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行俠”黃嘴角鸮現身集美

本報訊(文/記者 顔梅麗 圖/林鸮)“快看!快看!是黃嘴角鸮!就站在那樹枝上!”近日,晚上10點左右,在集美小龍潭水庫夜觀時,市觀鳥協會會員“貓頭鷹”意外發現黃嘴角鸮。怕驚擾到樹上的鳥兒,她壓低聲音,激動地叫丈夫林鸮來觀鳥。林鸮是市觀鳥協會秘書長,他興奮地說:“觀鳥十幾年了,這是我第一次在廈門記錄到黃嘴角鸮。”

黃嘴角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鸮形目中的鳥也被稱作貓頭鷹。黃嘴角鸮屬于小型鳥類,體長18-21厘米。從林鸮拍到的照片可以看出,黃嘴角鸮身上的羽毛大多為棕褐色,伴有一些黑色橫斑。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眼部:黃色的大眼睜得圓圓的,中間小小的瞳孔呈黑色,遠遠看似瞪眼,呆萌而奶兇。

怎麼發現黃嘴角鸮的呢?當時,林鸮和妻子到集美小龍潭水庫,原計劃是夜觀夜行性昆蟲或蛇,當手電筒的光線掃過路邊的一棵樹時,無意間看到了一隻黃嘴角鸮停在樹枝上。“看到黃嘴角鸮那一刻很興奮,激動得手忙腳亂,生怕來不及拍照它就飛走了。”幸運的是,黃嘴角鸮很“配合”,靜靜站在樹枝上,讓林鸮拍個夠。

林鸮介紹,黃嘴角鸮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夜間捕食大型昆蟲、蜥蜴、老鼠等,習性較為隐秘,野外較難遇見。在福建山區,往往隻能聞其聲,不見其身。黃嘴角鸮是夜行性鳥類,它的鳴聲為雙音節哨音,鳴叫時聲音響徹山谷,即使聽到它的鳴叫,也很難定位到它的位置。

記者從市觀鳥協會獲悉,黃嘴角鸮成為廈門記錄到的第409種野生鳥類,也是廈門記錄到的第十種貓頭鷹,前九種分别為草鸮、領角鸮、紅角鸮、雕鸮、領鸺鹠、斑頭鸺鹠、北鷹鸮、長耳鸮、短耳鸮。

來源: 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