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普洱茶的真假判斷一直是困擾普洱茶愛好的一個重要話題。高檔普洱茶尤其是老茶和名山名寨古樹茶,由于數量稀缺,近些年價格越炒越高,于是造假者趨之若鹜,以假亂真謀取暴利。老楊玩茶十三年,發現身邊的茶友甚至是資深茶友和茶商,很多人深受其害。有些号稱每年上山收原料的茶商和老茶資深玩家拿出來品鑒的茶品也存在争議。

普洱茶真假的判斷隻要針對兩方面,一是針對品牌茶特别是老茶的判斷,二是針對古樹純料茶的判斷。目前普洱茶真假的判斷尚無權威的、公認的判斷方法,也無相關的國家标準、地方标準和行業标準。老楊玩茶13年,2007年開始接觸普洱茶、2009年開始接觸普洱老茶,品鑒各類普洱茶茶品三、四千款,積累了一些普洱茶鑒定的經驗,逐漸摸索出了一些鑒定普洱茶真假的實用竅門,簡單歸納為“三看、一聞、一品、一稱量”。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一、看包裝</h1>

通過仔細鑒别茶葉包裝的方式是判斷普洱茶真假最實用、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普洱茶的内外包裝包含了大量的曆史資訊,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普洱茶的身份證。

普洱茶成品茶主要有緊壓茶和散茶兩種,其中緊壓茶主要有磚型、餅形、沱型、團形等幾種形狀。普洱茶緊壓茶的傳統包裝從裡到外一般有内飛、内票、外包紙、筒票、筍殼外包、大票等。散茶的外包裝主要有紙袋、紙盒、紙箱、木箱、塑膠袋、塑膠膜等單獨使用或複合使用。

不同的曆史時期,普洱茶的包裝印刷和材質有着較為鮮明的曆史特征。清末民初時期,雲南普洱茶産地的民間是私人制茶商号,印制茶品的内飛、包裝紙等包裝物大多采用雕版印刷(木闆印刷)。雕版印刷需要先刻制印刷雕版,雕版一般選用棗木、梨木。印刷時在刻好的雕版上塗以水性油墨,把紙張蓋在版上,用刷子輕勻地揩試,揭下來,文字和圖案就轉印到紙上。民國時印制茶葉包裝大多采用“植物油性油墨”、“水溶性油墨”和民間自制的油墨。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新中國成立後,中茶公司開始出品“印級茶”,普洱茶包裝漸漸加入了一些少量的藝術色彩,印刷技術已開始采用了小規模的平壓印刷機,實施單色機器印刷。普洱茶的外包裝用紙,除了沿用傳統手工土制綿紙以外,開始逐漸采用機制紙。“印級茶”的包裝設計簡單,外包棉紙中央有一個30美術體“茶”字上,“茶”字周圍再由八個的扁體隸書“中”字圍繞,設計創意俗稱“八中茶”,這是中茶公司的商标圖案。外包棉紙“八中茶”的商标外圍是由大半圈,上方從右至左書寫“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繁體宋體字組成,下方從右到左書寫“中茶牌圓茶”繁體美術字,設計分為繁體字版和簡體字版兩種。印級茶的外包裝常見的有紅色、藍色等幾種印刷顔色,其中紅色的被稱為“紅印”,藍色的被稱為“藍印”。

以1972年中國土産畜産進出口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成立為标志。從文革時期圓茶改名為七子餅,在1972年之後,國營茶廠生産的普洱茶餅,外包紙印有“雲南七子餅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間“茶”字以綠色為主,個别印紅、黃色“茶”。此時普洱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葉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廠自行生産,統稱“雲南七子餅”,如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黃印,88青餅等。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七子餅”時期,7542、7581、7572、7562、8582等經典唛号茶品均出自這一時期。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改革開放”時期,普洱茶的設計、印刷及包裝,添加了一些視覺藝術元素,印刷技術采用了壓凸印刷、浮雕感印刷,打造出了壓凸燙金套印的代表性茶品,有中國土産畜産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生産的“普洱方茶”等。“改革開放”時期,普洱茶的外包紙,除了沿用傳統手工土制綿紙以外,一般是根據茶葉外貿出口的要求,一些外銷茶品除外包紙外還加了硬紙盒包裝。

正是因為普洱茶成品茶的外包裝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規範性和時代特征,舉例,88青餅是1988年至1990年左右勐海茶廠出品的7542普洱茶,是以真品88青餅的大票、内飛、外包裝物必須符合當年勐海茶廠産品包裝的特征。是以我們可以通過核對茶葉的外包裝來鑒定普洱茶的真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外包裝不真的茶葉可以判讀為假茶。台灣、香港的茶商、茶人将自己發現并總結的普洱茶的包裝拍攝成照片并編輯成畫冊提供給茶友。這類茶書被一部分老茶愛好者奉為圭臬,作為鑒定老茶真假的工具書,鑒定老茶時對照畫冊判斷真假,還尊稱這類老茶畫冊為“劍譜”。

老楊曾經花重金專門收集過十幾本“劍譜”,并與曆史資料進行一一對照,發現這些普洱茶“劍譜”編輯整理并不全面,存在一些核對的錯誤。可以作為老茶鑒定的重要參考書籍,卻不能迷信為鑒定秘笈,完全按圖索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二、看幹茶</h1>

