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積累:古詩文常用典故50例

積累:古詩文常用典故50例

古詩文常用典故50例

1.斑竹 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後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唐劉禹錫《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2.長城 南宋将領檀道濟自稱為“萬裡長城”,後以此稱能抵禦敵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陸遊《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

3.獻芹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裡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後,竟“蜇于口,慘于腹”。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高适《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

4.尺素 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的代稱。宋秦觀《踏莎行》:“驿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5.東山高卧 東晉謝安辭官隐居東山,後指隐居。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6.汗青 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幹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畫眉 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唐朱慶馀《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8.金烏 傳說太陽裡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9.勞歌 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許渾《謝亭送别》:“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0.夢蝶 也稱“化蝶”。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宋陸遊《閑遊》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栖鴉。”李商隐《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11.射天狼 天狼,星名。古人以為主侵掠。後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宋蘇轼《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2.投筆 東漢班超年輕時,以替宮府抄寫公文為生。他曾投筆感歎,要效仿傅介子、張骞立功異域,取爵封侯。後指棄文從武。唐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勳。”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裡,憔悴老邊州。”

13.折腰 陶淵明因不願為五鬥米而向鄉裡小兒折腰,遂辭官歸隐。後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顔?”

14.沉魚 春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遊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15.落雁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甯。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王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的日子裡,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而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别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16.閉月 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将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是以,貂婵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17.羞花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女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關在宮内,虛度青春,不勝歎息,對着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号由此而來。

18.結草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晉大夫魏顆在父親死後,沒有依照遺言讓父親的愛妾殉葬,叫她改嫁了。後魏顆與秦杜回作戰時,見一老人把草打成結絆倒杜回,魏顆因而得勝。夜裡夢見老人對他說,自己是所嫁婦人的父親。後比喻真心實意地感恩報德。李密《陳情表》:“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19.洗耳 意謂以接觸世俗的東西為恥辱。許由是古代傳說中的隐士。相傳堯晚年打算把君位讓給他,他逃到箕山腳下,農耕而食。堯又請他出山做九州長官,他到颍水邊洗耳朵,表示聽都不想聽。曹植《七啟》:“河濱無洗耳之士,喬嶽無巢居之民。”

20.倒屣 急于迎客,把鞋穿倒。表示熱情迎接賓客。《三國志•魏書•王粲傳》中說,蔡邕十分賞識王粲的文才,聽說王粲上門求見,他來不及穿好鞋子,倒拖着就出門迎接。王維《辋川别業》:“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又作“倒履”。

21.爛柯 古代神話傳說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來聽他們唱,小孩給他一個像棗核的東西,他含在嘴裡就不覺得餓了。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來,發現斧頭柄已全爛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後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22.請纓 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以喻殺敵報國。嶽飛《滿江紅·遙望中原》:“歎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

23.昆山 玉比喻傑出的人才。語出李斯《谏逐客書》:“今陛下緻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寶(指随侯珠與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吳國名劍),乘纖離(駿馬名)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鼍(tu,揚子鳄之類的動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後來就以“昆山玉”比喻優秀人才。例如劉禹錫《送李中丞赴楚州》:“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24.莼羹鲈脍 指家鄉風味。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或《晉書·張翰傳》)。“(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鲈魚脍,曰:‘人生貴得适意爾,何能羁宦數千裡以要名爵?’遂命駕歸。”菰菜羹:菰菜、莼羹。後來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鄉之情。例如,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将成》:“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鲈脍哉?”徐自華《慧僧先生解職歸見》:轉瞬西風又起,忽搖動莼鲈鄉思。《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休說鲈魚堪脍,盡西風,季鷹歸未?”

25.金雞 古代流傳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是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布大赦令。後便以“多雞”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我愁遠谪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26.完璧歸趙 《廉頗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含義: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27.負荊請罪 《廉頗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 含義:負:背着;荊:荊條。背着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請求對方的寬恕。

28.刎頸之交 《廉頗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含義: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29.門庭若市 《戰國策﹒齊策﹒鄒忌諷齊王納谏》:“群臣進谏,門庭若市。”含義:原形容進谏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30.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含義: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裡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31.水落石出 《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 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32.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小石潭記》,含義: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33.一代天驕 《漢書﹒匈奴傳》“南有大汗,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含義:天所寵愛的人。

34.稍遜風騷 出處:《沁園春﹒雪》《國風》《離騷》,含義:原指《詩經》裡的《國風》和《楚辭》裡的《離騷》,這裡指文學才華。35.舍生取義 出處:《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含義:舍棄生命以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孟子為了正義而舍去生命。

36:望洋興歎 出處:《莊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含義:望洋,仰視樣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缺乏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37.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含義: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别人學習。

38.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出處:《促織》《神仙傳》,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裡,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含義:後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着得勢。

39.接輿髡首,桑扈蠃行 出處:《涉江》“接輿髡首兮,桑扈蠃行”接輿,春秋時楚國的隐士,即《論語》裡的“楚狂接輿”,因為對當時社會不滿,剪去頭發,表示堅決不與統治者合作。桑扈,古代隐士,即《莊子》裡的子桑戶,含義:接輿剪去頭發,桑扈裸體走路。他們的異常行為表示不與統治者合作。40.四面楚歌 出處:《垓下之圍》《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含義:比喻孤立無援,四面受敵的處境。41.圖窮匕現 出處:《荊轲刺秦王》《史記 刺客列傳》“秦王謂轲曰:‘起,

取武陽所持圖。’轲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含義: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相露出來。42.毛遂自薦 出處:《毛遂自薦》《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将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含義: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43.廿四橋的明月 出處:《寄揚州韓綽判官》二十四橋指揚州,傳說城裡有二十四座橋,因有24位美女吹箫于橋上而得名。“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44.陶朱猗頓 出處:《過秦論》“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 陶朱,就是春秋越國的範蠡,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跑到陶地 自稱陶朱。猗頓春秋時魯國人很有錢。含義:富人的代稱。45.燕然未勒 出處:《後漢書》。窦憲打敗侵邊的匈奴,在燕然山上刻石記功而歸。後人就用燕然勒石表示克敵制勝,未取勝就說燕然未勒。含義:抗敵大功還未告成。 46.封狼居胥 宋文帝劉義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師北伐,想要建立象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樣的功績,隻落得自己北望而倉皇失措。封狼居胥:漢朝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還。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北伐失敗,作者借此事詠當時南宋近事,指宋孝宗隆興元年,張淩北伐,在符離兵敗的事。

47.佛狸祠下 含義:佛狸:後魏太武拓跋泰的小字,他擊敗宋文帝,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詞。48豆蔻詞工 出處:《揚州慢》:“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含義:豆蔻:杜牧《贈别》:“豆蔻梢頭二月初”。形容少女美麗;青樓,妓院,杜牧在揚州常和名妓來往,寫有“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詩句。

49.謝公屐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遊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謝公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含義: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傳說:“空中聞天雞”出處: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樹桃都,每當太陽初升,照到此樹,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叫起來。

50.刑天舞幹戚 出處:《山海經 海外西經》,含義:刑天與帝争神。帝斷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