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新母系社會”的出現

作者:馬如龍

21世紀以來,我國經曆了改革開放的曆史變遷,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着變化。女性逐漸走出家庭,開始在社會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男女地位逐漸趨于全面性的平等。曾經女性對與男性乃至家庭的依附性也在減弱。女強人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詞彙,女性漸漸的實作了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獨立。而男性這開始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躺在幾千年前祖先的功勞簿上吃老本,認為女人就是女人,離不了男人。不可否認男性在體能和生理上的優勢,着實是女性不可比拟的。糾正一下,我寫這一段并不是想挑起男女權力的争奪戰,也不是想讨論男女離開誰也能過的可能性。

回歸主題,“新母系社會”,簡單來說,就是指男性在家庭中隐身,女性獨自或者大多數時間獨自照顧孩子,家裡老人,還要上班工作的現象。(俗稱“喪偶式婚姻”)

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在家庭這個機關中消失了,社會的壓力,家庭的壓力,工作的壓力,沒玩沒了的應酬,繁雜生活使他們失去了對家庭的熱情,漸漸的變成了一台賺錢的機器。越來越少的頭發,越來越高的血壓,來自家庭無休止地抱怨,心中煩悶的時候扔出一句“我每天在外面多辛苦,你知道嗎?回了家你還對我抱怨。”無奈,無奈,還是無奈... ...

大多數人在不停的争吵中,換來的是一本嶄新的離婚證。問題到底出現在了那裡?

錯誤的原因第一條,夫妻兩人的脾氣太爆。不要試圖反駁,表面原因也是原因。更深層次的我覺得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人的因素;二、社會的因素。

男女雙方的換位思考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重要,說到底是因為,彼此雙方不了解,不了解對方有多累,多不容易。解決的方法也簡單,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或者彼此身份互換感受一下,隻有感同身受,才能公平的做到桌子上好好聊聊。

不得不承認今天社會的發展确實是日新月異,國家的經濟也在飛速發展,可這背後是無數人默默付出的結果。網絡新媒體的日益發展,雖然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助力,但是同時也使人們的焦慮感越來越重,人心躁動,很難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做事。可我們不能因嗫廢食,徹底關閉網絡。我們需要的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回歸現實世界,多做一些實事,一些腳踏實地事,我們隻有以一個清醒的頭腦去理智的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才能獲得自我的價值和意義。

最後我想說的是,作為80、90一代,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希望能多給一些假期和時間陪陪家人,畢竟人生不隻有生活,還有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