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一個不缺賢相的時代,趙普、呂端、範仲淹、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等一隻手都點不過來,任宰相十年的韓琦在後世的知名度最低,但他在北宋的名聲着實不低,蘇轼評價其為當世第一。韓琦可謂千古之能臣,文能治國,武能安邦。韓琦不到20歲就高中進士第2名,開始出任地方父母官,30歲就被稱為韓公,可見其能力絕非一般人所能比。率先考驗他的是政治治理能力,恰逢四川遭災,餓殍遍野,饑民無數。韓琦到任之後,力排衆議,開倉放糧,減免稅負,開除冗官,減輕百姓的徭役負擔,把90%的居民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名聲大震。

他還遇到了定州兵變。韓琦恩威并施,嚴厲處罰叛亂之賊兵,重賞上陣殺敵之猛将,安撫英雄烈士之妻兒子女,空閑之餘,他研究古代的陣法,打造出了一支定州神兵。當定州百姓知道韓琦被調任并州的時候,傾城而出,對其依依不舍。韓琦對待仗勢欺人的遼國使者也是寸步不讓,在遼國大使面前攤開字據,說得觊觎北宋土地的遼國大使啞口無言,被迫劃定邊界,立碑為界。
韓琦主政大名府的時候,因其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百姓之間互相鬧沖突,生怕驚擾了韓琦,我認為這是為官的最高境界。韓琦在軍事上最大的功勞便是攜手被貶的範仲淹共同抗擊西夏,西夏在他眼中就如同而頑劣的兒童,必須先發制人,予以重擊,正是在韓琦和範仲淹強強聯手之下,西北邊境才得以安甯。韓琪還是曆史上非常有名的谏官,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三年時間給仁宗皇帝上書七十多道折子,最強戰績便是彈劾王随等4位寵臣,留下了片紙落而去四宰執的傳奇。
面對北宋積弊,韓琦還積極輔佐範仲淹發動了刮骨療毒的慶曆新政,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韓琦50歲的時候已經做到了宰相位置,曾冒着掉腦袋的風險,力促使帝後和諧,還成為了擁立宋仁宗、宋神宗的不二功臣。韓琦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他提到青苗法居然讓富人跟窮人一樣去貸款,這就背離了抑制土地兼并幫扶窮困的初衷。相三朝,立二帝,磊落而英多,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