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

</h1>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茶,是我國目前儲存下來的唯一一種以蒸汽殺青的針形綠茶,該制作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目錄。早在清朝時期,恩施玉露就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并被列為清代名茶。

· 恩施玉露曆史 ·

恩施玉露,自唐時即有“施南方茶”的記載,1686年,《清一統志》記載:清康熙年間,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蘭姓茶商,壘竈研制,所制茶葉,外形緊圓、堅挺、色綠、毫白如玉,故稱“玉綠”,後“玉綠”被征為官衙禮品,進貢到朝廷,獲當朝皇帝“勝似玉露瓊漿”之盛贊。在恩施方言中,“露”與“綠”是同音字。于是,恩施“玉綠”,漸漸演變成恩施“玉露”.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到晚清至民國初期,為茶葉發展興盛時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改鍋炒殺青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正式名為《玉露》。1945年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名揚于世。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産地 ·

清同治年《恩施縣志•地理志》裡記載,湖北恩施是雍正皇帝恩賜于施縣之意。

恩施玉露茶的制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日本仿效的是湖北恩施玉露茶的蒸青方法。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湖北省恩施市東郊,有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聯,倚江崛起,是恩施玉露的主要産地五峰山。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朝夕雲霧缭繞,山下為滔滔清江環抱;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山坡緩園,峪地平闊,砂質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環境,不但促進了茶樹健壯生長,而且茶樹代謝旺盛,内含葉綠素、蛋白質、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特别豐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特征·

恩施玉露是最完整的保留唐宋年間盛行的蒸青工藝的蒸青綠茶,選用葉色濃綠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鮮葉經蒸汽殺青制作而成。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對采制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勻整,緊圓光滑,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白毫顯露,色澤蒼翠潤綠;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甘醇,葉底嫩勻明亮,色綠如玉。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三綠”:茶綠、湯綠、葉底綠,為其顯著特點。日本自唐代從中國傳入茶種及制茶方法後,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綠茶,其玉露茶制法與恩施玉露大同小異,品質各有特色。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其外形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如針,色澤蒼翠綠潤,沖泡芽葉複展如生,初時婷婷地懸浮杯中,繼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湯色嫩綠明亮,如玉露,香氣清爽,滋味醇和,葉底嫩綠。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等級

綠茶 | 完整保留唐宋年間工藝的茶 --- 恩施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