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華、毛振亞、毛振東三兄弟,可以說是小城石首的名人,特别是老大毛振華,更是全國知名的經濟學家,線上君有幸和毛氏三兄弟中的兩位同窗共讀了幾年中學,印象極為深刻,是以一直有一種想寫點東西的沖動,隻不過受文采所限,寫不出象樣的文章,隻能是就自己内心所想,信手拈來,僅供市民百姓和微友們圍觀,權當消譴打發時光,為大家忙碌的生活增添一點佐料……

老大毛振華
記得許多年前,線上君在以前的久合垸黃梅中學讀初一時,剛讀了幾個月時間,就因為參與競賽考試成績較好時被榮幸錄入團山中學讀初一,進而與毛振亞、毛振東同班共讀了三年的國中,湊巧的是三年時間,很長時間一直與毛振亞同一條闆凳而坐,是以交往較多,那個年代,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生活水準都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學習的壓力卻并不輕松,每天的早自習、晚自習能夠讓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印象之中,毛振亞與線上君的性格截然不同,性格活潑開朗,頭腦聰明,無論哪一門成績在班上都名列前茅,長期處于前三名左右的位置,那個時候的班幹部很多都是以成績決定,是以三年時間,毛振亞都基本上在擔任班長的職務,而線上君也許是受其影響,在班上的成績也算不上太差,最高的職位曾經擔任過數學科代表,也算是一生之中最大的官職了。
毛振亞的性格決定了他的言行舉止,三年時間他不僅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學習,也做了許多在學生時代不敢想象的事,他是當之無愧的領袖,帶領同學們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翻越圍牆進入團山電影院觀看免費的電影,帶領同學們到團山中學對面的農家偷瓜,帶領同學們一起在教室捉弄老師、同學等等,線上君因為同桌而坐,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他的跟班,做了許多許多的調皮搗蛋的事,那個時候的老師心中,對我們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成績,恨的是調皮。
記得有一次因為翻越圍牆偷看電影回校被抓現場之後,老師罰我們寫檢讨一百封,那種感受簡直令人想死的心都有,不過錯了就是錯了,依然還是照做。還有一次中午午休時作弄同學,拿一個臉盆裝一點水,将教室門打開一條小縫,将臉盆放在門上,本想讓同學推門而入時澆得渾身透濕,卻沒有想到最後澆到了老師,受到嚴厲的處罰。現在想起來這些惡作劇簡直令人不敢相信,換做是現在的學生,可能要被家長領回家中,或者退學處理也不為過,不過那個在那個年代,我們雖然受罰,卻依然不影響我們順利畢業,完成學業。
老二毛振亞
毛振東的性格似乎與哥哥毛振亞完全不同,倒是和線上君稍顯内向的性格有點相似,平時少言寡語,隻知道專心學習,但成績卻始終沒有哥哥好,也和線上君一樣,在班上隻能算是中等偏上的成績。但是從學生時代起,就可以看出,毛振東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辦事風格,都極為穩重,思維靈活,心思慎密,與哥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學三年,如果你不是因為哥哥毛振亞,甚至會忽略掉還有這樣一個同學。
這些性格就算是步入社會也變化不大,毛振亞始終是那種外向性格的處事風格,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特别善于溝通交際,而且人緣關系特别之好。毛振東則依然是一門心思做事業,從事任何事情都似乎遊刃有餘,顯得特别穩重。
對于老大毛振華,線上君其實并不熟悉,隻是在與毛振亞同桌學習之時,經常會收到他從武漢大學寄給毛振亞的學習資料,于是乎,線上君也自然而然地與毛振亞一起分享這些學習資料,甚至很多時候比起毛振東都友善許多,那個時候,内心之中隻有羨慕,能有一個在名校學習的大哥,真是擁有與衆不同的優勢,很多時候讓我們在學習上得心應手。
中考階段的線上君,和許多學生一樣,特别向往那種自由自在的社會生活,特别是在填寫中考志願之際,腦海之中簡直是一片迷霧,線上君那個時候特别相信毛振亞閑聊時的話語,提起那個時候的青山中學特别好玩,上半天課可以玩半天,一時頭腦發熱,自己第一志願竟然填寫了青山中學,結果沒有想到,從此與許許多多的國中同學們分道揚镳,到步入社會,忙于生活,也就少了許多的交往。
直到前些年從深圳傳回家鄉,有幸加入到昔日同學的微信群中,才悄然憶起那些年的學生生活,如今雖然能夠在網絡上聯系到許多昔日的同學,但是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生活,能夠真正聚在一起的時間依然不多。如今的毛氏三兄弟,更是成為石首名人,不僅在外有着自己的事業,更是在小城石首也有着瀾橋水岸等項目的投資,雖然一年總有幾次傳回家鄉,卻來去匆匆,行蹤飄忽不定,而線上君也忙于筆耕,甚少能抽出時間相聚。
回想起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歲月飛逝的背後,我們每個人都正在悄然老去,回想學生時代的生活,也許是一生之中最值得回味也是最美妙的時光,雖然銘刻在記憶深處,卻早已經光陰不再,杳如黃鶴。也許再過幾年,就真的隻剩下腦海中的印迹,陪伴着黃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