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弄堂婦女愛上炒股,售票員搖身變牛散,《股瘋》揭示悲慘童話回到“股票認購證”時代師傅帶徒弟“炒”股炒股成名,家庭幾近破裂

富凱摘要:弄堂鄰居們平時一直對阿莉斤斤計較,阿莉炒股大賺後,鄰居的态度發生180度大轉彎,甚至還主動“伺候”她,以求得暴富經。

作者|天鵝

假期,不用交易。

富凱财經的小夥伴,特意為各位客官老爺帶來了影視劇裡的資本世界。

弄堂婦女愛上炒股,售票員搖身變牛散,《股瘋》揭示悲慘童話回到“股票認購證”時代師傅帶徒弟“炒”股炒股成名,家庭幾近破裂

1994年,著名演員潘虹聯手中國香港的劉青雲,出演了電影《股瘋》。潘虹更是以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電影節獎項最佳女主角。

弄堂婦女愛上炒股,售票員搖身變牛散,《股瘋》揭示悲慘童話回到“股票認購證”時代師傅帶徒弟“炒”股炒股成名,家庭幾近破裂

《股瘋》記錄了中國第一代散戶們的“瘋狂”,折射了投機氣氛下的盲從現象。

<h1>回到“股票認購證”時代</h1>

電影《股瘋》主角是潘虹飾演的阿莉——上海公共汽車售票員,劉青雲扮演的阿倫——千裡迢迢到上海尋找女友的香港人。

弄堂婦女愛上炒股,售票員搖身變牛散,《股瘋》揭示悲慘童話回到“股票認購證”時代師傅帶徒弟“炒”股炒股成名,家庭幾近破裂

1990年12月,上海交易所正式設立,一些個人投資者投錢入市後,出現一夜暴富的消息。是以,更多人追風而入。

那時,散戶炒股跟現在不一樣,想要交易關鍵要拿到炒股證,也叫股票認購證。《股瘋》就有着類似情節,一群“消息靈通人士”手持股票認購證,更有人排着長隊争搶。

實際上,當時股票認購證類似目前的新股中簽配售。此前,“老八股”股票供不應求,1992年新發行股票也就十幾隻,争搶人數超乎想象,更出現大批上海市民提前兩天熬夜排隊的景象。

這也衍生出黑市爆炒認購證的行為。上述背景構成了電影《股瘋》劇情演繹的導火索。

受到金錢誘惑,潘虹飾演的阿莉火速加入了炒股大軍。她本來端着鐵飯碗,每日坐在公共汽車裡維持乘客秩序,嘴上使使力氣,跑一兩個來回就能交差。

下班回到弄堂裡,她甚至為了偷電少交電費,都能和鄰居掐架。而她的老公是一位知識分子,在一家設計院從事工程設計。

形成對比的是,阿莉老公太“老實”!改革開放初期,甚至出現大學教授搞副業,比如在上海街頭賣茶葉蛋補貼家用,但阿莉老公“執迷不悟”,每天敬業地捧着設計圖,抱緊“鐵飯碗”。

阿莉一家的生活,本來是典型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平平淡淡,收入屬于旱澇保收,典型的上海弄堂家庭生活。

然而,阿莉卻遇上了劉青雲扮演的的阿倫,一場瘋狂的生活開啟!

<h1>師傅帶徒弟“炒”股</h1>

阿倫來滬之前,在香港有多年炒股經驗。也正是因為阿倫過度癡迷炒股,他的女友跑了!

阿倫特意跑去上海追回女友,猛然發現上海人對股市的瘋狂愛戀,他看到一堆人排隊購買股票認購證。

弄堂婦女愛上炒股,售票員搖身變牛散,《股瘋》揭示悲慘童話回到“股票認購證”時代師傅帶徒弟“炒”股炒股成名,家庭幾近破裂

阿倫認識了上海本地一個小混混——三寶,這個配角在《股瘋》中刻畫了一個股市掮客的形象。阿倫看到炒股的機會,就讓三寶幫他找人購買股票認購證。

這時,阿莉的生活将要與阿倫産生交集。

三寶幫助阿倫購買認購證,不能夠單槍匹馬,需要找更多的人排隊去買。

畢竟股票認購證數量有限,在當時的上海炙手可熱。

三寶找到了阿莉,并給她60元/次的酬勞。平時站在公共汽車用嗓子賣力喊着維持秩序,遠掙不了這麼多錢。

發現“商機”後,阿莉更把弄堂裡的街坊鄰居,全都拉了進來。

阿莉的精明發揮得淋漓盡緻!排隊搶認購證,阿倫給三寶100塊/人,三寶則分給阿莉60塊/人,阿莉分攤到每個排隊的弄堂鄰居35塊/人。計算一下,排一晚隊,阿莉拉來20個人就可以得到400多塊的酬勞。

一個晚上就能賺賣一個月車票的工資!

