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中國曆史上有五位帝王向佛法發難,四次釀成災難,史稱“三武一宗滅佛”。情節各異,結局卻有些雷同。

第一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親率鐵騎踏平四國,一統北方。當時佛法廣傳,很多人出家修行。他438年下诏,令50歲以下僧侶還俗,以解決兵源;444年,又以佛法搞“迷信活動”為由,下诏驅逐僧侶。446年,在重臣崔浩的進言下,發出了最嚴厲的滅佛诏:擊破焚燒佛像及佛經,拆毀寺院,活埋僧侶。當時笃信佛法的太子再三上表勸谏,拖延了诏書的頒布,一些僧人得以逃脫。不幾日,便開始砸佛塔、毀佛像(鑄錢)、燒佛經、殺僧尼……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也許應了“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的規律,不聽同僚苦勸,極力推動滅佛運動的崔浩,走上了凄慘的結局。崔浩是漢人,自恃功高藐視鮮卑族貴族,他動用巨資把他的書和他主編的國史刻成碑林顯揚,暴露國醜,觸怒了權貴。帝親自審問,才華自比張良的崔浩除了承認A錢,竟惶惑不能應對。450年,這位三朝老臣和他三家姻親被滅族,他死前受刑、受辱,号呼一路,當時人們都說他滅佛遭了報應。

兩年後,如日中天的太武帝,竟被宦官殺死,年僅44歲。他兩個兒子也相繼死于宦官之手。

452年文成帝繼位後,即挽回祖父的錯誤,再興佛法,雲岡石窟就是他下诏建造的。從此國泰民安,為以後的魏孝文帝中興打下了基礎。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第二位:北周武帝宇文邕

南北朝末期,北周武帝宇文邕(音:擁,鮮卑族)神勇英武,公元575年(32歲)親征北齊,34歲時再次統一了北方。

574年,宇文邕揚言不怕下地獄,佛、道齊滅,毀佛道經書、塑像,令和尚道士還俗。滅北齊後,又在原北齊境内禁斷佛、道二教,奪寺4萬所為宅第,焚毀佛迹,強迫300萬僧尼還俗,使北方佛法幾乎滅迹。次年六月北伐突厥,大軍齊至,武帝卻暴病而亡,年僅35歲。

北周滅佛,禍不止此!19歲太子宇文赟(音:暈)繼位,殘暴荒淫,次年就讓位給6歲的兒子,自己專于後宮縱欲,22歲病死。幼子繼位,大權落于其外祖父楊堅之手。581年楊堅廢北周,建隋朝。不到兩年,就滅絕了宇文皇族子孫43個家族,其餘宇文宗室基本被遍殺無遺。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第三位:唐高祖李淵

隋末戰亂,曆史重演。618年李淵取代隋朝建立了唐朝,猶如他姨夫楊堅代周建隋的翻版,但李淵卻沒有姨夫信佛的傳統。

626年,太史令傅奕七次奏本滅佛,言詞激切,李淵不顧絕大多數臣子的反對,五月下诏書:“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諸州各留一所。”其它寺廟、道觀拆毀,隻供養精進的佛、道家弟子,其他都令還俗。當時唐朝隻有300多個州府,而全國5000多所寺廟、50萬僧尼、近百佛洞石窟,這意味着九成以上的寺廟被毀,46萬僧尼被剝奪信仰。

不過,六月份就發生了玄武門事變,李世民親政,該诏書沒能執行。如果不是這樣,再滅佛法,大唐盛世的曆史恐怕要改寫了。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第四位: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歲時登基。公元845年,在深入清查後,開始大毀佛寺,诏書明令拆除寺廟4600餘所,小寺院4萬餘所,佛經大量被焚,佛像燒熔鑄錢,強令26萬多僧尼還俗,古印度和日本和尚也不能幸免。外來的回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回纥教也一同遭難,相應寺院被拆,京城女摩尼70人無所栖身,自盡;回纥教徒多半死于被驅逐的途中……史稱會昌滅佛。

