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
水無常勢,人無長形。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我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擁有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還有嘉陵江、漢江以及江西省的鄱陽湖、湖南省的洞庭湖、江蘇省的太湖和洪澤湖、安徽省的巢湖等五大淡水湖。祖國境内江河衆多錯,各大水系蘊含着豐富的水資源。古代人民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因勢利導,因地制宜,修建了一個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著名的有都江堰、鄭國渠、京杭大運河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先後修建了葛洲壩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以及A近年的三峽水利工程等等,為國家的農業發展和工業建設都發揮着巨大作用。水資源隻要合理利用,就會發揮出取之不竭用之的巨大潛力。
滴水成河,江河彙聚成湖泊和大海。雨水經過太陽☀️的光合作用,蒸騰氣化而變成雲,雲彩在合适的濕度條件下最後又化成了雨水☔️撒向大地……
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是千百年來人們的渴望和期盼。隻有順應自然,維護正常的生态平衡,維持大自然正常的水循環,人們才能風調雨順安居樂業。反之,則是洪災不斷,民不聊生。
九八年的南方洪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今年河南鄭州、陝西、山西等地的特大洪澇災害更是百年不遇,損失巨大。人們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是那麼渺小和無能為力。暴雨如注、水澇成災,北方的城市瞬間變成了汪洋一片的澤國……看着成片成片被洪水毀壞的莊稼稻田,讓人心痛不已。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誰也不能阻擋。我們隻有從中汲取教訓增長經驗,防患于未然。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洪水之肆虐成災讓我們痛心,尊重自然規律、維護生态平衡是亘古不變的規律。我們隻有好好利用現代一切科技手段,更合理更科學化的調配利用水資源,讓它更好地為我們服務。正如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信條:天人相應,因勢利導,順水而為,水便就會聽從我們的密碼,任我們驅使利用,為人類造福萬代。
“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雲為雨,為虹為霞……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隻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這便是道。”
餘秋雨先生在其《文化苦旅》之《都江堰》一文中的這段話是對其最好的回答。
(全文完)
農曆辛醜年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