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中國唱詩班》是一部高分爆紅國産連載動漫,它以畫面精美、中國風格濃郁、故事動人而火熱。《相思》就是其中一部,但是卻隻有上半部分的劇情,下面我們就來講講整個故事以及結局。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王初桐與六娘的故事出自清代嘉定寶山文人毛大瀛的《戲鷗居詞話》。

書中寫說六娘本名陳湘萍,出身名門,才貌雙全,與近鄰王初桐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但随着年歲增長,王初桐與六娘皆已成人。王初桐寒窗苦讀,正打算考取功名。陳家父母卻嫌其家貧,阻攔六娘與他的來往,最後将六娘許配給了地方富甲,二人再難交集。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王初桐心灰意冷,将心思轉到讀書上,發奮攻讀,多次參加鄉試,卻無奈屢試不中,那時他已經三四十歲了。

轉機發生在一次戰亂中,清廷平小金川之亂,皇帝特開科招試,年四十八的王初桐終于一舉中士,名列二等。中士之後,他離開家鄉,帶着六娘留給她的一方元帕遠去赴官。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王初桐被授予四庫群書館的眷錄官,後又在山東為官,繼任甯海州同知。

王初桐為官期間政簡刑清,頗得民心。後又在濟南任上,深受山東巡撫伊江阿賞識,大學士阮元稱他為“江左人才淵第一,濟南名師更無雙”。 (資料源自網絡)

事隔經年,王初桐也已成家,夫人賢惠。但他心中仍對六娘念念不忘,是以與夫人的感情也十分寡淡。

嘉慶四年,王初桐緻仕還鄉,隐居方泰,著書立說。

而六娘這邊,丈夫放浪無檢,驕奢淫逸,将家産揮霍殆盡。

六娘為了生存,迫于無奈屈身于“勾欄”(古時雜技演藝場)。

初始她保持着賣唱賣笑不賣身的原則,但後來屈服于社會與生活,變成了賣身不賣藝。

就這樣苟延殘喘數年之後,六娘終于有了積蓄,能夠離開煙花之地。

她離開那些烏煙瘴氣的地方,獨居在槎水(即槎溪,南翔鎮别名)邊,修身養性,清貧閑适。

王初桐隐居的方泰與南翔相距不遠,王初桐偶爾會行舟水上,訪景觀情。

一日偶然,他恰巧行舟至于槎水之上,忽然聽聞熟悉的琴聲,旋即命船夫行舟靠近,想要查探一番。

王初桐與六娘終于再次見面。兩人互訴衷腸,互相了解對方處境,忍不住唏噓一陣。

那時的六娘已孑然一身,獨自生活。而王初桐卻已兒女成群,兩人再無結成夫妻的可能,于是便以兄妹相稱。

王初桐時常暗中資助六娘銀兩,兩人談文論詩,毫不在意流言蜚語,仿佛回到過去的日子。

六娘曾自畫一幅像贈與王初桐,意在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畫上寫着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佳人》中的詩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意指佳人孤高、遺世獨立。

王初桐收到畫,心中一動,在上面署“絕代佳人”這四個字,使之成為一幅珠聯璧合之作。

當時嘉定的文人圈中,有許多人都看到這幅畫,同情者紛紛在上面作詩題詞,卻毫無指責初桐和六娘之意。這幅畫一直流傳到京師。

京師許多文人雅士看到這幅畫,他們為六娘的命運歎息,又為她的才情與美貌折服。得知王初桐與六娘之間的事情,更是唏噓不已,歎息一樁美好姻緣一拍兩散。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中國唱詩班》裡令人落淚的故事《相思》,你可知後續結局?

全篇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六娘迫于家庭迫于生活,一生颠沛流離,令人悲傷;王初桐屈于貧窮限于暫無能力,但保持着高潔的品格,令人動容;王的夫人似乎成為了二人情感的犧牲品,但曆史并無綴叙,我這邊也不多評價,隻歎息命運不公,一個沒做好的選擇(指陳家父母),令幾個人的人生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悲兮歎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