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經濟用途,可把豬劃分為三種類型:即脂肪型、瘦肉型和兼肉型。三種經濟類型豬在體形、胭體組成和飼料利用方面各具特點。
( l )脂肪型豬:該種類型豬的特點是胭體脂肪多,一般脂肪占胭體比例的55 %-60 % ,瘦肉占40 %左右,整個外形呈方磚型,體軀短而寬深,下領重,垂肉多,肋骨圓拱,背腰短寬,臀部豐滿,四肢細而結實,體長與胸圍基本相等;皮薄毛稀,體質細緻,性溫順,耐粗飼,抗暑熱;産仔數較低宣這一類型豬能有效地利用飼料中碳水化合物轉化為體脂肪,而利用飼料蛋白質轉化瘦肉的能力較差,機關增重消耗的飼料較多。以老式巴克夏豬為典型代表。
( 2 )瘦肉型豬:與脂肪型相反,該型豬瘦肉比例占胭體的55 %-65 % ,脂肪占30 %左右。體軀長淺,整個身體呈流線型,前軀輕後軀重,頭頸小,背腰特長,胸肋中滿,背線與腹線平直。後軀豐滿,四肢高長,粗壯結實,皮薄毛稀,習性活潑,産仔率高,生長發育快,但對飼料要求較高。如從外國引進的大約克夏豬、杜洛克豬、長白豬等豬均屬此類型。
( 3 )兼用型豬:本型豬肉脂品質優良,風味可口,産肉和産脂肪能力均較強,胭體中肥瘦肉各占分半左右。體形中等,背腰寬闊,中軀短粗,後軀豐滿,體質結實,性情溫順,适應性強。我國地方豬種大多屬于這一類型,國外豬種以中約克夏豬、蘇白豬為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