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明三星鎮
三星鎮位于崇明島西部,總面積68.17平方公裡。鎮域自然景觀優美、農耕文化豐富,是遠近聞名的海棠小鎮、苦草之鄉。先後榮獲中國最美村鎮特色獎、中國最美村鎮50強、國家衛生鎮、全國綠化模範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示範鎮、上海市文明鎮等榮譽稱号。
近年來,三星鎮大力實施“+生态”“生态+”發展戰略,主動适應經濟發展新常态,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積極融入花博布局,為鎮域發展蓄能增勢,掀開一幅幅充滿活力的改革畫卷:全市第一家民營資本與集體經濟合資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營運、全區首家田園綜合體落地、崇明區首屆“鄉村振興·草帽論壇”舉辦、全國第三批農村綜合改革标準化試點啟動……三星鎮奮力在爬坡蝶變中展現新時代新作為。
展望“十四五”,三星鎮将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關于建設具有示範引領效應的世界級生态島的目标要求,堅持“生态立鎮、産業興鎮、文旅強鎮”發展思路,聚焦“一花、一草、一湖”由點到面打破産業發展瓶頸,立足實際深入挖潛産業新動能,加快發展品質、效率、動力變革,不斷增添引領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引擎。
未來,三星鎮必将成為鄉村振興的标杆高地、生态産業融合發展的示範高地、精神文化傳承塑造的傳播高地、科技助推高品質發展的創新高地和人民群衆安居樂業的幸福高地。
今年春節,三星鎮玉海棠景區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日均客流達2萬人次。
“國豔”海棠,素有“花中神仙”之稱。暮春時節,“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蘇轼曾寫有一首《海棠》:“東風袅袅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由此可見,世人對海棠的喜愛。
今年5月21日,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将在崇明舉辦。具備地緣優勢和資源禀賦的三星鎮主動融入花博布局,加快海棠花卉産業發展,推動好風景與好經濟“雙翼齊飛”。
4月9日,2021崇明海棠文化節将在三星鎮海棠苑開幕,這既是花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三星拓展海棠産業的重要契機。
在全鎮生态廊道建設基礎上,三星鎮按照一軸兩核心整體規劃,形成全域5500餘畝海棠觀光旅遊大格局,以“突出重點、差異發展、功能更新、區域平衡”的思路,統籌推進集旅遊、休閑、會展為一體的4大生态觀光基地——海棠花溪、海棠主題園、海棠左岸、棠上人家,初步形成海棠花觀賞型區域的關聯發展,着力打造華東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影響力最廣的海棠花觀賞地。
在10萬多株60多個品種的海棠裡,尤以“四品”為最,即垂絲海棠、木瓜海棠、貼梗海棠和西府海棠。以花興業,圍繞海棠,三星鎮着力打造23畝海棠盆景園、苗木基地及海棠工坊,延長海棠觀賞時段,延伸海棠觀賞價值,實作“賞花賞果賞造型”的全年宜遊目标,推動海棠展銷、藝術栽培、手工教育、文化傳承一體化發展,大力推進海棠果酒、海棠果脯、文創産品研發,進一步拓展海棠花卉産業鍊,形成更加豐富、更加多元、更具活力的海棠業态。
好風景、好經濟的最終目标自然是以花富民。三星鎮在重點區域加大民宿規劃和建設,放大花博帶動效應,發動老百姓種花養花,形成庭院特色海棠獨幕喜劇,增加村民收入。以海棠文化節為抓手,推廣普及海棠文化,全面提升海棠小鎮美譽度、三星顯示度、發展加速度,以海棠花的輻射帶動效應推動地區發展全面更新。
三星鎮人民政府鎮長陸華有感而發道,賞海棠花、品海棠酒,在漫天春光裡,放飛心情、沉醉自然,來我們鎮就可盡情體驗。
崇明苦草,家喻戶曉,房前屋後皆有種植,是稀有的崇明特産,已有數千年的傳承曆史。
關于崇明苦草的記載,最早見于明朝萬曆年間,當時被記為“益母草”,後經考證,實為黃花蒿的“另類”。據上海中醫藥大學調研發現,崇明島成為“長壽島”的秘訣與飲用苦草有一定的關聯。崇明苦草兼具藥用價值及保健作用,含有17種氨基酸、氨基酸總量占5.53%左右;具有清肝明目,利尿消腫,活血調經,調節血脂、血糖、高血壓,産後調養恢複元氣等功能。
日前,崇明苦草已正式獲批為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三星鎮計劃把苦草的地方優勢、功能優勢、市場優勢充分放大,推動苦草産業實作從無到有、從粗放到精細的發展。
做大苦草生産規模。以新安村、平安村為核心區域,以玉海棠科技園區為營運平台,采取訂單農業的生産方式,在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與農戶簽訂收購協定,推進全域苦草種植,形成規模化的苦草産業基地。目前,全鎮試點種植苦草近1000畝,預估活體産量可達30萬斤。
同時,積極聯合上海中醫藥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加強合作對接與科技研發,推進苦草成分溯源,以産學研融合發展做大苦草“金字招牌”。建立中試工廠中的房間,加強系列産品研發,初步形成苦草茶、棠姥鴨、苦草蛋等系列品牌,積極推進苦草藥膏、苦草精油、功能性飲料等産品的研發試驗,逐漸形成集苦草種植、收購、科研、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産業鍊條。
此外,三星鎮注重産業延伸,以“苦草”為基礎,進一步探索和研究康養産業發展,建立苦草養生體驗館,積極布局以苦草食補、藥補為核心,以苦草采摘、體驗為帶動的體驗型休閑型産業落地發展,打造中醫藥健康産業基地,為崇明高端綠色産業發展提供三星案例。
在三星鎮的核心區,原來廢棄的魚塘正逐漸煥發出新的容顔,它有一個新的名字“海棠湖”。一年來,海棠湖的施工如火如荼,因為,“海棠湖”就要“上新”了。三星鎮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計劃推廣“江海21号”大閘蟹養殖,打造海棠湖農旅實驗區。
