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曆史上第一位宦官王

中國古代曆史上第一位宦官王

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也有好幾位傑出的女政治家,但是隻有一位女皇帝。同樣,曆史上有成千上萬的宦官,也有好幾十位權傾朝野的宦官,但是隻有三位宦官稱王。

宦官王爺。想想都刺激

這位宦官王爺就是——宗愛.這名字應該大部分人都不會知道的。但說起拓跋焘的名字,很多人就應該知道了。對,沒錯,就是那位統一北方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宗愛就是拓跋焘的中常侍。是拓跋焘的好基友,好狗腿子。史載拓跋焘一刻也離不了他,一離開她,渾身都不自在。當然,拓跋焘最後也是被他親手幹掉的。

宗愛是因為犯的事。才進的宮當了宦官。既然能犯事,肯定就性格乖張,心思活泛。這種人走到哪裡溜須拍馬,察言觀色是少不了的。是以我們的拓跋焘同志在好甚友宗愛的精心伺候下精神倍棒,生龍活虎,精力四射。左踢北燕,右踹北涼。北擊柔然,滅胡夏,還動不動南下調戲一下劉宋。最後統一北方。結束了16國的大混戰。當然,在此期間對鐘愛産生了難以割舍的情感。簡直可以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形容。是以,在正平元年得封秦郡公!想想在曆史上要多大的功勳才能封爵。而我們這位宗郡公。靠着察言觀色心思活泛的本領。伺候好了主子輕而易舉的就封了個郡公。真的是能幹的不如能吹的。古今都一樣。

後武帝南征留太子拓跋晃監國,沒有籠子的小鳥,終于可以自由自在了。于是宗愛就舊病複發。該幹的不該幹的通通都幹了。這些都被太子給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時常給太子吹耳旁風。但是面對自己老爹的好基友也沒有好辦法,隻能憤憤不平。雙方也沒少給對方上眼藥。

拓跋焘回朝,宗愛由于懼怕仇尼道盛等人告發,于是編出讒言向拓跋焘控告他們慫恿太子造反,恰逢此時的拓跋焘經常酗酒導緻神經錯亂。一個氣血上湧就下令将仇尼道盛等人綁到街市上斬首示衆。東宮内的官員們有很多被牽連進去,也都被斬首,竟吓得太子郁郁而終。

等拓跋焘酒醒之後,越想越越後悔。究竟是自己的兒子多少還是了解的,這下宗愛就傻眼了,這不是要找我清算嗎?我可不能當江充!于是趁着拓跋焘思念自己的兒子,喝得酩酊大醉之時。一個人麻溜的跑進寝殿。掐死了自己的好基友。可憐一代雄主,竟死得不明不白。

幹掉基友之後。宗愛趕緊溜出去,假裝什麼都不知道和一衆大臣推舉新皇帝。有人推舉皇孫拓跋濬,有人推舉東平王拓跋翰。而宗愛怕自己後來遭到清算。悄悄把與自己交好的吳王拓跋餘潛進宮中。然後用霹靂手段幹掉一衆大臣和拓跋翰。

拓跋餘繼位後。任命宗愛為大司馬、大将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兼任中秘書,封為馮翊王。名義上是一人之下其實走路都是橫着走,誰都不放在眼裡。挾天子以令諸侯事也沒少幹。這還得了?于是拓跋餘不幹了。我是皇帝,還是你是皇帝?于是密謀欲除之。宗愛大權在握,怎麼可能瞞得過他的耳目?于是又來了個先下手為強。趁拓跋餘祭祀的時候。派心腹賈周殺死了拓跋餘。

拓跋餘死後。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經過鬥争擁立皇孫拓跋濬為帝,是為北魏文成帝。多行不義必自斃,掐死拓跋焘。逼死拓跋晃。暗殺拓跋餘。現在輪到他自己的末日了。

拓跋濬要為爺爺,老爸,叔叔報仇,更要發洩群臣的憤怒。于是宗愛被砍手砍腳挖眼挖舌再砍頭,史載“且五刑,夷三族”。

宗愛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惟三封王的宦官。也是唯一一個連弑二君的宦官。也是創了吉尼斯中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