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聖彼得堡大教堂聚集一批著名的科學家,其中包括考古學家、醫學家、生了解剖學家等,他們要對一名已經去世近三百的女屍進行開棺驗屍,目的是驗證女屍的性别。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各國媒體也蜂擁而至,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棺椁中的女主人叫克裡斯蒂娜,她是十七世紀瑞典女王,她統治瑞典20多年。既然是女王,那她應該是女性。科學家們為什麼還要來驗證已故女王的性别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其實不然,且聽說我慢慢說起。

一、錯生帝王家
十七世紀,瑞典是瓦薩王朝統治時期,國王古斯塔夫是一位非常受國人愛戴的國王,他也是瑞典曆史上最好的軍事家之一,他被人們尊敬為“北方雄師”。然而這樣一位受萬人景仰的國君,卻一直沒有後代。國王古斯塔夫的妻子是德國準公主瑪麗雅•伊萊諾拉,這位德國公主嫁到瑞典後,因為她極不适應瑞典的寒冷天氣,幾次懷孕,幾次流産。國王、王後都非常着急,瑞典人們也非常希望王後能生下一個王子來繼承王位。1626年,王後瑪麗雅又懷孕了,這次國王、王後都格外小心,12月8日這天,瑞典王宮外聚集了成千上萬人,他們不顧天寒地凍,都在翹首以盼等待着王後産子的好消息,他們都激動得兩腮通紅,終于王宮裡傳出一聲洪亮的嬰兒啼哭聲打破宮中的寂靜,孩子順利降生下來了,大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正當人們都以為誕下來是個王子,準備歡騰慶祝時,宮中卻傳來消息:王後誕下來的是一名公主,頓時廣場上鴉鵲無聲,他們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雖然王後誕下是女兒,但國王古斯塔夫卻沒有表現出任何失望,當他聽到嬰兒第一聲洪亮的啼哭後,高興對衆人說:“我相信這個女孩将和男孩一樣出色!”他把自己母親的名字賜給女兒,這個女嬰就是日後瑞典曆史上最偉大的女王—克裡斯蒂娜。
然而王後瑪麗雅的态度與國王的态度卻截然相反,她讨厭這個女兒,她曾公開稱:“簡直不能容忍,又難看,居然還是女孩。”後來,公主還是嬰兒的時候,發生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一次,小公主克裡斯蒂娜正在搖籃裡睡覺,房子裡的木梁突然掉下來,幸好落在搖籃邊,小公主僥幸逃脫厄運。還有一次,王後的貼身女仆抱着小公主時,不慎将她重重掉在地上,小公主當時疼得哇哇大哭,王後卻熟視無睹。事後檢查,小公主的肩膀嚴重受傷,落下終身殘疾的後遺症:兩個肩膀,一邊高,一也低。
圍繞着小公主身邊發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究竟與其母親瑪麗雅王後有沒有關系,我們不敢妄加猜測。但是,人們心中的疑窦還是長期存在的。小公主正在睡覺時,她房間的橫梁為什麼會突然掉落?女仆抱着小公主摔倒,她對工作那麼漫不經心,她哪來如此膽量呢?如果這樣的事情放在中國古代,這個女仆定會當場拖出去被處死的。可是事實上,那個女仆并沒有受到多麼嚴厲的處罰。如果我們推測這些事情幕後黑手是王後的話,我們不難得出結論:王後瑪麗雅非常讨厭,甚至憎恨這個女兒,恨不得她在某個意外去世。中國有句古話:“虎毒不食子”,中國還有一句古話:“最毒婦人心”。
二、登基成女王
小公主克裡斯蒂娜在父王古斯塔夫的庇護下健康地成長。她接受的是皇宮的教育,使她從小就聰明懂事,而且有着超凡的膽識。有一次,國王古斯塔夫帶着小公主檢閱軍隊。按照正常的儀式程式,國王檢閱軍隊需要鳴禮炮50響,以表示對國王的崇高敬意。這禮響放起來驚天動地的。負責指揮軍隊檢閱的總督擔心放禮炮今驚吓到小公主,不放禮炮又是不尊敬國王,怎麼辦?總督進退兩難,不如如何是好,他焦急地等待國王下令不放禮炮,然而國王卻沒有下令,他隻得按正正常定下令放禮炮,誰知道小公主并沒有因為巨大的禮炮聲而吓壞,反而高興得手舞足蹈,拍手大喊:“再放,再放!”逗得國王古斯塔夫和随行人員都哈哈大笑。總督也終于松了一口氣。以後每次檢閱軍事和出征,國王都要帶上這個掌上明珠,并且還特意為她量身定做一套铠甲。
1630年,國王古斯塔天當衆正式宣布女兒克裡斯蒂娜為他的皇位繼承人。
