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平:從貧困戶到緻富帶頭人

作者:資溪縣融媒體中心

日前,在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農業農村局開展的“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中,一位年僅38歲的殘疾青年格外引人關注,他走上講台,深情講述了自己怎樣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從一個殘疾村娃、貧窮青年,走上創業緻富之路的感人事迹,博得了在場幹部群衆的一緻贊譽。

李平:從貧困戶到緻富帶頭人

家住德勝鎮新店村的李平是個地道地道的山裡人,5歲時因意外摔傷,雙腿膝蓋被換成不鏽鋼膝蓋,從此落下四級殘疾。13歲時,父親因病不幸去世,不久母親又帶着妹妹改嫁。當時,父親治病欠下的5萬元債務和家裡所有的生活重擔,都壓在這個年僅13歲少年的肩膀上,不得已,李平隻有跟着村裡的老師傅學習制作篾筐,住着矮小土房裡,勉強維持生計。17歲時,身上揣着從親戚家借來的500元隻身前往浙江義烏打工,但因年齡小、個子矮,在工廠幹一天才賺5元。為了省錢,李平每天晚上隻能睡在人家屋檐下。

“人窮志不可窮,身殘志要更堅。”李平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咬咬牙,負重拼搏,奮發圖強,慢慢得到工廠老闆和同僚的賞識,然而,貧困潦倒的生活依然讓他喘不過氣來。

“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我的困苦生活在2013年迎來了轉機。”李平激動地說:“這一年,我家因特别貧窮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黨和政府在就業、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給予幫扶。2016年,我家成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人均年收入比2013年翻了三倍有餘,達5621元,光榮脫貧。2019年,我不僅還清了父親留下來的債務,還有了小小的積蓄,家庭個人所得更是達到了10934元。每每想起這些,我心裡總是充滿着陽光般的溫暖,讓我不自覺地哼唱出那句‘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

“2020年春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困難群衆留在家,無法外出務工,我萌生了回饋社會、回報黨恩,在‘家門口’創辦公司,帶領困難群衆發家緻富的想法。”李平接着說:“鎮村幹部得知我的想法後,大力支援我創業,第一時間幫助我協調創業場地近400平方米、減免廠房租金1萬餘元、幫助招工30餘人、落實小額信貸10萬元,以前的工廠老闆也通過網絡幫助我聯系機器裝置、銷售管道以及協助線上銷售等。今年3月初,我成功創辦零度針織有限公司,為義烏兩家工廠代加工冰絲袖。目前,公司已為13名困難群衆提供了就業崗位,幫助他們每人每月增收2000到3600元。”

“下一步,我将擴大生産規模,争取吸納更多村民就近就業,并且每年拿出利潤的20%左右用于激勵員工感恩奮進。”李平深有體會地說:“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當貧困戶的這幾年時間裡,我深深體會到,貧困戶不能‘靠着牆根曬太陽,等着别人送小康’,更不能‘争窮比苦、躺着當低保戶’,而是要始終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徹底擺脫思想上的‘貧’,做一個不忘本、飲水思源的人。”

李平:從貧困戶到緻富帶頭人

來源:撫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麗玲 羅光飛 周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