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賀龍與娃娃“文藝兵”“西北戲劇學校”是如何在北京成立的?

1949年4月北平(京)解放初期,賀龍司令員為了解決“西北軍平劇院”演員的增補問題,訓示西北駐北平(京)的軍區辦事處在北平(京)招收學員和演員,一下子招收了近百名娃娃“文藝兵”。

作者 吳宗麟

<h5>

賀龍與娃娃“文藝兵”“西北戲劇學校”是如何在北京成立的?

</h5>

<h5>Takefoto供圖</h5>

賀龍與娃娃“文藝兵”“西北戲劇學校”是如何在北京成立的?

<h5>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平劇院少先隊建隊紀念照(第一排右起第五人為作者)</h5>

賀龍與娃娃“文藝兵”“西北戲劇學校”是如何在北京成立的?

<h5>西南軍區平劇院劇團、劇校演、學員在康藏高原原始森林留影</h5>

賀龍與娃娃“文藝兵”“西北戲劇學校”是如何在北京成立的?

<h5>康藏築路紀念章</h5>

賀龍和王震、李達同志曾親自到北平邀請、拜托平劇女名醜梁花侬代辦成立了“西北戲劇學校”。梁花侬任校長,李洪春任副校長;聘請了杜奎三、霍文元、錢富川、賈多才、孫盛文、陳世鼐、李盛蔭、朱盛富、劉博陽、薛廣福、唐長利、吳寶亭、李善卿、劉硯芳、陳麗芳、粱先慶、邢德月等著名演員擔綱教師任教,校址就是現在的北京北長街79号。它是解放初成立的第一個戲劇學校。

雖說招收的這些文藝兵大的才十幾歲,小的不到十歲,但因為他們大部分是梨園子弟,學校僅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排出了曆史劇《大名府》《天河配》《江漢漁歌》等劇目,在北京的吉祥戲院演出,受到觀衆熱烈歡迎。

當年八月,西北戲劇學校遵照西北軍區野戰軍的訓示,開赴大西北。

從北京宣武門乘坐無蓬拉煤運貨火車出發,行程數日,國小員們都在貨車車皮裡吃、喝、睡。火車到陝西潼關,國小員們換乘從日本繳獲來的小洋芋汽車奔往西安。

一個多月的行程中,國小員有的患了疥瘡、夜盲症,因饑餓頭暈,因颠簸,從車上掉下來等等情況也有發生。但大家都沒有叫苦、沒有害怕、哭泣和怨言,而是愉快順利地到達西安并在西北軍區平劇院集體參軍。

在集體參軍儀式上,賀龍和李達同志到劇院祝賀,并講了話。在歡迎小戰士入伍的晚會上,演出了《三打祝家莊》。舞台上方的橫幅上懸挂着毛主席題詞“推陳出新”。這是小戰士小演員們第一次看到毛主席親筆寫的四個大字。為了更好地管理和培養小戰士,劇院成立了實驗劇校。

這批小戰士國小員天真活潑,雖然文化不高,但知道共産黨好,是毛主席、賀龍上司的隊伍,故也不征求家裡家長意見,隻和同去的兄弟姐妹商量,就都毅然自願決定參軍,成了光榮的革命小戰士。戲校教師梁先慶、邢德月等也一起參了軍。

為了使小戰士們更快了解共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性質和解放軍取得革命戰争勝利的法寶——鐵的紀律,指導員第一課給小戰士講的就是黨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不久,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團進軍大西南,1950年初,西北軍區平(京)劇院随軍進駐四川重慶,改名為“西南軍區政治部平劇院”。除重新排演在延安時期上演的劇目外,還排演了《石達開》《伯夷叔齊》《白蛇傳》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傳統劇目。小戰士演員們也排演了許多曆史劇和折子戲。

平劇院除了對小戰士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每周指導員講《新兒女英雄傳》裡老蔡、小梅等英雄鬧革命,打擊日本鬼子和揭露張金龍等漢奸醜惡嘴臉的故事。使小戰士的階級覺悟和認識迅速得到很大提高。根據小戰士小演員的年齡特點,還于同年為小戰士們成立了一支“中國少年先鋒隊”。

在革命大家庭裡,小戰士們得到軍區、平劇院上司和老戰士、老演員的全面關懷、教育和培養,很快,小戰士小演員們的藝術水準和思想覺悟都有了極大的進步。

尤其是賀龍司令員經常到劇院看望了解小戰士國小員的學習、思想和生活情況,觀看他們的演出,還經常叫一些小戰士小演員到家裡去彙報各方面情況;小戰士小演員們還為賀龍司令員和其他軍區首長們演唱、表演他們學到的平劇片段和唱腔。

為了使小戰士得到更多的革命意志的鍛煉,1953年11月,賀龍司令員訓示小戰士小演員們赴康藏高原慰問築路部隊,并為藏族牧民們演出。

進藏時小戰士隻有十二三歲,最大的不過十五歲。他們乘坐六輪大卡車,穿越著名的“擡頭是山低頭是水”的二郎山、雀兒山、安順場大渡河、怒江天險、原始森林等。進藏行軍中,正是康藏高原冰天雪地時,為了行車安全,小戰士小演員們用自己的背包、被褥輪番為汽車防滑鋪墊,一直到上了安全行車路面為止。連續的整天的行軍,困了、累了、餓了,小戰士小演員們就唱歌、講故事。生活中,熱水讓給女戰士用,小夥子們則主動用冰凍冷水洗臉漱口。

近一年的高原演出鍛煉,小戰士小演員們不但經住了高原嚴重缺氧、空氣稀薄、嚴寒酷凍,睡帳蓬、牦牛棚,吃涼飯,遠行軍過險路等極差生活條件的考驗,同時都能嚴格遵守民族風俗政策。他們的慰問演出,受到西藏軍區首長、部隊戰士、藏族牧民的熱烈歡迎。他們還初次嘗試由西藏軍區歌舞團用西樂為武戲《雁蕩山》伴奏,演出時演員呼吸困難就到背景吸一口氧然後繼續上台翻打、唱念表演。演出化妝勾畫臉譜時,筆還沒落到臉上就被當機住了,隻好把畫筆在汽油燈上烘烤,冰化了再繼續勾畫。一次,一個小戰士遇見壞人,生命受到威脅,他急中生智翻筋鬥吓跑了那個歹人。

就這樣,小戰士小演員們齊心努力,圓滿完成了賀龍司令員和軍區首長給予的任務。

1955年,野戰軍區調整,小戰士小演員們或被配置設定到軍事院校學習,或支援邊疆,或複員轉業到地方平劇院團……直到現在,這批人也算是年輕離休的老兵,他們共同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年及自己參加革命工作70年兩項盛大紀念。大家同心同聲祝願偉大祖國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取得越來越巨大的成就!

(原标題:賀龍與娃娃“文藝兵”)

<h4>來源 北京晚報</h4>

<h4>流程編輯 TF003</h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