普洱茶在外包裝上需要标注茶葉的等級,經典唛号茶普洱茶的用料也有配方的等級規範,是以在行業内老茶幹茶的特征可以輔助判斷茶品的真假。大廠出産的茶品,外包裝标注的原料等級必須與幹茶的等級保持一緻,如果等級不一緻就可以懷疑該款産品是否是假貨。國營茶廠時期的經典唛号茶餅必須是符合配方要求的撒面拼配茶,這一特征可以從一個方面幫助我們判斷老茶的真假。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純料山頭古樹生茶,每一個山頭的茶葉在茶樹品種、氣候水土上各有不同,是以幹茶外形也會有不同之處。例如:倚邦古樹茶是中小葉種,反映在幹茶上就是外形較為細小。幹茶的外形也可以作為判斷山頭茶真僞的一個判斷因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三、聞茶香</h1>

愛茶的茶友都知道,茶香是茶葉品質判斷的重要标準之一。好茶一定要有好的茶香,通過聞茶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出新茶的品質。另外,雲南普洱茶的純料山頭茶新茶因産地、樹種等因素的不同,茶香也具有較為明顯的山頭特征。例如:景邁山古樹茶具有優雅的蘭花香,老班章古樹茶具有獨特的花蜜香等等。對于老茶我們不可以通過茶香來簡單判斷真僞,但是對于山頭純料新茶我們可以通過茶香的特征來判斷産地是否道地。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四、品茶味</h1>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介紹過:味覺因素是我們判斷茶葉品質和真僞最重要的标準。這一标準同樣适用于普洱茶真假的鑒定,特别适合于山頭純料生茶的真假鑒定。雲南普洱茶純料山頭古樹茶具有鮮明的産區特征,例如:景邁山古樹茶特征是澀底蘭花香,澀重于苦;昔歸古樹茶具有苦底蘭花香的特征,苦重于澀,還具有獨特的“菌香”;易武古樹茶具有湯香水柔的特征,苦澀均衡,花蜜香高揚,甘甜,湯感柔和;冰島老寨古樹茶具有“冰橙甜韻”或“冰糖韻”的特征,苦澀均衡,苦澀不揚,茶湯甘甜;老班章古樹茶具有花蜜香獨特,滋味醇厚飽滿,苦澀顯而均衡,茶氣感受霸道,回甘快,韻味悠長等等。我們掌握了雲南名山名寨普洱茶的山頭特點,再通過品飲加以對應就可以較為準确的判斷茶葉的産區是否道地。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另外,古樹茶樹齡長,樹形大,紮根深,芽葉營養物質更豐富,在成品茶口感上具有苦澀均衡協調、苦澀易化、滋味層次豐富、口感飽滿、生津回甘快、韻味悠長、身心感受相對較好等特征。多次品飲可以較為明顯的感受到古樹茶與台地茶的差别。是以,通過品嘗茶味也是判斷茶品是否是古樹茶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五、看葉底 </h1>

看葉底是判斷普洱茶老茶真僞的一種較為實用的方法。自然陳化的老茶葉底應該是色澤、轉化程度、發酵程度均勻一緻的;以拼配法造假的老茶葉底花雜、色澤不均、發酵程度不一,葉底花雜的老生茶多半真僞存疑。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六、稱重量</h1>

普洱茶老茶的重量随着歲月的升華而适量減少,正規茶廠的普洱茶産品在重量上也有着較為嚴格的規範。是以,對于普洱茶老茶的稱重也可以成為判斷老茶真假的一個輔助手段。一般而言,老茶的重量應略小于産品标準重量。同時,無論新茶還是老茶,如果茶葉重量與包裝标稱重量有較大的出入,就要在鑒定時多加關注,綜合其它因素來判斷真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h1>

普洱茶老茶被奉為“可以喝的古董”。是以,對于普洱茶老茶的真僞鑒定就可以采用古玩鑒定的方法。傳世古董的鑒定非常重視傳承有序。老普洱茶的鑒定同樣需要探究老茶傳承流轉的曆史,盡可能做到來曆清晰、傳承有序。對弄不清楚來曆的老茶或是無法與史料相對應的老茶必須多加甄别,不能輕易下結論,要多方面求證,不留一絲疑惑。不留一絲疑惑才能降低普洱老茶鑒定“打眼”的機率,避免收藏中不必要的損失。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6">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h1>

普洱茶真僞的判斷難度較大,需要綜合各因素來判斷才能較為準确的判斷普洱茶品的真僞。對于普通茶友而言,各類茶品的鑒别最好堅持采用“三看、一聞、一品、一稱量”的方法綜合判斷。普洱茶茶品的鑒定必須要“上手”,面對實物鑒别,通過品飲鑒定。在普洱茶老茶圈子中,所謂的“專家”多為茶商,茶商由于無法撇清利益關聯,其對茶品的介紹、鑒定難保完全的客觀公衆。我們在鑒定老茶時,需要學會排除外在的幹擾,細究産品的每一個細節與疑問,弄清楚每一個問題,不留疑惑。

普洱茶鑒定雖難,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但是如果茶友們能堅持“三看、一聞、一品、一稱量”,綜合判定茶品的真僞,多交流,相信大家很快就能掌握普洱茶鑒定的正确方法,做到明明白白喝普洱茶。

怎樣判斷普洱茶的真假?一、看包裝二、看幹茶三、聞茶香四、品茶味五、看葉底 六、稱重量七、老茶必須“傳承有序”八、綜合判斷,不迷信權威,不留疑問

撰文:楊晟坤

編輯:阿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