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閑在家刷劇,重溫了星爺的大話西遊,看到裡面說到"盤絲洞"和"盤絲大仙",我老公的吃貨人設就上線了。聽到盤絲餅就想吃千絲餅了,找了個吃貨老公當然得自己寵下去,這就得安排上。

千絲餅的叫法不同,有叫盤絲餅的,還有叫金絲餅的,我覺得金絲餅這個名字最好聽了,輕輕一扯千絲萬縷,明顯的外脆例軟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一般小吃店的金絲餅的這個絲都要更細一些,像我們平時家裡沒有那種專業切絲的工具隻能用傳統的菜刀來代替了,是以拉出來的絲是偏粗一些的。
做金絲餅最重要的就是饧面了,面團充分的饧到位松弛到位才能乖乖的配合你進行下一步操作,當然這也是做面食的要點,幾乎所有的面食都需要"饧"。
<h1 class="pgc-h-arrow-right">金絲餅</h1>
【食材:】面粉400克、食鹽4克、溫水250克
【制作:】
1、面粉裡添加食鹽,用溫水和面,攪拌成面絮之後,先簡單的揉成面團,用保鮮膜覆寫密封饧面10分鐘,然後繼續揉成一個光滑稍軟的面團,再次密封松弛至少40分鐘以上。
2、面團饧好了,案闆上撒一些幹面粉防粘,取出來面團不要揉,直接整理成長條,下大小均勻的面劑。
3、依次把每個面劑按扁,擀成一張薄的長方形的餅皮,擀的時候注意撒幹面粉防粘,盡自己最大程度擀薄即可。
4、擀好之後再餅皮表面刷一層食用油,撒少許食鹽調味,也可以替換成椒鹽或者五香粉之類的調味料,用刀把餅皮切成細長條,當然是越細越好,切好之後把所有的長條向裡推成一塊,蓋上保鮮膜松弛,這時候繼續做下一個面劑。
5、所有的面劑都處理好之後,開始操作剛才第一個做的劑子,把面劑稍微扯長,兩隻手分别捏住兩端向裡卷,卷的時候邊扯邊拉伸,最後卷起來上下疊在一起輕輕按扁,這個劑子就做好了,做好一個劑子就用保鮮膜蓋上儲存一個,然後繼續操作下一個面劑。
6、平底鍋中小火預熱好之後,再刷油。做金絲餅要多放一些油,下餅胚,全程中小火蓋上蓋子烙。底面有些上色之後翻面,烙到兩面金黃的時候用兩個鏟子擠壓打一下層次出來,繼續烙到熟透就可以出鍋。
金絲餅做起來挺簡單,隻要耐心做下去,很容易就能成功的。表面和底部都是脆脆的,這裡接觸油的面積大是以吃起來嘎嘣脆口特别香,内裡是松軟勁道的,帶有一些鹹香味,完全不油膩,整體一口下去的口感就是脆軟交錯,香酥縱橫,味道超美!
如果用電餅铛烙餅的朋友,一樣也是先把鍋子預熱好多刷油,不建議上下層一起加熱,烙的時候可以用透明的蓋子蓋在電餅铛上,這樣可以看到餅的具體變化,能及時操作,烙出來不至于太硬。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哈有話說:</h1>
❤ 面團的含水量很大,超過了60%,第一次添加完水揉面的時候會有些粘手,這裡先簡單揉成團,開始密封饧面10分鐘,這一步的操作主要是為了讓面團裡的面筋自己形成,大概10分鐘左右的時間再去揉它,就會變得不粘手而且又能很簡單的把面揉勻揉光了。
❤ 面團揉好之後饧面最少要饧40分鐘,如果面團饧的不到位,等下一步操作的時候會出現擀餅皮邊擀邊往回收縮的現象。
❤ 饧好的面就不要繼續揉了,試想一下本來經過40分鐘的休息面團已經放松了,這時候你再去揉它,就容易讓它緊張起來,自然後面的工作就不配合你了。
❤ 熱鍋涼油烙的餅好吃,還有個原因是鍋子充分預熱好再刷油烙,這樣餅上色均勻漂亮。
❤ 一定要多放油烙,這樣才會出現外脆裡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