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簡介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于1928年由著名教育家、會計學家潘序倫先生在上海建立,1937年内遷重慶,1984年複校,1991年學校一分為二,中專搬至南坪,原址更名為重慶市立信職業中學,1998年建立為市級重點中職學校,2005年建立為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2014年建立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2021年成為重慶市優質中職學校和優質專業項目建設學校。占地238.12畝,建築面積15.43萬平方米。教職工527人,學生7628人。開設有汽修、機械、電氣資訊、财會、學前教育、計算機、文化藝術、公共管理與服務八大類專業。教育部認定的首批全國職業院校示範專業點1個,國家級示範專業3個,市級重點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市級實訓基地9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是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
學校秉承“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的校訓,鑄就了“立德樹人,立信養能”的辦學理念和“自加壓力、敢為人先、勇争第一”的立信精神。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機關、全國職業院校教學管理50強、全國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重慶市文明機關、重慶市中國小(幼稚園)德育品牌50強、重慶市高技能人才教育訓練基地等。原全國人大委員會委員長張德江,原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先後莅臨學校調研視察,高度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成果。黨委書記、校長蔣紅梅作為全國唯一一所中等職業學校代表,在2015年度全國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視訊會議上作彙報性發言,得到教育部上司和同行的一緻認可。
近年來,學校搶抓“提質培優行動計劃”、“雙優計劃”、“高水準中職學校”發展機遇,不斷深化“三教”改革,取得了豐碩成果。近五年,學校承擔的教學成果先後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教師先後獲得國家、市、區級教育教學成果獎421項,2020年教師參加全國教師能力比賽榮獲一、二、三等獎各1個,獲獎總數并列全國第一。教師完成各級科研課題54項,公開出版教材57本,發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154篇,研發教具5款,獲得相關實用新型專利12項。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連續十三年取得金牌榜和總分榜重慶代表團參賽學校兩個第一名(全國總冠軍7個,全國一等獎52個)。同時,學校積極打通學生成才立交橋,現有重慶市“3+4”大學分段培養試點專業5個,重慶市“五年制”專科人才培養試點專業6個,轉段合格率達100%;學生參加高職分類考試,大學上線率超出全市平均上線率15個百分點以上。
學校與德國、澳洲、英國等國家的學校和教育教育訓練機建構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實施“崗課賽證”四位一體融通培養,建構具有專業特色和職業适應性的教學模式。學校牽頭成立含278家行業、企業的“校行企協作會”,組建了重慶市汽車職業教育集團,成為保時捷(中國)項目合作學校、北京現代汽車公司西部教育訓練中心,建立了一站式快捷維修服務部、代賬部、智能制造工作室等雙創基地。每年畢業的2500餘名優秀技術技能人才,有90%以上升入高校深造,就業學生近90%進入到世界500強的汽車、機械、信産、智能制造等支柱産業,培養出“全國技術能手”陳巧、“全國最美中職生标兵”付航、“全國百名勵志成長優秀學生典型”鄭素菊等數以萬計的技術技能人才,學生實作自信、體面、幸福、有為就業。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校歌
重慶立信校歌音頻:00:00/02:09
詞作者簡介:潘伯彥,為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建立人潘序倫先生之兄,晚清秀才,精于音韻訓诂,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知名教授,與潘稚亮、潘序倫三人并稱蜀山潘氏三傑。
曲作者簡介:丁善德,著名音樂家,中國首位灌制唱片的鋼琴家。主要作品有大型器樂曲《長征交響曲》《新中國交響組合》,大合唱《黃浦江頌》等。其中《長征交響曲》是我國第一部以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這一偉大曆史事件為題材的大型管弦樂作品。
主編照片
主編簡介:楓葉,本名況力、筆名力學、三峽楓葉,中共黨員、進階政工師、中國化工作家協會、重慶作家協會、新詩學會、音樂家協會會員。自建“三峽楓葉”文學平台傳播正能量,主編發表的詩歌《我們在一起》及原創歌曲《啊!鮮紅的黨旗》《鄉村美》被“學習強國”轉發。
資訊來源/三峽楓葉
責任編輯/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