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頸部按摩後39歲男子突發急性腦梗死,醫生提醒:這種放松方法暗藏危險

視訊加載中...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用戶端10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王振 易海波 朱文青 視訊 李琪) 39歲的長沙市民曹力(化名),近日來因肩頸不适做了一次頸部按摩。之後突然出現右側肢體乏力、言語不清等症狀,緊急送入長沙市中心醫院,被診斷為“急性腦梗死”。

10月29日是第16個“世界卒中日”,醫生提醒:近年來,醫院神經内科接診了不少因頸部按摩不當導緻的頸動脈夾層患者,市民應引起重視。

按摩後突發不适,竟是急性腦梗死

今天,記者在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内科見到正在接受治療的曹先生。他平時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幾天前因肩頸不适,到一家按摩館做了一次頸部按摩,剛做完感覺肩頸确實輕松了許多。兩三天後,曹先生卻突然出現右側肢體乏力、言語不清,被家人緊急送醫。

頸部按摩後39歲男子突發急性腦梗死,醫生提醒:這種放松方法暗藏危險

(患者曹先生在護士指導下做康複訓練。通訊員供圖)

經過一系列評估及檢查,醫生診斷為“急性腦梗死、左側頸内動脈血栓形成”,即腦卒中中的一種。在急診開通綠色通道予以靜脈溶栓後,曹先生的症狀稍好轉,右側肢體乏力和言語不清明顯改善。可是,幾分鐘後病情突然加重,右側肢體完全癱瘓。

醫院神經内科介入團隊開展急診全腦血管造影術,終于找到了患者“中風”的罪魁禍首:左側頸内動脈夾層。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曹先生逐漸康複,今天已能在攙扶下行走。

頸部按摩不當易中招,每年接診多例

腦卒中多見于中老年群體,常見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脂血症、吸煙、糖尿病、肥胖、房顫等。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近年來,45歲以下的青年人群中,頸動脈夾層導緻的缺血性卒中比例高達8%~25%。”神經内科主任醫師賀國華介紹,頸動脈夾層簡單來說就是頸動脈管壁的内膜“裂開”,引起血液在血管壁内堆積。血管壁上形成血腫而造成正常血管腔狹窄,引起遠端腦組織血流減少甚至消失,并可能導緻局部血栓形成并脫落至遠端,進而引發腦卒中。

頸部按摩後39歲男子突發急性腦梗死,醫生提醒:這種放松方法暗藏危險

(曹先生突發的頸動脈夾層。通訊員供圖)

除了一些先天性因素如血管纖維發育不良性疾病、煙霧病等容易引起動脈夾層以外,正常的頸動脈在強烈的外力作用下也可使血管壁内膜撕裂,引發頸動脈夾層。常見于頸部按摩、推拿,溜冰、打羽毛球、網球等運動,坐過山車等娛樂活動,甚至突然回頭等原因也可能引發頸動脈夾層。

賀國華提醒,近年來,到按摩院放松解壓的中青年人越來越多,醫院每年都會接診多例因頸部按摩不當導緻的頸動脈夾層患者。常見的表現為局部疼痛,臨床症狀與病變受累的血管部位有關,可引起肢體無力、口角歪斜、言語不清、黑矇或視力減退、視物重影等,嚴重時可緻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市民在出現早期相關症狀時就應該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最佳救治時機。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