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事不過三!鐘南山的這句話,你記住了嗎?

事不過三!鐘南山的這句話,你記住了嗎?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你可能經常看到和聽到的10個字。

2月27日,這句話,至少在兩個場合被再次提起。

一次是當天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釋出會。

有關部門表示,農業農村部正在和國家林草局協商,本着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保障水産品供給安全的原則,調整完善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進一步明确禁食範圍。

另一次是在廣州的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這樣表态——

事不過三!鐘南山的這句話,你記住了嗎?

請注意最後一段:吃野生動物本來就是人類的陋習。大家不要忘記,21世紀已經出現三次冠狀病毒感染,第一次是SARS,第二次是MERS,第三次是這次的新冠病毒。

事不過三。

小銳想說的是,面對20年内的三次疫情,某些以食野生動物為榮的人,是時候管住貪吃的嘴了。

人與動物的差別之一,就在于有所為有所不為。為了規勸人們不食野味,有人動之以情:苦口婆心說勸告“野味不是‘唐僧肉’”。國家也已推出法規:24日出台的《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即日起生效。

而在更早前的2月16日,今年第4期《求是》雜志發表的中國最高上司人的一篇重要文章中也明确提到,對野味産業“再也不能無動于衷了”!

信号很明顯:交易和食用野味的行為,已經驚動了最高層。

不妨再重溫一下上司人的部分講話原文——

我們早就認識到,食用野生動物風險很大,但“野味産業”依然規模龐大,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無動于衷了!我已經就這個問題作出了批示。有關部門要加強法律實施,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事不過三!鐘南山的這句話,你記住了嗎?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小銳注意到,這段話是在文内提到“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準”的部分出現的。可見,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已被上升到了更高的層面。

平心而論,喜歡美食沒有錯,但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心裡真的要有點兒數。雖然新冠病毒是否來自野生動物還需要科學考證,但如鐘南山院士所言,幾十年來大多數傳染病毒都是從動物身上來的已是不争的事實。

在一個個鮮活生命的代價面前,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即便有再多堂而皇之的借口,都不僅是缺乏對生命的敬畏,更需要接受法律的嚴懲。

管住嘴,也不僅僅局限于野生動物。

2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釋出會就表示:對于凡是沒有列入畜禽遺傳目錄的野生動物一律禁止食用,“不管它是不是屬于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這讓小銳想起另一個現象。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網際網路上的“吃貨們”非常熱衷于“拯救”世界各地泛濫的生物。無論是荷蘭霸占街道的小龍蝦,還是美國亞洲鯉魚成災,後面的評論清一色幾乎都是“讓中國人去吃,肯定會給你吃成保護動物”的畫風。

雖然或許隻是調侃,小龍蝦、鯉魚等也算不上野味,但這種帶着些許驕傲的戲谑,真的好嗎?這兩天非洲蝗蟲肆虐,就在專家分析會不會影響中國時,類似的聲音果然出現了:“讓中國吃貨去治蝗災吧”。

事不過三!鐘南山的這句話,你記住了嗎?

這是2月20日在肯亞基圖伊一處農場拍攝的蝗蟲。新華社記者 張宇 攝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這種言語中透露着“你們都是傻子,隻有我會吃”的自豪,其實未見得是多麼體面的事。而且在小銳看來,這種言論背後的虛榮,與那些貪食野味者并沒有多少實質差别。

記得當年非典剛結束,各地紛紛滅殺果子狸,原因是認為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宿主,但卻可能忽視了一個事實:動物沒有原罪,是管不住嘴的人類濫食野生動物,才釀成了一次次公共衛生危機。

如今病毒再次肆虐,大自然的殘酷也再次讓我們有了切膚之痛。不管新冠病毒來源是啥,禁食野味的确已刻不容緩。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很遺憾,本世紀剛開始20年,人類卻已經是第三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事不過三,真的該長點心了。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檔編輯:朱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