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绛帳鎮的名字大有來頭,隻因這個人……

作者:二三裡資訊寶雞

绛帳鎮隸屬于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管轄,因東漢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漢代儒學家代表人物之一的馬融設绛色紗帳教學,以绛帳傳薪而得名,人文荟萃、經濟繁庶,自古為關中西府工、商業重鎮。

绛帳鎮的名字大有來頭,隻因這個人……

馬融(79年-166年),字季長。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經學家,東漢名将馬援的從孫。

馬融自少“美辭貌,有俊才”,早年随儒士摯恂遊學,以數次拒絕朝廷辟命而名重關西。漢安帝時,馬融入仕大将軍鄧骘幕府,曆任校書郎、郡功曹、議郎、大将軍從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職,後因得罪大将軍梁冀而被剃發流放,途中自殺未遂,得以免罪召還。再任議郎,又在東觀校勘儒學典籍,後因病離職。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馬融去世,年八十八。唐代時配享孔子,宋代時被追封為扶風伯。

馬融學識淵博,尤長于古文經學。他綜合各家學說,遍注群經,使古文經學開始達到成熟的境地,預示着漢代經學發展将步入新的時期。他設帳授徒,不拘儒者禮節,門人常有千人之多,盧植、鄭玄等都是其門徒。另有賦、頌等作品,其文集已佚,明人輯有《馬季長集》。

馬融才高,學識淵博,是當世的通儒。他教授門徒,常有千人之多。涿郡人盧植、北海人鄭玄,都是他的學生。馬融性格放達任性,不為儒者的小節所拘。他的房屋器用衣物,都崇尚奢侈,常常坐高堂,挂紅紗帳,前面教授門徒,帳後設定女樂。他的弟子按順序傳授,很少有進入室内的。馬融還擅長鼓琴,好吹笛,任性而為,“不拘儒者之節”。

馬融“前授生徒,後列女樂”的作法,對以後魏晉清談家的破棄禮教産生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