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漢區萬松園路國小,4位教師走進教室,共同為學生們帶來一節特殊的思政課。
課堂上師生互動讨論。長江日報記者劉嘉 攝
一節40分鐘的思政課裡,4位不同學科的老師先後走上講台,共同為國小生講述中國共産黨百年光輝曆史。5月17日,江漢區萬松園路國小黨支部開展了“黨史教育進課堂 紅色約定促成長”主題教育,該校4名黨員教師在五(2)班共同執教《從紅船到巨輪》,用一節特别的思政課對學生開展黨史教育。
一節思政課4位老師上
多門學科融合成一節課
“同學們,看到圖檔上這艘停泊在湖面上的船隻,你想到了什麼?”這節特别的思政課上,首先走上講台的是萬松園路國小思政教師羅璟。她在螢幕上展示出一張圖檔,向同學們娓娓道來:嘉興南湖的小船就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領航船,人們稱之為“紅船”。這艘承載着民族希望的小小紅船如今已變成滿載着14億中國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輪。
了解了紅船圖檔背後的故事,國文老師李曼走上台前帶領同學們“話說黨史”。“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她請學生為“()天()地”填空,以這些成語為線索,帶領大家了解中國共産黨不同曆史時期的曆程。師生們重溫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千年夢圓在今朝》等熟知的課文,講述了鐵人王進喜的故事,共同誦讀詩歌《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在無數藍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雙寶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數學老師王莎向同學們展示出一張《中國共産黨各個時期黨員總數統計表》。從1921年到2021年,黨員人數從50餘人增長到9191萬人,一路發展壯大的曆程都通過數字反映在這表格之中。五年級的數學課本中有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内容,王莎将中國在經濟、文化、醫療、教育和體育等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用統計圖方式呈現,帶領學生速覽百年來的輝煌成就,激發學生愛國愛黨的熱情。
“影”說黨史部分,教師何天姣從綜合實踐課程角度帶着同學們一起觀看兩段紅色經典電影《劉胡蘭》《邱少雲》。了解了兩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孩子們都深深感受到正是有了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前赴後繼、負重前行,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她告訴大家,共産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迹,取得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
上好大思政課
各學科中貫穿黨史學習教育
這節特别的思政課,讓學生鞏固了不同學科的知識,也從不同角度了解黨的百年曆程。學生李詩琪說,觀看故事影片後,大家被共産黨人甯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與胸中不滅的理想信念震撼了。“他們是黑夜中熊熊燃燒的火把,引領着中國人民走向勝利。”學生單尊卿也說:“中國共産黨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我們走向幸福生活。新時代的我們也要發揚這種精神,讓黨旗更加鮮豔。”
“多學科融合講黨史、在不同科目教學中貫穿思政教育,在萬松園路國小并不少見。”該校副校長吳琪介紹,學校積極響應江漢區創新學習模式,圍繞“四史”教育學習内容,在多學科參與、多角度切入的主題學習設計中,引領學生重拾峥嵘歲月記憶,共溫革命曆史情懷,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例如講解《圓明園的訴說》一課時,國文老師引領同學們賞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并觀看影片,開展《銘記與訴說》班級故事會;美術老師和資訊技術老師共同搭建平台,發起“雲遊博物、鑒賞國寶”,讓孩子們在“如果文物會說話”的鑒賞展示活動中當一次“國寶守護人”;音樂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重溫奮勇抗争的歲月,唱響《我的中國心》……“一次次體驗,一句句心聲,銘記曆史、奮發圖強的愛國情懷在孩子們胸中激蕩。”
據悉,這節4名老師共同執教的思政課還将被全程錄制,在全校播放,供全校師生共同學習。
專家說
江漢區積極建構“大思政”育人課程,圍繞“四史”教育學習内容,以思政課為基礎,開展多學科參與、多角度切入的“主題學習”實踐。這節課就是其中一個典型。4名老師将黨史學習教育内容融入不同學科之中,共同建構起一節有力度、有溫度的大思政課,以國小生能夠接受、樂于接受的方式引導他們愛黨愛國,将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江漢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江漢區教育局副局長饒雁
家長說
萬松園路國小的這節黨史課,形式多樣,讓孩子收獲很多。一節思政課,4位老師上,思政老師、國文老師、數學老師、綜合實踐老師分别從圖檔引入、成語故事、統計資料和英雄事迹講解,多學科融合,教育學生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各學科貫穿黨史教育,是一種創新模式,更能讓學生有感有獲。
——萬松園路國小五(2)班單尊卿媽媽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