1632年,國王古斯塔夫率軍進攻德國,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惡戰,戰争異常慘烈,雙方血流成河,最後連國王古斯塔夫都戰死沙場,那年他才38歲。按照國王生前欽定小公主克裡斯蒂娜為接班人,她在衆人的擁護下登上王位,這一年她年僅6歲。
登上王位後,克裡斯蒂娜開始瘋狂學習,她每天早上4點起床,學習各種語言、軍事、藝術、文學、禮儀等,甚至還包括男人的騎馬射箭,她的偶像是亞曆山大和恺撒大帝。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和模仿,她進步神速,她的行為舉止也越來越像個男人。1644年,克裡斯蒂娜年滿18歲,她戴上王冠,正在親政,憑着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治理瑞典,并成為萬人景仰的超級女王。
三、曾經愛過,結果卻令人失望
女王登基後,全部心思都放在國家的治理上。她眼光犀利,高瞻遠矚,大刀闊斧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大力發展瑞典的經濟,大大提高瑞典的國際地位。但是,她在愛情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她一直獨身,沒有找到合适的伴侶。以緻于别人還認為她就是一個不婚主義者。其實在她17歲那年,她曾與自己的表哥查理•奧古斯塔兩人一見鐘情,傾心相戀。可是兩人因為聚少離多,感情慢慢淡化。後來,查理•奧古斯塔登上王位,向她提出結婚,她斷然拒絕嫁給他,她說:“我不得不坦率地告訴你,我不會與你結合,但是我也可以許諾,我也決不同别人結婚。”
幾年過後,女王克裡斯蒂娜又遇到一位意中人,此人名叫拉嘎丹。他是瑞典軍隊大元帥的兒子,此人天生一副好皮囊,風度翩翩,是個“超級師奶殺手”,“情場浪子”,他一生玩弄女人不計其數,連女王也被迷住了。說實話,女王能夠看上他,是他祖宗積的德,可他卻不是一個專情的人,到處拈花惹草,常常糾結于各種女人之問。剛開始,女王對他表現極大的寬容,希望他能回心轉意。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拉嗄丹隻不過想利用女王手中的權力,騙取她的錢财,替她還債。後來,女王看清楚了他的真面目,對他徹底失望。這個男人傷她太深了,她甚至開始對愛情感到絕望。
女王的房間裡總是挂着一個男人的照片,他叫阿佐利諾,曾任西班牙大使的秘書,雖然女王與他兩人相愛,但是卻沒有結婚,隻開花不結果,二人終生隻能做朋友,不能做夫妻。
女王克裡斯蒂娜隻戀愛不結婚,為朝中大臣感到憂慮和恐慌。他們紛紛猜測,難道我們的女王是一個雌雄同體的雙性人,抑或是一個同志者,或者女王本來就是一個男人。其實,大臣們的猜測也不是沒有一點依據的。事實上,女王與男人們相處時完全像同性一樣,絲毫看不到女性嬌羞柔弱的一面,但是她對女性卻非常溫柔體貼。尤其是對她的侍女艾芭•斯巴爾的态度真的讓人捉摸不透,令人浮想聯翩。艾巴•斯巴爾本是女王的床伴,也就是睡覺的暖腳仆人,但是女王與艾巴的關系完全超出的主仆關系,她們之間存在着肉體之歡。朝中大臣想盡各種辦法逼她結婚生子,她卻表态:“與其讓我結婚,不如讓我去死。”
四、禅讓王位,遷居羅馬
1630年,女王克裡斯蒂娜被父王古斯塔夫欽定為王位繼承人。1632登基成瑞典女王。1644年,年滿18歲,正式親政。1654年6月5日,女王克裡斯蒂娜宣布禅讓王位,繼承人是其表兄查理•奧古斯塔,自己則移居羅馬,過着遠離朝政的幽靜清心的生活。直到1689年,克裡斯蒂娜逝世,走完了她輝煌的一生。
六、結尾
克裡斯蒂娜是瑞典曆史上最偉大的女王。瑞典在她的統治下,經濟、政治都取得長足的發展,摔掉了“粗俗瑞典人”的帽子,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她與中國的武則天、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丹麥的瑪格麗特和英國的維多利亞一起,被評為世界著名的女王。
克裡斯蒂娜一生終身未嫁,绯聞不斷,引起了有很多質疑:她是不是女兒身,是雌雄同體的陰陰人,直到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開棺檢查克裡斯蒂娜的屍體,學術界才澄清了這一無稽之談,這位瑞典曆史上最傑出的女王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