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國最美公路”評選和傳播活動啟動暨“最美公路發現大使”釋出儀式在京啟動。此次評選和傳播活動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準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組織編采力量和專家資源共同實施。

為配合傳播,國内知名的存儲平台中國移動和彩雲網盤和攜程旅行網分别為此次活動提供圖檔征集和影像上傳入口,大衆可以通過和彩雲和攜程活動網站,參與公路評選、推薦不同類型的公路并上傳公路圖檔、視訊。
此次評選與傳播活動計劃實施的内容,除了涉及具有景觀大道特征的最美公路外,還會結合特殊公路路段、橋隧與景觀的極緻之美,評選出不同地貌類型的公路,以建立最美公路科學評價體系和公路檔案。同時,《中國國家地理》會依據此次評選制作發行《中國最美公路》特刊,記錄中國公路景觀之美,展示中國公路的建設成就。
圍繞此次中國最美公路的評選和傳播,《中國國家地理》組織專家劃出了科學的公路評選範圍、圍繞公路景觀之美的标準制定了打分方法,此外還首次嘗試了聘任“最美公路發現大使”這種傳播形式,受聘的“發現大使”,既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專業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又有國内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年輕藝人群體。活動組織方認為,《中國國家地理》創新此舉的目的,在于讓“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說,中國是地球上地貌類型最完整的國度,高原、沙漠戈壁、峽谷、山脈、雅丹、江河、湖泊、濕地、海灣、凍土、冰川、喀斯特……遍布全國的龐大公路網絡,與這些自然景觀一起構築成世界獨一無二的風景。更多有影響力的人參與最美公路的發現、記錄、傳播和體驗,有助于探索中國公路的多元美、差異美。
當天的活動現場,除了數位地理專家外,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演員姜昆、著名表演藝術家鞏漢林、探路者創始人王靜以及演藝界人士張歌、許文廣、楊童舒、錢冬旎等在内的首批“最美公路發現大使”悉數亮相,為最美公路推薦、實地考察和公益傳播提供專業支援。
據悉,啟動儀式後,由社會文化名人和自然、地理學家及攝影師組成的“最美公路發現大使”團,将按照西部幹旱區、黃土高原區、東北雪原區等中國公路自然區劃範圍,對天山山脈、黃土高原、内蒙古草原、大橫斷、大青藏、江南丘陵等地公路進行實地考察。中國著名戶外品牌探路者将為全程探路提供獨家戶外裝備支援。(黃更生攝/光明圖檔)
來源: 光明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