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綠色
綠色代表着明媚、鮮活、自然,有利于穩定心情和減緩緊張,與其他顔色的食物一起攝入則效果倍增。
①大麥青汁
大麥青汁是以長到20至30厘米的大麥嫩葉為主要原料,将大麥幼苗打成汁或幹燥成粉制成的飲品。其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鈣、鎂、磷、鐵、硒、膳食纖維等。

大麥青汁
營養學家發現,植物青汁不僅含有豐富的葉綠素,更含有比其他成熟植物更豐富的黃酮類物質,适用于每天新鮮蔬菜攝入不足,需要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和便秘的人群。與單純的益生元、益生菌産品相比,大麥青汁不僅能夠改善便秘,還能夠補充營養。
②抹茶
抹茶(Matcha) (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于中國隋唐,将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儲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幹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抹茶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為茶多酚、咖啡堿、遊離氨基酸、葉綠素、蛋白質、芳香物質、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鉀、鈣、鎂、鐵、鈉、鋅、硒等近30餘種。
抹茶
抹茶富含抗氧化劑,能緩釋能量,是以越來越多的人們将其應用于功能性産品中。随着年輕一代購買力的進一步增加,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結構正在發生轉變,新時代的消費者希望他們所購買的食物和飲料具有健康的功能屬性。抹茶含天然咖啡因,咖啡因能帶來能量,但與咖啡和能量飲料不同的是,抹茶中的咖啡因不會讓人感到緊張,起到能量緩釋作用,讓飲用者更持久保持活力充沛。抹茶中的L-茶氨酸與天然存在的咖啡因相結合,可提供消費者關注的持久天然能量,它将成為能量飲料的一種天然替代品。L-茶氨酸還是一種天然的情緒助推器,能緩解壓力,為消費者帶來良好情緒。
據了解,全球抹茶需求總計約12000噸,目前全球抹茶生産總産量約4000—5000噸,缺口7000—8000噸。除了做甜點的店鋪會推出抹茶口味的單品之外,越來越多主打抹茶的品牌開始不斷興起,更多延伸應用于功能性食品中。
經過精緻處理後的抹茶顔色綠,苦味輕,還略帶青草氣,超微工藝促使營養吸收更充分。滿足消費者追求顔值和營養的健康訴求。
03 藍色
藍色代表着靜谧、冷靜,能産生一種安靜的效果。Pantone公司在2020年初就将“經典藍”列為今年的流行色彩。該公司指出,“永恒而持久的藍色……簡潔而優雅。”該公司之是以選擇它的原因在于經典藍色彰顯了公司對可靠和穩定基礎的渴望。
①藻藍蛋白
藻藍蛋白是可食用的天然藍色色素,是從螺旋藻中提取出的一種純天然的食用色素。藻藍蛋白是自然界中少見的色素蛋白之一,不僅顔色鮮豔,而且本身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蛋白質,也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原料。它是美國FDA認可的天然藍色色素。歐盟已經将藻藍蛋白列為彩色食品原料,其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不受限制。中國GB 2760食品添加劑目錄也把藻藍作為天然的着色劑允許使用。其具有營養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
藻藍蛋白酸奶
藻藍蛋白被形象地冠以“鑽石”的名譽,可用于冰淇淋、糕點、果凍、糖果、口香糖、甜點蛋糕等着色,也可作為功能原料應用于功能食品和藥品,尤其以植物性飲料的形式,會為世界帶來友善的功能性植物蛋白營養。
05 黃色
黃色可刺激神經和激發能量,對集中精力和提高學習興趣有幫助。黃色色調就像太陽一樣,是來自大自然的希望之色,傳達着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會讓人的心情豁然開朗,明快愉悅。
①葉黃素