大唐盛世,也是佛法的盛世,唐朝後期衰落,佛法依然深入人心。武宗滅佛大失民心,有的藩鎮節度使根本不執行,竟說:“天子自來毀拆焚燒”。政亂中初有安定,社會稍有好轉的“會昌中興”,在四起的民怨中日漸消退。次年民間即傳出武宗滅佛折壽10年、陰曹索命之說。不久武宗突然病死,年僅32歲。

曆史循環的規律,又在此時重制了。繼位的皇太叔李忱,登基後的頭一件大事就是下诏“平反”,全面恢複寺院僧尼,從此天下修複廢廟的斧斤之聲,不絕于耳。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宣宗喜歡效法太宗。他恢複佛法,如同太宗登基後廢止高祖滅佛的政策。宣宗在位13年,勵精圖治,民富國興,承平安定,史稱“大中之治”。 宣宗也得到了“小太宗”的美譽,史書留芳,為百姓所歌詠。

第五位:後周世宗柴榮

雄才大略,被譽為五代時第一明君的後周世宗的柴榮,全面改革,開疆擴土,戰無不勝,但為何如此短命?敗家毀業于一旦呢?

其實曆史已經給出了答案,後來的宋太祖、宋太宗引以為戒,締造出宋朝的盛世繁榮。

柴榮繼位的第二年,955年五月,下诏大毀佛寺。境内佛法寺廟,除了有皇帝題字的可保留外,每縣隻留一寺,其它盡毀。全國共拆廟30360所,毀佛像鑄錢,近百萬僧尼被逼還俗。

在佛法興盛的年代,許多人不敢毀佛像,柴榮開釋說:“佛是佛,像是像。佛連身上的肉、眼都能施舍,砸佛像鑄錢,佛也會同意的”。鎮州大悲寺有一尊銅制大觀音菩薩極為靈驗,去砸佛像的人都折斷手腕而死,無人敢再動,柴榮便親自用大斧子砍毀菩薩胸部毀像鑄錢。

柴榮曾問過精通術數的王樸:“朕能活幾年?”王樸答道:“三十年後非所知也。”柴榮誤以為還能活30年,很高興。而王樸卻另有寓意,柴榮在位五年六個月,五六正和三十之意。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959年,柴榮大兵取幽州,契丹沿邊城壘皆望風而下,蕃部連夜晚逃遁。車駕至瓦橋關,柴榮登高觀六師,問來獻酒肉的百姓:“此地何名?”對曰:“曆世相傳,謂之病龍台。”柴榮默然,立刻上馬回奔。當晚發病,胸生惡瘡。

柴榮以前曾夢見神人送給他大金傘加《道經》一卷,之後才得天下。發病當晚他又夢見那個神人索走了金傘和《道經》,他驚醒後說:“吾夢不詳,豈非天命将去耶!”不久,胸瘡潰爛而死。時人傳為毀佛砍像之報。柴榮5歲幼子繼位不到1年,就被他的禁軍統帥趙匡胤奪了江山,落得亡國敗家。

幾年前柴榮滅佛時,禁軍統帥趙匡胤就曾拜訪神僧麻衣,趙匡胤說:“現在滅佛毀像,可不是社稷之福。”麻衣說:“難道忘了三武滅佛招來的災禍麼?”趙又問天下何時平定?麻衣說:“辰申間當有真主出,佛法亦大興矣。”後來趙匡胤登基于庚申年正月甲辰,應驗了預言。

我國曆史上的五次滅佛運動,帝王們最後結局如何?

吸取了三武滅佛的教訓,親證了柴榮的報應,趙匡胤初登皇位就廢止了柴榮滅佛的政策,屢建佛寺、佛像。在當年柴榮親砍佛像的鎮州古刹,971年,趙匡胤下诏擴建龍興寺,并鑄造比原來還高大的千手千眼觀音銅像(共42臂,高 22米),這就是今天正定大佛寺大佛的由來。後繼的宋太宗趙光義更加推崇佛法。伴随着佛法的複興,宋朝的經濟走向了空前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