受到誘惑後,阿莉毅然“甩開”生病的女兒和出差的老公,和弄堂鄰居們扛着躺椅,一起去上海交易所熬夜排隊。

在阿莉心中,她如此拼命就是要搬出擁擠的弄堂,用上抽水馬桶。

阿倫拿到認購證後,開始正式“操盤”,為了鑽研股價,他更是租了阿莉所在弄堂裡的一間小屋。

阿莉也從旁觀者,開始變成“局内人”,從阿倫的一舉一動中揣摩股票交易的技巧。

阿莉發現,她熬夜搶來的認購證,到了阿倫手上就能成倍地賺取豐厚利潤,心裡的不平衡出現!

于是,阿莉開始跟着阿倫一起炒股。

雖然一直流傳着“一賺二平七虧”的股市鐵律,即10個炒股的人,1個賺錢,2個不虧不賺,7個虧本。

但對于初入股市的阿莉,她跟着阿倫賺了好幾筆,所謂的鐵律在她身上并未出現!

<h1>炒股成名,家庭幾近破裂</h1>

弄堂鄰居們平時一直對阿莉斤斤計較,十分看不慣。沒想到,阿莉入市大賺後,鄰居的态度發生180度大轉彎,甚至還主動“伺候”她,以求得暴富經。

《股瘋》出色地刻畫了上海的“都市衆生相”。

受到誘惑後,弄堂的街坊鄰居紛紛入市,一起發财緻富,“進群”的人包括身邊的上海阿婆,甚至把棺材本也掏了出來;一向小氣摳門的理發店夫婦,也趁勢抱着家當追随阿莉。

弄堂婦女愛上炒股,售票員搖身變牛散,《股瘋》揭示悲慘童話回到“股票認購證”時代師傅帶徒弟“炒”股炒股成名,家庭幾近破裂

鄰居們掏出血汗錢跟阿莉炒股時,開始說虧了隻賴自己,股價上漲時能看到各種人向阿莉阿谀奉承,股價下跌時又跑來找阿莉理論。

炒股晉升“大戶”後,阿莉的事業心早就沒有了,即使白天在公交上,滿腦子也都是股票、股票和股票。

甚至,阿莉所在機關的上司也拿出私房錢托阿莉投進股市,并特許她不用上班,照樣享受工資獎金種種待遇。

這時候,阿莉的打扮早已不是家庭婦女,全身上下一副“貴婦”打扮,随意出入券商營業部的“大戶室”。

更戲劇化的是,阿莉屢戰屢勝,與阿倫更成為了上海灘股市的知名人物,上了電視節目。

然而,阿莉癡迷炒股的時候,家庭生活開始出現裂痕,老公發現自己根本比不上老婆的“暴利”,心理落差極大。

當然,金錢誘惑下,阿莉老公不甘示弱,還上了炒股補習班,夢想在老婆面前證明自己價值。這時候,阿莉夫婦連女兒的照顧都忽略了!

阿莉老公為了捍衛尊嚴,正式“入場”,甚至将老同學交給他的20萬元裝修款也私自用于購買股票。

事與願違,全賠光了!

阿莉丈夫走投無路,并出現跳樓自殺的念頭,最終至親紛紛趕到,随即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阿莉和丈夫經過此事後,發現投機文化讓人的貪婪不斷加深,他們最終和好如初。

《股瘋》的劇情發展雖然戲劇化,但阿莉終究曾賺到大錢,告别了售票員的鐵飯碗生活,她畢竟是瘋狂時代的幸運兒。

對于阿莉的弄堂鄰居,他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才是真正的“韭菜”,隻能盲目跟風,漲了就開心,跌了就跺腳,反反複複!

這部影片上映25年後再回看,故事的主角并非阿莉,反而是那些阿莉的追随者,他們都是投機文化的接盤者。

免責聲明

富凱财經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财經原創,轉載聯系背景,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