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解析銀狐為何屢變陣 鄭智替身依舊是替身

作者:光明網

中原標準時間1月7日,在2019年阿聯酋亞洲杯小組賽首輪的一場焦點戰裡中國男足國家隊最終2比1逆轉戰勝吉爾吉斯斯坦隊,如願取得本屆賽事的開門紅。不過就比賽過程而言中國男足的表現顯然無法令人滿意,不僅進攻端缺少章法,而且裡皮的變陣一度讓國足在場上變得更加換亂,好在意大利人還是在中場休息時進行了自我糾錯,再加上幸運女神的眷顧,最終球隊才得以在首戰全取三分。

本場比賽國足的陣型站位是在不停地變化和調整,而最值得關注無疑是中前場的球員站位。開場之後基本是在442和433之間進行切換,進入首發陣容的張呈棟與金敬道分居兩個邊路,而武磊和郜林則被放在了中路的位置。不過随着比賽的深入,金敬道從左路換位到了右路,随即張呈棟進行内收,武磊和郜林的間距就此拉開。應該說裡皮原本的計劃是充分利用場地的寬度,并且增加正面面對對方球門的前鋒人數,但開局階段中國隊并沒有能夠搶占進攻的主導權,相反中路面臨着巨大的出球壓力讓場面陷入被動。這種情況下金敬道去到右邊與郜林好武磊形成前場三叉戟,内收的張呈棟增加了中場中路的人數來提升對抗能力,不過實際上這樣的臨場變化并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

結果上半場比賽剛剛進行過半,裡皮便做出了換人調整,當于大寶替補金敬道登場之後,國足的陣型開始變成343。張琳芃内收至中後衛位置,而張呈棟則與劉洋落位成兩個邊翼衛,不過由于在變陣之後這兩名球員的前壓幅度有限,是以在随後的很長時間裡中國隊的陣型更像是排成了523,此時池忠國和吳曦坐鎮中場,于大寶頂在鋒線中路,武磊和郜林向着兩側拉開。這樣的變陣并沒有改變球隊中場控制力不足的問題,相反将由守轉攻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通過增加防線人數的方式提升防守的橫向寬度,并且由中後衛和雙後腰來提供中路防守的厚度,在進攻端則幾乎完全交給了于大寶、武磊和郜林三個前鋒,當後場完成斷球之後基本上不在中場進行過渡,而是直接去找鋒線隊友。

可以明顯看出無論中國隊的陣型站位如何進行調整,球隊的進攻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毫無章法可言,既沒有明确的體系支撐進攻套路的使用,也無法保證參與進攻的人數。開局階段其實就可以明顯感覺到中場與鋒線的脫節,試圖從兩個邊路發起進攻也沒有任何的效果,而當變陣為三中衛陣型之後,兩個邊翼衛卻無力參與進攻,國足完全是在以五後衛去面對吉爾吉斯斯坦隊這個對手,而池忠國和吳曦幾乎連串聯的作用都很難起到。當進攻的發起跳過中場直接依靠後場和前場的直接連線來尋找機會時,面對對方防線并沒有留出足夠身後空當的情況下,中國隊想要依靠三名前鋒收獲進球無異于天方夜譚。毫無疑問裡皮無論是賽前的戰術安排還是随後的陣型調整都并不成功,甚至變陣為五後衛的選擇相當失敗,好在中場休息時意大利人還是及時完成了自我糾錯,國足易邊再戰之後重新回歸四後衛陣型,而蒿俊闵的登場終于讓球隊擁有了進攻的銜接者。

不可否認中國隊在下半場的表現确實要好于上半場,畢竟以這批國腳的個人能力駕馭四後衛陣型确實要比三中衛從容得多,而蒿俊闵的存在為中場提供了進攻的組織,國足的進攻有了更加明确的出球線路。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如果不是對方門将在防守角球時的低級失誤送給中國隊一個進球,國足是否有足夠的辦法将比分扳平還是個未知數,也正是比分的變化讓雙方球員心态都發生了變化。而伴随着對方體能的明顯下降,國足的整體陣線開始有了前壓的機會,并且在終場結束前完成了比分的反超,如果更客觀一些也許我們可以說今天運氣确實是站在了中國隊這一邊,而就球隊的實際表現來看其實并沒有多少值得稱贊的地方。而從防守角度來看,其實以吉爾吉斯斯坦隊的攻擊火力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給國足帶來多少考驗,但中國隊還是暴露出了在大禁區弧頂附近漏人的老毛病,那粒失球也正是源自與此。

當然我們說這場亞洲杯首秀國足并不是自己的最強陣容,畢竟隊長鄭智因為停賽隻能作壁上觀,而隊内目前其實也并沒有真正能夠取代他作用的球員,但必須承認的是中國隊目前的問題并不是多一個鄭智就可以解決或者說将發生質變的。或許如果有鄭智在場上中國隊在進攻梳理方面不至于無人可以信賴,而在裡皮想要臨場變陣三中衛的時候可以通過鄭智的回撤落位而顯得不那麼機械。不過就本場比賽的情況來看裡皮和他的中國隊很難講真的已經對本屆亞洲杯做好了準備,這種準備并無關集訓時間的長短,而是取決于對于自身定位以及對對手的分析,包括在技戰術方面我們是否真的已經擁有了可以熟練掌握的體系。無論如何取得開門紅的結果算是為國足開了個好頭,但是想要在本屆亞洲杯走得更遠恐怕并不是件多麼樂觀的事情。(鮑文龍)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