葉黃素(Lutein),是一種脂溶性色素。它存在于一般的綠葉蔬菜及黃色、紅色的蔬菜水果中。它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常被稱為“隐形的太陽鏡”。
葉黃素來源
人體内無法合成葉黃素,必需進行外源性攝入,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葉黃素也會不斷的流失,日積月累就會導緻人體缺乏葉黃素,眼睛就失去了保護。作為護眼補充劑,葉黃素經常和玉米黃質、藍莓粉、越橘提取物等搭配使用。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
②β-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為主要的維生素A源物質,主要有a、β、γ三種形式,其中最為重要的為β-胡蘿蔔素。食物來源主要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蘿蔔、南瓜、芒果、橙子、橘子等柑橘類水果、枸杞等。 其中胡蘿蔔中β-胡蘿蔔素含量約占80%。
胡蘿蔔
③姜黃素
姜黃素是近年來功能食品和補充劑的熱點原料,在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旗下的PubMed資料庫顯示,近5年來關于姜黃素的科研論文就有5500多篇。
姜黃素
早在兩百多年前,人們就從姜黃中提純出了姜黃素,21世紀初期,随着分子生物學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姜黃素作為天然提取物在醫學領域的研究迎來了突破性的發展。
06 紫色
受社交媒體的驅動,以紫色為代表的超級食品受歡迎程度明顯增加,不管是在餐廳菜單,還是食品和飲料配料表中,包括紫甘薯、紫胡蘿蔔、紫花椰菜和黑米。還有許多傳統紫色食物,如葡萄、黑莓、櫻桃、無花果、紅洋蔥、紅甘藍、葡萄幹等,這些都被廣泛使用。
多數天然紫色食物含有花青素,被稱為“超級食品”。作為食物中稀少的顔色,紫色被越來越頻繁地應用到食品飲料中。英敏特市場資料顯示,2012年至2018年間,全球釋出的紫色食品飲料産品上升了126%。不管是單獨使用,還是和其它色彩混搭使用,紫色都具有很多的應用優勢。
①接骨木莓
接骨木莓在西方有上千年的食用曆史,傳統上,接骨木的漿果被用作食物(接骨木果酒和餡餅)。接骨木莓因富含花青素及維生素C,在近年歐美的天然草本膳食補充劑市場大受歡迎,它已成為家裡一年四季常備的膳食補充劑。
接骨木莓
接骨木莓含有多種天然的成分物質,包括各類黃酮、花青素、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等。其鐵、磷、維A維C的含量在莓果類食物中遙遙領先,富含接骨木莓的食品或制劑很多,有軟糖、壓片糖果、果凍、口服液、飲料、補充劑等。
②巴西莓
巴西莓又名阿薩伊,是生長在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生命之樹”巴西莓棕榈樹的果實。當地人種植以采摘其棕榈葉和果實。巴西莓的學名“蔬食埃塔棕”源于巴西葡萄牙圖皮語“wacai”一詞,意思是出水或流淚的水果,深紫色的大核果實含有大量抗氧化物和氨基酸。
巴西莓(阿薩伊果)
巴西莓漿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花青素以及一些維生素、礦物質、植物甾醇和生果中少有的必需脂肪酸(Omega3,Omega6和Omega9三種脂肪酸),幾乎不含飽和脂肪,它還集合了紅葡萄酒和橄榄油中所含的營養精華,卡路裡低,富含膳食纖維,鈣和多種維他命。
巴西莓十分可口,吃起來就像黑巧克力一樣,市場上巴西莓的産品很多,除了鮮果和現制果醬外,還有各種不同的劑型的市售産品,像膠囊、粉狀(凍幹粉,熱幹粉)、壓片糖果、果汁、酵素等。
③野櫻莓(黑果腺肋花楸)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也叫野櫻莓,屬于薔薇科花楸屬的腺肋花楸,是集食用、藥用、園林和生态等價值于一身的珍貴樹種。野櫻莓果實果實中花青素、黃酮(鮮果含量高達0.25%-0.35%)、多酚是已知植物中含量較高的效。
野櫻莓(黑果腺肋花楸)
我國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第10号公告正式準許黑果腺肋花楸果為新食品原料。
更多精彩資訊,敬請關注植提橋公衆号(Herbridge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