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麗江:木氏土司究竟什麼來曆?

帶着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一副善于感受美的靈魂飛揚華夏,去發現大美中華——是為題記!

雲南麗江,又一座網紅旅遊城市。不論你是文青還是旅遊達人,抑或是小清新,你一定是到過麗江的,而且很可能到過不止一次。

到麗江,除了麗江古城和束河古鎮以外,木府一定是第三個必到景點。畢竟,玉龍雪山海拔較高,并不适合所有人。

雲南麗江:木氏土司究竟什麼來曆?

麗江木府大門

麗江木府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的官邸衙門,但是它卻有着不亞于任何一位王公貴胄府邸的恢弘氣勢與富麗奢華,更有别于全國數以百計的各種各樣的土司府。就連見多識廣的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都發出驚歎:“宮室之麗,拟于王者”。

雲南麗江:木氏土司究竟什麼來曆?

徐霞客:宮室之麗,拟于王者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還需從它的建造者木得說起。 木得(公元1304年——1390年)是麗江納西族第一位漢姓知府,原名阿甲阿得,元朝末年,其父阿烈阿甲病故,他繼承了其父通安州知府之職。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62年),朱元璋派遣藍玉、沐英等平定雲南,阿甲阿得率領軍民人等歸附明軍,朱元璋甚為高興,将自己的姓氏去掉一撇一橫賜給其漢姓木姓。自此之後,麗江官姓木,民姓和。

麗江木氏土司自木得起至明末木懿共十四人,依次為木得、木初、木土、木森、木嵌、木泰、木定、木公、木高、木東、木旺、木青、木增、木懿。木氏土司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當時當地實情的政治、經濟、軍事政策和措施,加上明王朝的支援,保持了兩百多年的繁榮穩定,這也無需贅述。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曆代木氏土司均十分傾慕并注重學習中原漢文化,他們當中曾湧現出不少詩人。其中木公的作品被收入《四庫全書》、《列朝詩集》,楊慎對其詩作有很好的評價,其影響遠至中原。木增現存詩集五部,其詩作受到明代文化大家錢謙益、董其昌、周延儒、擔當、徐霞客等人的贊譽和推揚。他還能填詞作賦,并有自度曲十首,顯示了全面深厚的文學功底。

木得曾經足迹踏遍中原,被北京紫禁城的輝煌壯麗所震撼。他還親自前往當時的首都南京進獻禮品,并見到了朱元璋。是以他在建造土司知府府邸時,完全是仿照中原建築的風格式樣建造的,這在衆多土司府中實屬罕見。當然,木府也保留了一些自己的建築特色:它的坐向不是坐北向南而是坐西向東,“迎旭日而得大氣” ;它雖貴為一地之尊卻沒有建在城市中心,而是坐落于古城一隅,從木府後山可将整座古城民居納入視線;它利用玉龍雪山之便修築溝渠,使府内條條活水常流。

雲南麗江:木氏土司究竟什麼來曆?

從後山俯視木府

木府修建于明初,占地一百餘畝,大部分建築毀于清末的戰火,一九九六年大地震再次遭到嚴重損壞,現在我們所見的木府為地震後重建,面積46畝,已不及原來一半。

雲南麗江:木氏土司究竟什麼來曆?

木府

遊覽木府,我們不能不提到明代兩位著名的中原人士,兩人均與木氏土司有過密切交往。一位當然是前面提到的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江蘇江陰人徐霞客在雲南呆過二十二個月,其中在麗江曾受到木府當時的主人木增的熱情接待,回家時木增派人護送,倆人結下深厚友誼。而《徐霞客遊記》中《遊滇日記》二十餘萬字,在整部遊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雲南麗江:木氏土司究竟什麼來曆?

當地徐霞客研究會就設在木府

而另一位就是楊慎,他的一阕《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可謂家喻戶曉。在木府護法殿,我們看到一塊“為國幹城”的匾額,系“新都楊慎題”。楊慎(公元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門第顯赫,其父楊廷和為明武宗、世宗兩朝首輔(宰相),其本人自幼才思過人,勤勉好學,23歲即高中狀元,官授翰林編修。明嘉靖年間,在一場曆時七年、被曆史學界稱為“議大禮”的權力鬥争中,最後以閣臣的失敗而告終,楊廷和被定罪,削籍為民,楊慎因直言谏诤,觸怒世宗,十天内兩次遭到廷杖,幾乎殒命,後被削籍谪戍永昌衛(現雲南保山)。楊慎居滇三十餘年,卒于戍地,其足迹幾乎遍及雲南全省,其間他探訪山川,著書立說,傳播文化,對雲南文化的發展貢獻巨大。“天氣長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他用這兩句詩句概括了昆明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征。在《春望三絕》中,楊慎第一次對“春城”命名:“春城風物近元宵,柳亞簾栊花覆橋。欲把歸期蔔神語,紫姑燈火正蕭條。”春城美名從此享譽海内外。

雲南麗江:木氏土司究竟什麼來曆?

護法殿,“為國幹城”匾額為楊慎所題

遊覽木府,我們既見識到作為祖國西南少數民族土司俯的輝煌壯麗,又感受到了木氏土司對中原文化的熱愛與向往,也見證了邊疆人民與中原人士的深厚友誼。這顯然能夠帶給我們一些十分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