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張大複《言志》

作者簡介:張大複(約1554--1630),名彜宣,字元長,晚号寒山子,又号病居士,蘇州昆山人。年十七,赴鄉試不中。至中年則棄之,以諸生授課,後以多病止。潛心古文,尤重東坡文章,獲其風骨。廣交士林,與歸有光、王世貞、陳繼儒等當時名儒相與交接。擅長以随筆形式寫日常見聞與生活瑣事,文筆清雅簡潔,靈動有韻緻。

本文:淨煮雨水潑虎丘,廟後之佳者連綴數瓯。坐重樓上望西山,爽氣窗外,玉蘭樹初舒嫩綠。照日通明,時浮黃暈。燒筍午食,抛卷暫卧,便與王摩诘、舒子瞻對面縱談。流莺破夢,野香亂飛,有無不定。杖策散步,清月印水,隴麥翻浪。手指如冰,不妨敝裘着羅衫外。敬問天公肯與友善否。

注釋:1、本文選自《梅花草堂筆談》。文章記述了雨後出遊所見之景,表達了高雅閑适的文人追求。2、淨:指雨水潔淨。煮:指雨水落地激起水花,似水煮沸一般。形容雨大。3、黃暈:模糊的黃色。

譯文:潔淨的雨水潑灑虎丘,雨後彩虹現,廟後彩虹之佳者連綴不斷。我坐在高樓上眺望西山,窗外空氣清爽,玉蘭樹上嫩綠的芽兒剛剛舒放。陽光照的人間通明,天空時時浮現黃暈。燒竹筍作午餐,吃完抛開書卷暫卧,夢中便與王摩诘、蘇東坡對面暢談。流莺清啼把我從夢中喚醒,野花野草的香氣四處彌漫,遊離不定。我拄着拐杖散步,隻見清冷的月光映在水中,田壟中的麥子掀起層層波浪,手指如冰,頓覺寒意,最好還是在羅衫外再套一件破衣裘。敬問天公,是否可以與我友善,使我長享此閑逸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