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8日,平安、國壽于當日股市收盤後相繼釋出2021年三季報,基本定調全年業務走勢。從二者的表現來看,在某些核心名額上保持了步調的基本一緻,個人代理人人力同比降3成左右;新業務價值下滑也達到2成左右;就歸母淨利潤而言,國壽表現略好,同比增長3%,平安則下跌超過20%。
盡管從業務表現來看,轉型形勢依然嚴峻,但從資本市場的反映來看,壽險業的利空或許已經出盡,因為就在平安釋出三季報後的第二天,諸多券商依然給出了買入、增持甚至強烈推薦的評級。

三季報出爐,國壽、平安人身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同比降20%、18%
10月27日、28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相繼披露三季報。
營業收入方面,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表現“一升一降”。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作營業收入7277.11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第三季度實作營業收入1751.10億元,同比下降1.5%;
而中國平安前三季度營業收入9046.29億元,同比減少1.36%,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 2689.8 億元,同比下滑6.3%。
在利潤方面來看,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表現同樣是“一升一降”。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作歸母淨利潤485.02億元,同比增長3%;而中國平安歸母淨利潤816.38億元,同比下降20.8%,主要受華夏幸福相關投資資産進行減值計提等調整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就單季度來看,中國人壽三季度淨利潤也有所降低,受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影響,其歸母淨利潤75.27億元,同比下降54.5%;同期,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三季度,中國平安實作歸母淨利潤236.33億元,同比下降31.2%。
雖然歸母淨利潤下滑,但中國平安實作歸母營運利潤1187.37億元,同比增長9.2%。值得注意的是,受新業務增速下滑、保單繼續率波動、去年同期新冠肺炎疫情下客戶理賠減少帶來的賠付差較高等因素影響,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作營運利潤736.84億元,同比下降2.3%。
從總保費收入來看,中國人壽保費增長乏力,中國平安則陷入負增長困局。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作保費收入5534.37億元,微增1.8%。其中,續期保費達3922.01億元,同比增長6.4%。短期險保費達679.45億元,同比增長1.6%,尚未披露新單保費明細。
從近期中國平安披露的保費公告來看,前三季度,其實作原保險保費收入5913.4億元,同比降5.58%。
其中,平安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3645.35億元,同比降3.46%;平安産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993.43億元,同比降9.18%;平安養老原保險保費收入182.06億元,同比降16.38%;平安健康原保險保費收入92.56億元,同比增24.09%。
從人力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個險銷售人力雙雙受挫。截至9月30日,中國人壽總銷售人力105.2萬人,較2020年同期166.2萬人縮減36.7%。其中,個險銷售人力98萬人,較2020年同期158.1萬縮減38%。
截至9月30日,中國平安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為70.62萬人,較2020年同期104.85萬人同比下降31%。
代理人數量的大幅下滑,嚴重拖累公司同期新業務價值。前三季度,中國人壽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19.6%,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352.37億元,同比下降17.8%。
投資端,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作總投資收益1656.95億元,同比增長12.8%,總投資收益率為5.25%;淨投資收益達1392.03億元,同比增長13.4%,淨投資收益率為4.40%。截至三季度末,中國人壽總資産為4.7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3%。
截至9月30日,中國平安集團總資産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10.08萬億元,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近3.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約3%。前三季度,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淨投資收益率為4.2%,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7%,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多家券商給出積極評級,壽險業利空已出盡?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一則消息,今年7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預計10月進入拉尼娜狀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加上去年冬天延續至今年春天的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大機率成為一個少見的“雙拉尼娜年”。這意味着,今年的冬天,仍将是一個寒冷的冬天。
這與當下國内壽險業的境況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共振,就巨頭險企國壽與平安在前三季度的表現來看,這種情況已經顯而易見。兩大壽險巨頭的表現成為這個保險業寒冬最真實的寫照。不過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最艱難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
中國平安27日釋出三季報,10月28日,其港股一度下跌超過3%,最終收于58.35港元,下跌2.42%;A股最終收于51.3元,下跌0.68%。
其實由于業績疲軟,中國平安股價今年以來一直表現低迷,其中A股股價更是一度跌破50元大關。截至28日收盤,中國平安A股股價已經累計下跌約四成,H股情況也類似。
與之相伴随的是市值的大幅縮水,相較高點時的A股的1.6萬元市值,如今隻有9000多億元。
不過,或許對于當下的資本市場而言,中國平安的利空已經出盡,有統計顯示,最近90天内共有23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20家,增持評級3家;過去90天内機構目标均價為73.67。
而就在三季報釋出後,多家機構仍給出買入、增持甚至強烈推薦評級。其中,光大證券預測,中國平安2021年歸母淨利潤1435億元,同比将增長0.28%。
中國人壽的情況也類似,29日資本市場會針對其三季報作何反映也值得關注。而中國人壽A股股價相較上年末也已經跌去18%,H股累計跌幅也已經超過了14%。
可以看到的是,兩家公司都在為推進轉型而繼續努力,在三季報中,中國人壽表示,随着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多元”銷售布局持續深化,公司堅持走有效隊伍驅動業務發展之路,壓實隊伍規模,強化基礎管理,夯實隊伍高品質發展根基。
平安壽險則表示,将深化代理人管道轉型,同時推動銀保、電網銷等多管道協同發展。其中,代理人管道方面,将進一步推動代理人隊伍分層經營。一是持續完善績優體系,夯實基礎管理,整合公司資源賦能鑽石隊伍;二是通過數字化、标準化管理強化營業部經營水準,提升隊伍收入,穩定潛力隊伍;三是通過實施“優+”招募培育計劃逐漸提升優質新人占比。
平安認為在國内外經濟環境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公司業務發展蘊藏着新的長期機遇。一方面,居民健康意識、醫療管理及養老服務需求逐漸加強,對保險、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消費需求不斷釋放,公司金融保險業 務發展空間廣闊;另一方面,在政策和科技的持續推動下,數字化轉型需求日益旺盛,公司加快在金融、 醫療等領域模式創新,賦能業務增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