“江海21号”是上海海洋大學教授、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成輝帶領的團隊,在上海市農委等機關支援下,曆時十餘年精心選育的新品種。該品種具有生長快、規格大、産量高等特點,在業内享有“大長腿、高顔值”的美譽。
王成輝介紹,“江海21”優選5母7公親本。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由于親本規格得到提升,遺傳純度和分子标記也得到了提升,内外兼修,海棠湖出品定非凡品。而且,“江海21”挑選的每隻親本都有專門編号,并建立了完整的基因庫,可對蟹苗進行追蹤。也就是說,人們品嘗美味的同時,對螃蟹的“前世今生”亦可了如指掌。
除了“江海21号”大閘蟹的生态養殖,三星鎮以玉海棠景區功能提升為契機,以海棠湖為核心,加強水體改造,營造水下草原、建構水體森林、打造水面群落,形成水清、草綠、稻黃、蟹肥、景美的新型生态示範區。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支援盤活農村閑置資産資源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鄉村民宿、新安老街等旅遊産業能級,打造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生态休閑觀光園區,形成集“遊養娛”為一體田園型生态濕地公園。
“以後,在海棠湖,春天賞花,夏天玩水,秋天觀景,冬日看雪。尤其孩子們在水裡玩泥巴、抓螃蟹,多惬意,仿若回到了無拘無束的少兒時光!”三星鎮新鄉賢施大鐘憧憬着。
近年來,三星産業的發展、環境的蝶變仿佛讓人們再次看到了那個流淌在三星人血液中不屈命運、頑強抗争的西沙田革命精神。上世紀20年代,以劉萬芳等為首的西沙農民發起了一場自發減租的鬥争,史稱“西沙田革命”,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贊揚,并記錄在《江浙農民的痛苦及其反抗運動》一文中。為了弘揚革命精神,在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三星鎮以“西沙田革命”為藍本創作了現代舞台情景劇《海棠花開》,通過重制曆史、立足當下,把三星人民近百年來抗争奮鬥、圍墾造田、新農村建設等奮鬥曆程展現得淋漓盡緻。《海棠花開》既是三星鎮紅色基因的傳承,也是海棠文化的升華。
海棠文化、紅色文化在三星融合發展的契合點就是學習傳承周總理夙夜為公、勤政為民的初心。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鄧穎超《從西花廳海棠花憶起》留給世人無盡思念。那綻放枝頭的海棠,不僅見證了周恩來與鄧穎超堅貞的愛情、純潔的革命友誼,也見證了總理不忘初心、夙夜為公的一生。
2019年,周恩來總理侄女、中共黨史文獻研究院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周秉宜受邀到三星鎮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活動,分“人民的總理”“溫厚的親情”“忠貞的愛情”“璀璨的遺産”四個章節,向大家講述了周總理的家風故事。
這是文化交融的開始,未來,三星鎮将主動融合紅色文化與海棠文化,講好傳承故事。籌建西沙風雲革命館,推進石信齋墓、朱顯谟故居、西沙田革命舊址等的維護,不斷拓展西沙地區紅色文化。通過保護紅色遺址、傳承紅色經典、開發紅色旅遊、追尋紅色印記,努力打造優秀紅色教育基地。挖掘和梳理海棠文化,以文化廳建設為基礎,不斷形成和豐富三星海棠文化核心,發揮名人效應,開展海棠節慶活動,講活文化故事,推動文化教育産業發展。
在新安村,随處可見粉牆黛瓦的江南民居,屋頂上整齊劃一地裝有太陽能光伏電闆。小院裡的“三小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也是一片生機勃勃。這都得益于村裡的“戶長”。
不同于市區的“樓長”,村裡“戶長”是三星鎮黨建“葉脈工程”的最小核心。以8到12戶村民為機關建立戶群,由一位戶長帶領大家,構成最小的自治網格。戶長制是“智慧三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崇明黨建品牌項目。
沈菊萍是新安村9隊的戶長,負責12戶人家的溝通、排摸和宣傳工作。在她下轄的12戶人家中,家家戶戶的情況她都清楚,每天,她都要挨家挨戶走訪一遍,了解各家情況,村裡河道治理、垃圾分類、鄰裡關愛、政策宣傳、重點工作的推進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沈阿姨都帶着戶組的群衆共同參與。是以,沈阿姨的家也是戶長之家,每月家裡都會迎來鎮上“海棠星播客”、文化藝術團等各類志願服務隊伍,群衆的需求、各色的志願服務在這裡有效對接。
在三星像沈阿姨這樣的戶長全鎮共有1001戶,1001戶戶長成為全鎮400多支志願服務隊的主體,形成“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的“黨建+微網格”特色服務模式,有效實作了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家園自己管、自己家園自己愛、自己家園自己護。
2021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交彙點上,面對長三角一體化和崇明加快世界級生态島建設的曆史機遇,三星鎮黨委書記張建國信心滿懷:三星鎮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上司下将充分發揚“三牛”精神,全力打造高能級生态、推動高品質發展、實作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着力推進活力三星、秀美三星、人文三星、智慧三星建設,加速實作三星的爬坡蝶變,以實際行動诠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
作者:付鑫鑫
編輯:邵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