁再将平整好的地翻開,老伴負責在後面用手點種,這樣的播種方式更是少見。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田大爺說雖然種和收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但是由于是旱地小麥,小麥的産量依然不高,一畝地隻能打四五百斤小麥。如今村裡的年輕人多外出打工了,留在村裡的大都像田大爺這樣的老年人,但是還是對村莊充滿了希望。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黃土地上勤勞的老人,他們對土地的感情遠遠大于年輕人,在他們眼裡,土地就是命根子,就是賴以生存的保障,不管你是誰,都要吃飯,民以食為天,就是因為有太多的這樣的農村老人他們在堅守着,為這樣的老人感動,為這樣的中國農村老人感動。(更多百姓故事點選關注)攝影:王春虎

山西黃土地上8旬老人趕着老牛耕種,真實再現傳統的農耕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