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嘉興股市三十年,有人成就傳奇,有人輸掉買房錢,切記遠離股瘋子

作者:阿姆萬什

四十歲左右的朋友應該都看過一部電影,由潘虹和劉青雲主演的《股瘋》。1994年元旦期間在國内上映,那會的潘虹老師真年輕啊,現在都是演媽媽級了。

電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90年代的上海股市有多瘋狂,其實不僅上海股市,我們嘉興的股市同樣瘋狂而且還有不少人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嘉興股市三十年,有人成就傳奇,有人輸掉買房錢,切記遠離股瘋子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當時很多靈市面的嘉興人也跑到大上海去買股票,有條件還在證券交易周邊租個房子,像上班一樣,就這樣很多人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嘉興股市三十年,有人成就傳奇,有人輸掉買房錢,切記遠離股瘋子

1993年,我們嘉興第一個股票代理點,設在勤儉路第二副食品商店北面、秀州路的沿街小房子裡,後來搬到了勤儉路的郵電局,變成了信達證券營業部。《大時代》大家看過吧,當時都是手工填單子,然後電話報給證交所場内的“紅馬甲”,股民在外面等候成交的消息。

證券從業人員那會可是很吃香的,特别是營業部的經理們,各個紅光滿面,春風得意。由于買股票的人太多,大廳裡水洩不通,單子都遞不進去,如果認識裡面的人,就好辦很多。

嘉興股市三十年,有人成就傳奇,有人輸掉買房錢,切記遠離股瘋子

剛開始的證券公司,大都起始于銀行機構,銀行辦證券,是當作“三産”的,比如建設銀行辦了銀河證券,農業銀行辦了中信證券,中國銀行辦了安信證券,工商銀行則有了申銀證券,從業人員都來自銀行自由員工。多年後,“三産”要剝離,很多人選擇回到了銀行,現在回頭看看,還是留在證券的員工日子要好過一點,收入更高一點,精神壓力相對要小一點。

嘉興股市三十年,有人成就傳奇,有人輸掉買房錢,切記遠離股瘋子

嘉興早期炒股的人都是很有經濟頭腦的人,從個體戶到私營企業主,從普通上班族到機關從業人員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後來連退休大媽都加入了炒股大軍,她們的目的就是賺點“小菜錢”,但有的大媽脫穎而出,不僅“小菜錢”賺到了,還進了大戶室。

我的一個親戚就是大媽中的代表,坐進了大戶室,靠着炒股給兩個兒子都換了車,還買了房。當然十幾年前嘉興的房價還沒這麼貴,但能從股市中掙出房錢,也算是很厲害了。

嘉興股市三十年,有人成就傳奇,有人輸掉買房錢,切記遠離股瘋子

當年大上海有個炒股大王楊百萬,嘉興也有一個“股神”。“股神”的經曆很傳奇,當年花3萬塊錢買了一支股票,因為某些事情“股神”吃了三年牢飯,不過出來後發現3萬的股票已經變成了100萬,這就是“股神”的第一桶金。從此,“股神”成了職業炒股人,有專門的大戶室,也有一群人專門跟着他炒股票。

“股神”很早就實作财務自由了,大部分錢也已經投資在了其他地方。不過股市中還是留了一部分資金,閑暇之餘,股票還是要炒炒的,不然手會癢。當然,像“股神”這類人是極少數,大部分散戶不僅沒賺到錢,還虧了不少錢。

2007年,我一個同僚把家裡買房的錢拿去炒股了,一開始是賺了不少,天天眉飛色舞的和我們說買房不要急,嘉興房價才多少,我一年能炒出一套房子來。結果到了2008年,股票沒有及時走掉被套牢了,嘉興的房價卻蹭蹭的往上漲。四十多歲的男人,一夜之間白頭發多了不少,他老婆天天和他吵架,當時這筆錢買房子就好了,兒子就快大學畢業了,沒房子女朋友都找不到。

嘉興股市三十年,有人成就傳奇,有人輸掉買房錢,切記遠離股瘋子

現在股民們也回歸理智,很少有人會賭上自己的身家去搏一搏,這裡也奉勸大家,身邊如果有賭徒式的股民,還是保持點距離比較好,不然經不住誘惑和他一起的話,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